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于多标记物法研究复杂性心血管疾病进程的代谢平衡模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7327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510.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have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main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will remain to dominate mortality trends in the next few decade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se chronic diseases due to the internal link among various pathophysiological pathways involved.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has brought a new point of view on disease occurrence that the imbalance of biological network results in diseases and therapies for these diseases should be aimed to recover the imbalance, which meets the ide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is opinion, human body is considered as a complex biological network and endogenous substances ar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network. The disruption of biological network is the result of the metabolic disorder of endogenous substances. Based on above concept, we have come up with a novel metabolic balance model, which is a new strategy to assess complicated chronic diseases. Taking biomarkers from different pathophysiological pathways into account for the assessment, the disease status can be described with metabolic balance maps and metabolic disruption paramet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volved pathophysiological pathways are clarified and the hubs which join these pathways are identified. Moreover, these hubs in turn might be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theoretically. Our model for CVDs will provide deeper insight into integrally realizing the progression of these complex diseases. The present project proposes a new idea and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复杂性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何治疗这类复杂性疾病一直是困扰医药领域的难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网络药理学对疾病提出一种和传统中医理论相似的观点:疾病的本质就是生物网络的失衡,而药物作用的本质就是恢复或减少这种失衡状态,这一观点为复杂性疾病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生物网络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的内源性物质,而网络失衡的实质就是机体的代谢失衡。基于此观点我们建立了代谢平衡模型用于研究复杂性心血管疾病。本模型借助于涉及多条生理病理通路的多个标记物,以代谢平衡图和代谢失衡参数来反映疾病进程中机体的整体失衡状态;揭示不同生理病理通路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进而寻找连接各条通路的关键性节点,这些节点有可能成为新的复杂性疾病的潜在靶点。因此,该项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从整体上认识复杂性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策略。

结项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由于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通常涉及多种机制、多条生理病理通路,疾病的治疗往往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网络药理学在疾病治疗方面提出不同于传统疾病治疗的新理念:机体可被看作是一个生物网络,处于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网络的平衡,此时机体处于正常状态;当某些节点发生变化必然导致与其相关的其他节点也受到影响,网络终将处于失衡的状态,而机体也将发生疾病。机体的各个节点我们可用内源性物质来描述,内源性物质的变化是由其代谢影响,因此,机体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即可用多个内源性物质的代谢状态来描述。这一观点为复杂性疾病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基于此本项目提出了代谢平衡模型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性物质与靶点。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复杂性心血管疾病,选择了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药物诱导的心血管疾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探索本模型的适用性,我们还将该模型拓展至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在上述疾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选择能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的多个内源性物质作为生物标记物,分别考察所选择的标记物随疾病发展的变化用于反映不同生理病理通路的变化,然后采用数学的方法将所选择的标记物进行整合。采用代谢平衡相图定性地描述所选择标记物的变化情况,采用模型参数u, k, φ定量地描述标记物的整体变化趋势。采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够较为准确地应用代谢平衡模型描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一步,为了检验模型能否准确描述疾病的改变,我们应用药物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考察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药物的药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标记物结合代谢平衡模型的方法我们也能够准确地描述出药物的疗效。代谢平衡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从疾病发生发展的多个通路共同评价疾病进程及疗效的新方法,这为复杂性疾病的疾病进程和药效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deling Disease Progression: Angiotensin II Indirectly Inhibits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via ADMA Accumulation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疾病进展建模:血管紧张素 II 通过 ADMA 积累间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一氧化氮的产生
  • DOI:
    10.3389/fphys.2016.0055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Wang H;Jiang H;Liu H;Zhang X;Ran G;He H;Liu X
  • 通讯作者:
    Liu X
基于代谢平衡模型评价阿霉素在大鼠体内的心脏毒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江慧勇;严颐丹;何华;柳晓泉
  • 通讯作者:
    柳晓泉
脑血管功能损伤介导阿尔茨海默病认知损伤的恶性循环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药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成燕;刘昊晨;何华;柳晓泉
  • 通讯作者:
    柳晓泉
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药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韦春香;何华;柳晓泉
  • 通讯作者:
    柳晓泉
高血糖“代谢记忆”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药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尹航;梁爽;何华;柳晓泉
  • 通讯作者:
    柳晓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药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小庭;刘昊晨;何华;柳晓泉
  • 通讯作者:
    柳晓泉
舒尼替尼和雷米普利联合用药在大鼠体内的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药大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玉浩;张雪;周小庭;何华;柳晓泉
  • 通讯作者:
    柳晓泉
丹酚酸A对大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调节作用的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渊成;王琰;肖媛媛;柳晓泉
  • 通讯作者:
    柳晓泉
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奈必洛尔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媛媛;任欣怡;柳晓泉;陈渊成
  • 通讯作者:
    陈渊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柳晓泉的其他基金

基于机制的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代谢记忆疾病进程模型研究
  • 批准号:
    8177380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丹酚酸A多靶点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间接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的研究
  • 批准号:
    8127358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丹参多组分多靶点间接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研究
  • 批准号:
    30772609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