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双极性电极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27509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2.电分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A research project entitled "Electrogenertaed Chemiluminescence Biosensors on Bipolar Electrode in Microfluidic Systems" is proposed.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pand the fundamental of bipolar electrochemistry and to develop novel electrogenertaed chemiluminescence (ECL) biosensors on bipolar electrode in microfluidic systems. The main research work include: Design and fabricate single and multiple microchannels using PDMS and microelectrodes of carbon past, metal film and ITO; Investigate the model cathode reactions and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on bipolar electrod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Resolve the some problems of potential shifts, threshold current and over potentials; Develop the new indirect ECL report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reversible anode redox reactions of compounds; Synthesize and screen the redox labels and redox compound-labeled probes; Develop the new ECL report systems; Establish the novel immobilization method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biosensor arrays; Develop the theory model of round microelectrodes in chemistry and ECL; Develop novel biosensor arrays on-chip bipolar electrodes for DNA, proteins cells and bacteria, respectively; Develop the novel binding model of cell and drug as well as methods for drug screening.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is project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hrough biosensing methods and microfluidic biochip and nano- system.
本项目拟开展微流控双极性电极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新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拟以微通道中的多双极性电极为基础电极,以电化学发光为报告方法,深入研究双极性电极电化学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发展微流控双极性电极电化学发光生物新器件和新方法。设计和研制单通道和多通道的双极性电极,重点研究不同材料和不同形状的双极性电极上的阴极模型反应及其反应动力学;解决电位漂移、阳极阈电流和过电位等问题;研究以可逆氧化还原物质为阴极反应的双极性电极电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合成和筛选适用于双极性电极具有良好电化学活性的标记物质及生物探针;研究电化学发光报告新体系;研究微阵列传感器的固定化方法;建立圆形双极性电极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相关理论;发展检测DNA、蛋白质、细胞、病毒等的阵列生物传感新器件和新方法;发展细胞与药物作用模型和药物筛选新方法。该项研究成果将极大促进高通量传感新方法的研究和微流控生物芯片及纳系统的发展。

结项摘要

建立快速高灵敏同时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项目主要开展了微流控双极性电极的基础性研究、分子识别物质固定化方法研究和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三个方面的工作。在基础性研究方面,设计研制了双极性电极电化学发光成像电解池;建立一种双极性阵列电极上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电化学发光成像分析新方法;设计合成和研究了一类有机物和一种铱金属配合物电化学发光新物质。在分子识别物质固定化方法研究方面,重点研究了防止电极间交叉干扰的可寻址阵列电极上的固定化方法,建立了一种双电化学共价健固定抗体的新方法和一种电化学-巯基自组装-点击化学耦合固定化多肽新方法。在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方法研究方面,主要从分子识别机理和信号增强策略研究两个方面出发,以近年来新发展的分子识别物质如适配体、凝集素和多肽等为主,发展了十余种检测生命相关物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分析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淬灭和金纳米信号放大的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于生物切割磁珠探针检测PSA的分析系统;凝集素识别纳米组装法检测癌细胞;基于酶催化转移测定蛋白激酶的活性和筛选酶抑制剂的新方法;双探针检测大肠杆菌;多肽识别检测HeLa活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超夹心免标记法检测HIV-1基因;探针杂交电极表面脱离法检测腺苷;辅助探针增强信号检测凝血酶;金纳米信号增强和金纳米多负载信号物质检测心肌肌钙蛋白等。该项研究成果丰富了高通量传感新方法和微流控生物芯片研究内容,为临床检测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新的检测器件和分析新方法,为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分析新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基础性资料,将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发表SCI原刊论文17篇,其中包括Anal. Chem.2篇。申请国家专利2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peptide-based biosensing method for cardiac troponin I using peptide-integrating Ru(bpy)(3)(2+)-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as nanoprobe
使用肽整合 Ru(bpy)(3)(2 ) 功能化金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探针的基于电化学发光肽的心肌肌钙蛋白 I 生物传感方法
  • DOI:
    10.1007/s13404-015-0156-2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Gold Bulletin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Dong Manman;Li Min;Qi Honglan;Li Zhejian;Gao Qiang;Zhang Chengxiao
  • 通讯作者:
    Zhang Chengxiao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Bioanalytic System Based on Biocleavage of Probes and Homogeneous Detection
基于探针生物裂解和均相检测的电生化学发光生物分析系统
  • DOI:
    10.1021/acs.analchem.5b0139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Zhang Jing;Qi Honglan;Li Zhejian;Zhang Ni;Gao Qiang;Zhang Chengxiao
  • 通讯作者:
    Zhang Chengxiao
Label-free supersandwich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biosens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HIV gene
用于测定 HIV 基因的无标记超三明治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DOI:
    10.1007/s00604-014-1252-3
  • 发表时间:
    2014-04
  • 期刊:
    Micro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Li, Zhejian;Qi, Honglan;Gao, Qiang;Zhang, Chengxiao
  • 通讯作者:
    Zhang, Chengxiao
Sensitive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peptide-based biosens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oponin I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amplification
灵敏的电化学发光肽生物传感器,用于通过金纳米粒子放大测定肌钙蛋白 I
  • DOI:
    10.1007/s13404-013-0113-x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Gold Bulletin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Shan Meng;Li Min;Qiu Xiaoying;Qi Honglan;Gao Qiang;Zhang Chengxiao
  • 通讯作者:
    Zhang Chengxiao
Sensitive and versatile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biosensing platform for protein kinase based on Ru(bpy)(3)(2+)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基于Ru(bpy)(3)(2)功能化金纳米粒子介导的信号转导的灵敏且多功能的蛋白激酶电生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平台
  • DOI:
    10.1016/j.aca.2015.11.047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nalytica 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6.2
  • 作者:
    Dong Manman;Liu Xia;Dang Qian;Qi Honglan;Huang Yin;Gao Qiang;Zhang Chengxiao
  • 通讯作者:
    Zhang Chengxi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纳米金修饰电极和探针载体的DNA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4(4), 70-72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辉;李延;漆红兰;张成孝
  • 通讯作者:
    张成孝
适体传感器研究新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学传感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霞;张成孝;漆红兰;李延
  • 通讯作者:
    李延
氧氟沙星的测定及其与 DNA 相互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药物分析杂志, 2007, 29(1), 93-9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漆红兰;陈沛;张成孝
  • 通讯作者:
    张成孝
电化学发光在药物分析中应用的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北药学杂志, 2006, 21(1), 45-4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延;张成孝
  • 通讯作者:
    张成孝
基于生物条形码的粘蛋白和特定细胞电化学发光适配体生物传感方法研究
  • DOI:
    10.1360/ssc-2020-019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晓飞;漆红兰;张成孝
  • 通讯作者:
    张成孝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成孝的其他基金

肿瘤外泌体自动化电化学发光分析
  • 批准号:
    2227409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肿瘤外泌体自动化电化学发光分析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磁导向电化学发光生物芯片及其临床检测应用研究
  • 批准号:
    2197408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 批准号:
    2177509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一些基础问题的研究
  • 批准号:
    2147508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功能化碳纤维微电极脑活体神经递质分子检测方法研究
  • 批准号:
    9133210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电化学发光成像分析仪的研制
  • 批准号:
    2102700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糖/凝集素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批准号:
    20975065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电化学发光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批准号:
    2077504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阵列生物传感器信号化学放大基础研究
  • 批准号:
    90607016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