基于准三维铝纳米有序阵列的高灵敏LSPR生化传感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77516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7.仪器创制与大科学装置应用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luminum (Al) based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sensor hold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rice and low fabrication cost, simple instrument setup, high density integration and synchronously qualitative detection, thus makes it a potential key component of terminal devices for mobile healthcar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ood safety, etc., and has been attracting people's attention. Unfortunately, the low sensitivity and the lack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s hinder its wide application.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ed that quasi-3D nanostructures could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Al based LSPR sensors, and this finding needs in-depth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In this project, we firstly apply nanofabrication methods to prepare several types of quasi-3D well-defined nanostructures of Al, coat sensing layers on the surface of Al nanostructures to prepare LSPR biosensors with high selectivity. Then, through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oretical simulation of the LSPR biosensors, we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nanostructure, sensing material, modification method and the thickness of sensing layer on the properties of LSPR sensors, in order to produce high-performance sensors with high selectivity and appropriate linear range of detection. Last, the sensors are applied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H2S, H+ and pepsinogen which exist in mouth and stomach. The breakthrough in this research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SPR-based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realize the portability of biochemical detection devices.
铝基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传感器具有材料便宜、制备成本低、仪器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和可获得分子结构信息等优势,可作为移动医疗、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终端装置的核心部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迄今为止,铝基LSPR传感器灵敏度低且表面修饰仍缺乏有效方法,制约着它的生化检测研究和广泛应用。本研究组初步研究发现,准三维纳米结构可提高铝基LSPR传感器的灵敏度,需要深入和系统研究。本项目通过纳米加工技术可控制备几种准三维铝基纳米有序结构,并在其表面修饰特异性敏感薄膜构建高选择性LSPR传感器。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表征系统研究纳米阵列结构、修饰材料和修饰膜厚度等与传感性能的关系,继而获得具有高灵敏度和合适检测线性范围的铝基LSPR生物传感器,实现硫化氢、氢离子和胃蛋白酶原等来自口腔和胃的生化分子离子的快速检测。这些工作将有助于LSPR科学仪器的研发和实现生化检测装置的便携化。

结项摘要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传感器具有强大的生化分析能力,已经在生物医学,特别是移动医疗、便携化检测终端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其中铝基因材料便宜、制备成本低、仪器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迄今为止,铝基LSPR传感器灵敏度低且表面修饰仍缺乏有效方法,这制约着它的生化检测研究和广泛应用。本项目一方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模拟不同纳米结构阵列的光谱和电场分布,随后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可控制备了相应的阵列结构,并系统地研究了纳米结构与LSPR 光学性质(如共振峰、折射率灵敏度和消逝场厚度)的关系;另一方面,探索合适的敏感材料或合成新的敏感材料,将其修饰到LSPR 传感器表面,研究不同修饰方法和条件对LSPR 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并掌握了精确控制纳米有序阵列修饰敏感层厚度的最佳反应方法和条件,进而研究纳米结构、敏感材料、敏感层厚度和目标物的性质对检出限和检测线性范围的影响。最后基于纳米有序阵列,构建了有效的界面传感器,实现对细胞、细菌在传感器界面粘附过程的高时空分辨与监测;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强度传感原理的耦合型LSPR传感体系,实现在纳米尺度对小分子的高灵敏传感;实现了硫化氢和氢离子等来自口腔和胃的生化分子、离子的快速检测;提出了基于LSPR-溶液双相传感的新策略,实时监测水溶液氢键数量级强度的变化;构建了一种多元光电复合界面生物传感系统,用于记录生物体的电学、光学以及形态学信号,有望用于探索人-机界面的信号识别和交换。上述的系列工作为实现LSPR界面传感器的可视化检测、动态化监测、移动医疗和快速筛查等目标提供新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5)
Reproducible Plasmonic Nanopyramid Array of Various Metals for Highly Sensitive Refractometric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Biosensing.
