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递送载体介导基因及金纳米棒精准协同放射治疗肿瘤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171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04.核医学诊断与治疗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Gene and nanoparticles therapy is the most revolutionary medical technology, but targeted delivery is the key for tumor therapy.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 can target tumors by identifying tumor cytokines. Our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Egr1 promoter can drive sodium iodide symporter (NIS) gene expression and promote the uptake of 131I, forming a positive feedback. But not achieving the desired effect because of short retention time and rapid excretion of the isotopes. Gold nanoparticles (Au) are new radiosensitizers in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owing to its strong absor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in generating secondary electrons under X-ray or γ-ray irradiation. In this study, a stable BMSC-Egr1-NIS cell line containing gold nanorods will be constructed, which contains: 1) NIS gene, driven by Egr1 promoter; 2) gold nanorods (Au-Gd) containing MR contrast agent Gd. The BMSC-Egr1-NIS containing Au-Gd will be transplanted into the glioblastoma and pancreatic carcinoma-bearing nude mice and further be recruited to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131I will then be injected intravenously, leading to the NIS expression in BMSCs within the tumor by activation of the Egr1 promoter through β and γ rays. More expression of NIS protein in tumor tissue will result in more tumor-spefic uptake of 131I, forming a positive feedback. Noninvasive 124I and Gd dual-modal PET/MR hybrid imaging with small animal coil will be used to monitor the location of BMSC dynamically, meanwhile, 18F-FDG and 18F-FMISO will be used to assess the treatment response. If successful, this Au-Gd nanorods delivered by BMSC-Egr1-NIS will be highly useful radiosensitizers capable of enhancing 131I radiation therapy of tumors.
基因及纳米治疗是最具革命性的医疗技术,但其靶向递送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可识别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靶向肿瘤组织。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以辐射敏感启动子Egr1在BMSC中启动NIS基因表达促进131I摄取,形成正反馈,提高了肿瘤核素摄取,但因滞留时间短、排出快,未达预期疗效。金纳米棒(Au)为新型放射增敏剂,经X或γ射线照射后,产生强的光电吸收效应和二次电子,增强射线对肿瘤的杀伤力,降低肿瘤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抵抗。本项目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构建携带Au-Gd金纳米棒的 BMSC-Egr1-NIS细胞,并静脉注射靶向脑胶质瘤及胰腺癌。通过Gd和激活NIS摄取的124I,采用具有小动物线圈PET/MR进行实时双模态定位显像;探索131I及Au对肿瘤最佳协同疗效,并以18F-FDG及18F-FMISO PET/MR对疗效进行评估。建立实时在体双模态精准定位及疗效评估技术。

结项摘要

如何将基因安全、高效、靶向地导入到肿瘤是基因治疗的研究热点。细胞为递送载体,靶向递送治疗基因,不但能提高疗效,而且可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肿瘤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靶向肿瘤组织。金纳米团簇(AuNCS)由于其优异的组织相容性和独特的光学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特殊的价值。其在X 或γ 射线照射后,产生强的光电吸收效应和二次电子,能增强射线对肿瘤的杀伤力,可作为新型的放射增敏剂。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BMSCs作为“细胞炸弹”,携带并同时将Erg1-hNIS和AuNCS传递到肿瘤,以实现细胞和核素的双重靶向治疗功能。通过NIS 基因摄取的124I 在具有小动物线圈的PET/CT 进行双模态定位显像,达到了双重精准定位靶细胞同时进行显像和治疗的作用。进一步成功建立了仿生细胞膜聚合物囊泡,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氨(CTAB)的配位从AuNRs表面与吲哚菁绿(ICG)和多丙丙酮(PCL)段结合,实现在一个激发波长下协同光热/光动力治疗前列腺癌。这个结构表现出了良好的细胞摄取,高效的肿瘤内积累,光热转换效率高和优异的光漂白性能,有助于基于ICG的肿瘤荧光成像。使用相同波长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激发,AuNR/ICG囊泡治疗可降低皮肤光损伤副作用。雄激素非依赖性的PSMA表达谱阴性的进展性前列腺癌在近红外照射下,AuNR/ICG囊泡通过产生ROS和破坏肿瘤细胞质中溶酶体膜的完整性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近红外辐射增强PTT/PDT的体内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疗效。AuNR/ICG囊泡可作为一种抗PSMA阴性去势的很有前途的辅助治疗方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ell Membrane-Inspired Polymeric Vesicles for Combined Photothermal and Photodynamic Prostate Cancer Therapy
细胞膜启发的聚合物囊泡用于光热和光动力前列腺癌联合治疗
  • DOI:
    10.1021/acsami.0c11636
  • 发表时间:
    2020-09-23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Hu, Jiajia;Luo, Huanhuan;Cui, Wenguo
  • 通讯作者:
    Cui, Wenguo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导NIS基因及金纳米颗粒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璐;郭睿;郑本超;苗莹;张春富;李彪
  • 通讯作者:
    李彪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玻璃纤维片材非破坏试验的控制方法试验研究
  • DOI:
    10.13204/j.gyjz20180300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工业建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勇新;余建伟;贾彬;赵进阶;李彪;廉杰;郭奥
  • 通讯作者:
    郭奥
深埋地下厂房微震监测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 DOI:
    10.13722/j.cnki.jrme.2014.s1.110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彪;戴峰;徐奴文;朱永国;沙椿;肖培伟;何刚
  • 通讯作者:
    何刚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土木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平;黄乐;张奥利;李彪
  • 通讯作者:
    李彪
有序-无序结构复合的富锂正极材料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志辉;赵子萌;李彪;夏定国
  • 通讯作者:
    夏定国
空间通信系统模拟与QoS性能的测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灿;付前程;李彪
  • 通讯作者:
    李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彪的其他基金

靶向肿瘤糖酵解新型抑制剂的优化及其抗肿瘤疗效监测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靶向肿瘤糖酵解新型抑制剂的优化及其抗肿瘤疗效监测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 批准号:
    8217197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光学追踪系统的增强现实辅助颌面骨畸形导航系统的临床前研究
  • 批准号:
    8190106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分子影像监测乳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的多重逆转
  • 批准号:
    8187137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脑胶质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介导双基因治疗的可视化研究
  • 批准号:
    81471686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miRNA-143靶向调控己糖激酶-2肿瘤治疗的分子影像可视化评估
  • 批准号:
    8127161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双启动子杆状病毒介导188Re肿瘤靶向治疗及抗肿瘤新生血管调控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8107118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188Re标记纤溶酶原kringle5在肿瘤显像和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3057052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153Sm癌胚抗原基因工程抗体放免显象及治疗的基础研究
  • 批准号:
    39770231
  • 批准年份:
    1997
  • 资助金额:
    1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