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催化环状烯酮类化合物的多样性不对称环加成反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77212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6.不对称合成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the asymmetric transformations of cyclic enones for the constrution of complex cyclic frameworks. Chiral amines can effciently active these compounds through different catalytic modes, while a number of β-, α,β- or α′,β-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Here, we will design and synthesize a variety of cyclic enones containing an exo-alkylidene or vinyl group, which could generate diverse polyenamine or vinylogous iminium ion species in the presence of a chiral amine. They might act as C6, C4, C2 or C3 synthons in reactions with an array of electron-poor alkenes, dienes, 1,3-dipoles or vinylogous donors, thus funishing a diversity of asymmetric cycloadditions to construct cyclic skeletons with higher molecular complexity. In addition, other co-catalysts, such as thiols or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could be explored synergistically.
环状烯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多个反应位点,能高效构建更复杂环状结构,其不对称催化转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手性胺类催化剂能够高效、专一地活化此类底物,并通过多种催化模式使其参与多种反应,但目前其反应类型主要局限于β-、α,β-或α′,β-位官能团化,而远端的γ-位以及其它区域选择性反应报道有限。本项目拟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含不同位点exo-亚烷基或烯基的环状烯酮衍生物,在手性胺催化下形成形式多样的多烯胺或者插烯亚胺盐类中间体,或者在伯胺/硫酚以及伯胺/金属协同催化体系下,作为C6、C4、C2甚至C3单元,与多种缺电烯烃、二烯、两亲试剂以及插烯供体试剂等进行多种新颖的具有区域选择和反应多样性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进一步发展环状烯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有机胺催化模式,并高效构建结构复杂多样的手性环状骨架化合物。

结项摘要

环状烯酮类化合物具有多个反应位点,是构建复杂多环骨架的重要合成子。本项目重点是设计并合成多种含有环外双键等结构的环状羰基化合物以及芳香羰基化合物,在手性胺或胺/硫酚协同催化体系作用下原位产生具有多反应位点的烯胺或亚胺中间体,从而发生具有区域选择多样性的不对称环化反应。我们还发展了Lewis碱、相转移催化、甚至新的π-Lewis碱催化体系实现环状烯酮化合物具有挑战的不对称环化反应,构建复杂手性多环骨架。我们还结合多类有机小分子催化体系(胺催化、Brønsted酸、Brønsted碱)以及金属与小分子的协同催化体系,继续深入研究了环状羰基衍生物及非环状烯酮、烯醛等化合物的环化、加成等反应,为构建多样的手性化合物提供更多途径。在本基金资助或部分资助下,在包括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Org. Lett.等在内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与本研究项目相关的论文23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nantioselective Formal Arylation of (7-Aza)isatylidene Malononitriles with α′-Alkylidene-2-cyclohexenones
  • DOI:
    10.1002/adsc.202000900
  • 发表时间:
    2020-09-17
  • 期刊: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He, Qing;Yang, Zhen-Hong;Chen, Ying-Chun
  • 通讯作者:
    Chen, Ying-Chun
Construction of Enantioenriched 9H-Fluorene Frameworks via a Cascade Reaction Involving Remote Vinylogous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通过涉及远程乙烯基动态动力学拆分的级联反应构建对映体富集的 9H-芴框架
  • DOI:
    10.1021/acs.orglett.0c0337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Organic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Hu Cui-Xia;Chen Lin;Hu Di;Song Xue;Chen Zhi-Chao;Du Wei;Chen Ying-Chun
  • 通讯作者:
    Chen Ying-Chun
Organocatalytic Asymmetric Four-Component [5+1+1+1] Cycloadditions via a Quintuple Cascade Process
通过五元级联过程进行有机催化不对称四组分[5 1 1 1]环加成
  • DOI:
    10.1002/adsc.201800636
  • 发表时间:
    2018-07
  • 期刊: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Xiao Wei;Zhou Zhi;Yang Qian-Qian;Du Wei;Chen Ying-Chun
  • 通讯作者:
    Chen Ying-Chun
Asymmetric Direct Remote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s of Allyl Furfurals via Dearomative Trienamine and Tetraenamine Catalysis
脱芳香三烯胺和四烯胺催化烯丙基糠醛的不对称直接远程迈克尔加成反应
  • DOI:
    10.1002/ajoc.201900197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A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Xu Chang-Jiang;Li Hong-Wei;He Xiao-Long;Du Wei;Chen Ying-Chun
  • 通讯作者:
    Chen Ying-Chun
Asymmetric Dearomative Cascade Multiple Functionalizations of Activated N-Alkylpyridinium and N-Alkylquinolinium Salts
活化 N-烷基吡啶盐和 N-烷基喹啉盐的不对称脱芳香级联多重官能化
  • DOI:
    10.1021/acs.orglett.0c0282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Organic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Song Xue;Yan Ru-Jie;Du Wei;Chen Ying-Chun
  • 通讯作者:
    Chen Ying-Ch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Organocatalytic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inverse-electron-demand aza-Diels-Alder reaction of a,b-unsaturated aldehydes and N-Tosyl-1-aza-1,3-butadienes
a,b-不饱和醛和 N-甲苯磺酰基-1-氮杂-1,3-丁二烯的有机催化区域和立体选择性逆电子需求氮杂-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ngew. Chem. Int. E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应春
  • 通讯作者:
    陈应春
Asymmetric Michael addition of g,g-disubstituted a,b-unsaturated aldehydes to nitroolefins via dienamine catalysis
通过二烯胺催化 g,g-二取代的 a,b-不饱和醛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Org. Let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应春
  • 通讯作者:
    陈应春
环状烯酮与环状1-氮杂二烯的非对映及对映选择性[4+2]环加成反应
  • DOI:
    10.6023/a14040294
  • 发表时间:
    2014-05
  • 期刊:
    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容;肖微;尹祥;詹固;陈应春
  • 通讯作者:
    陈应春
alfa,alfa-Dicyanoalkenes: versatile vinylogous nucleophiles for organic synthesis
alfa,alfa-二氰基烯烃:用于有机合成的多功能插烯亲核试剂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em. Commu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应春
  • 通讯作者:
    陈应春
Dual organocatalysis: Asymmetric allylic-allylic alkylation of a,a-dicyanoalkenes and Morita-Baylis- Hillman carbonates
双有机催化:α,α-二氰基烯烃和 Morita-Baylis-Hillman 碳酸酯的不对称烯丙基-烯丙基烷基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em. Eur. J.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应春
  • 通讯作者:
    陈应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应春的其他基金

钯作为π-Lewis碱催化缺电二烯及多烯的不对称反应研究
  • 批准号:
    9215600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路易斯碱催化芳香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193100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新型Lewis碱催化体系的发展及相关不对称反应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基于MBH醇或衍生物的不对称环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157213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诱导三烯胺催化模式及其应用
  • 批准号:
    2137216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反电子需求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097210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手性伯胺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0772084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硫脲活化的双功能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0502018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