用于高灵敏折射测量和表面增强拉曼生物传感的各种金属的可重复等离激元纳米金字塔阵列
  • DOI:
    10.1021/acsomega.7b02016
  • 发表时间:
    2018-10-31
  • 期刊:
    ACS omega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Zhang L;Li X;Wang Y;Sun K;Chen X;Chen H;Zhou J
  • 通讯作者:
    Zhou J
Metaoptronic Multiplexed Interface for Probing Bioentity Behaviors
用于探测生物实体行为的 Metaoptronic 多重接口
  • DOI:
    10.1021/acs.nanolett.0c04067
  • 发表时间:
    2021-02-01
  • 期刊:
    NANO LETTERS
  • 影响因子:
    10.8
  • 作者:
    Zhang, Li;Fu, Quanying;Zhou, Jianhua
  • 通讯作者:
    Zhou, Jianhua
Single Plasmonic Particle with Exposed Sensing Hot Spot for Exploring Gas Molecule Adsorption in Nanolocalized Space
具有暴露传感热点的单等离子体粒子用于探索纳米局域空间中的气体分子吸附
  • DOI:
    10.1021/acs.analchem.8b0565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Wang Yangyang;Li Xuemeng;Su Zhenning;Wang Hao;Xia Hongqi;Chen Huanjun;Zhou Jianhua
  • 通讯作者:
    Zhou Jianhua
High-Aspect-Ratio Plasmonic Heterostructures for In Vivo Enhance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maging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Biological Window
用于第二近红外生物窗口体内增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的高纵横比等离子体异质结构
  • DOI:
    10.1002/adom.202000384
  • 发表时间:
    2020-05-14
  • 期刊: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9
  • 作者:
    Xu, Yifan;Zhou, Bin;Deng, Shaozhi
  • 通讯作者:
    Deng, Shaozhi
Capture of red blood cells onto optical sensor for rapid ABO blood group typing and erythrocyte counting
将红细胞捕获到光学传感器上,用于快速 ABO 血型分型和红细胞计数
  • DOI:
    10.1016/j.snb.2018.02.030
  • 发表时间:
    2018-06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Xuemeng;Feng Hanbo;Wang Yangyang;Zhou Cuiping;Jiang Wei;Zhong Min;Zhou Jianhua
  • 通讯作者:
    Zhou Jian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Anchoring Pt nanoparticles on hydrophobic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through solid-state reduction
通过固态还原将 Pt 纳米颗粒锚定在疏水有序介孔碳上
  • DOI:
    10.1007/s10934-010-9447-4
  • 发表时间:
    2012-02
  • 期刊:
    J Porous Mater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建华;何建平
  • 通讯作者:
    何建平
大棚哈密瓜、香菜、芹菜、生菜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瓜菜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建华;张黎;张舜;张晓炎;刘丽锋
  • 通讯作者:
    刘丽锋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改性酪素乳液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现代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乔滢寰;马建中;徐群娜;周建华
  • 通讯作者:
    周建华
雷帕霉素减缓大鼠被动Heymann肾炎的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凤杰;周建华;吕倩影;蒲金赟;张瑜
  • 通讯作者:
    张瑜
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瑜;周建华
  • 通讯作者:
    周建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建华的其他基金

基于三维定量超声参数成像和三维灌注参数成像的影像组学预测肝转移瘤组织病理生长模式
  • 批准号:
    8232010801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多参数同时测量显微—电化学—紫外可见光谱—拉曼光谱联用系统研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界面变化
  • 批准号:
    2217416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经直肠前列腺三维超声与病理容积数据配准的影像组学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批准号:
    8197163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灵敏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电化学石英晶体谐振联用检测技术研究
  • 批准号:
    2140518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超声背散射原始射频RF信号频谱定量分析组织微结构改变早期评价肿瘤化疗疗效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8127157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过程中肿瘤血管及微环境正常化的超声造影定量评价
  • 批准号:
    3090036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