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应成分PK-PD关联融合多目标优化的复方脑脉通体内过程及配伍规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7341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16.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Compatibility and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of complex prescription are the core content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field of research. In this study, Naomaitong as a carrier,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multi-component with multi-target comprehensive effects, using serum chemistry and urine metabolic chemistry method, to identify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high exposure. Meanwhile, to carry out its multi-component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 studies, using SVM, MR and fusion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s to research on correlation between PK and PD,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synergy and antagonism among the effect composition and the main and auxiliary status of corresponding medicine. And on the basis of evaluation parameters, conducting combinatorial pharmacokinetics(CPK) study through a quantitative combination of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he effect composition, to interpret overall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tibility laws of Naomaitong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ts clinical rational use. The method of studying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K and P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lex prescription multi-component bulit by using SVM fusion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ioinformatic methods provides a demonstration to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search mode of complex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laws and pharmacodynamic action substance foundation, which is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dynamic process - Effect composition of PK-PD correl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 mechanism confirmation - Combinatorial pharmacokinetics rules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compatibility laws in complex prescription.
中药复方配伍及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以脑脉通为载体,基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综合作用特点,采用血清化学和尿液代谢化学方法,发现辨识体内高暴露的化学成分;同步开展其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采用SVM、MR并融合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PK-PD相关性研究,定量描述各效应成分相互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及其相应药味的主辅地位,并依据评价参数进行效应成分血清浓度的定量"组合"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阐释脑脉通的整体药动学特征及其配伍规律,为脑脉通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的SVM融合多目标优化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的中药复方多成分PK-PD相关性研究方法为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提供示范。同时探索建立"动态过程的化学成分表征辨识-PK-PD关联的效应成分及其互作机制确证-融合多药效目标优化的整合药动学规律"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物质基础研究模式,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提供借鉴。

结项摘要

中药复方配伍及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以脑脉通为载体,基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综合作用特点,采用血清化学和尿液代谢化学方法,发现辨识体内高暴露的化学成分;开展其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进行 PK-PD 相关性研究,定量描述各效应成分相互间的作用及其相应药味的主辅地位,并依据评价参数进行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本研究建立了脑脉通的体外及体内动态效应成分谱,辨识出体内直接作用物质22个,其中10个来源于人参,2个来源于大黄,5个来源于葛根,5个来源于川芎。另外,本研究发现脑脉通中各味药的配伍较两味药对时增加入血成分种类;同时,脑脉通干预的大鼠血清中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洋川芎内酯 I、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人参皂苷 Rb1、葛根素、和大豆苷等的达峰浓度(Cmax)及曲线下面积(AUC)水平基本优于各药对配伍组。初步阐明脑脉通各组方中多成分的体内量变规律。此外,本研究建立了缺血性脑中风体外四种细胞损伤模型,研究脑脉通成分对该四种神经元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确定各组方抗脑缺血损伤的药效差异;进而采用 SVM方法研究各组分的 PK 参数与抗神经元死亡效应的相关性,发现复方脑脉通整合后的药动学参数充分兼顾了各单味药中代表成分的药动学特征,其中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大黄酸、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c等的贡献较大。本研究分析脑脉通各代表成分相应药味间的互作机制及其主辅等配伍地位,确定最佳配伍组合,为优化给药方案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药质量控制的数字化研究进展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611022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国雪;吴纯伟;梁生旺;王淑美
  • 通讯作者:
    王淑美
Analysis of NaoMaiTong Metabolites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in Rat Urine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大鼠尿液中的脑脉通代谢物
  • DOI:
    10.1007/s10337-017-3363-6
  • 发表时间:
    2017-09-01
  • 期刊:
    CHROMATOGRAPHIA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Fan, Xulei;Rong, Yueying;Wang, Shumei
  • 通讯作者:
    Wang, Shumei
HPLC-MS/MS法鉴定脑脉通中的化学成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容悦莹;冯素香;刘冬云;吴纯伟;梁生旺;王淑美
  • 通讯作者:
    王淑美
药物靶标预测技术在中药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纯伟;路丽;梁生旺;陈超;王淑美
  • 通讯作者:
    王淑美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优化脑脉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组分配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纯伟;郭嘉雯;陈超;梁生旺;王淑美
  • 通讯作者:
    王淑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苦参黄酮类化合物中GLUT4转运蛋白激动剂的虚拟筛选
  • DOI:
    10.13506/j.cnki.jpr.2018.05.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药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佩南;于雅楠;黄晓斌;李晓芝;陈锡欣;刘怡;陈磊;王淑美
  • 通讯作者:
    王淑美
16S 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DOI:
    10.19378/j.issn.1003-9783.2019.04.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龚梦鹃;李春苑;巫圣乾;王淑美;梁生旺;邹忠杰
  • 通讯作者:
    邹忠杰
牡丹皮药效组分的整合药代动力学考察及其与药效的相关性分析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9064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路咪咪;庞璐;程沛;孟江;王淑美
  • 通讯作者:
    王淑美
无标记小分子探针技术与中药靶点发现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90419.2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跃伟;王淑美;张陆勇
  • 通讯作者:
    张陆勇
左金丸对胃热证大鼠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及凋亡因子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药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祥羽;岳贺;李春苑;龚梦鹃;王淑美;梁生旺;邹忠杰
  • 通讯作者:
    邹忠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淑美的其他基金

肠道微生态调节融合空间代谢组学研究大黄“生熟异用”干预缺血性脑中风“脑病肠治”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
    8217397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代谢网络调控融合生物信息学的人参煎用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7388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体内动态效应融合生物信息学研究脑脉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物质基础
  • 批准号:
    8127406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黄有效部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多目标优化及血、脑药代动力学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
    81073024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