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中高温太阳能多效回热式海水淡化系统的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7611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607.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solar collector and the evaporating/condensing equipment are separated in the traditional solar collector assisted seawater desalination equipment and it only works as a heat source. Meanwhile, the solar collector assisted seawater desalination equipment has to apply the vacuum pump to keep the system working at low pressure conditions due to that the solar heat source is at a temperature below 100 ℃. This results in the costliness, a large volume and a low cost performance for the whole system. In the present study, a high temperature solar collector is developed.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the seawater in the system is largely higher than the saturated temperature at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100 ℃), so a highly effective multi-section heat recovery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at high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s can be carried out. This is similar with that at low pressures, but needs no vacuum pump and only needs some pressure-controlling valv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novel design that combines the solar collector and the evaporating/condensing system together and hence reducing the cost and the occupied space. In the glass tubes of an evacuated tubular solar collector, the seawater evaporating and vapor condensing heat exchanging tubes are installed together. All heating and cooling processes will be carried out in the glass tubes.
本课题将太阳能中高温集热技术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设计出一种一体化高温多级回热式的真空玻璃管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集热器、冷凝器和回热器都安装在玻璃集热管内组成一体化结构。整个系统由5级带简化型CPC集热板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集热/冷凝一体化换热器和一级海水冷却蒸发池组成。集热器内海水温度超过100度,在中压和常压下利用系统各级工作温度的不同而进行多效蒸发和冷凝换热,逐级加热海水和冷却水蒸汽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本装置舍弃维持系统低压运行的真空泵,系统在正压下运行;将太阳能集热器和海水蒸发/冷凝装置合为一体,增强了对热量的利用效率;整个装置无运动部件,被动式运行,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想。同时,针对该装置的流动和换热特点,对玻璃集热管和套管式冷凝/回热管内的气液两相流的流动与蒸发/冷凝换热进行系统实验测定和整理,获得流型图,压力降以及换热特性规律,获得套管流路中的两相流压力降以及换热特性预示公式。

结项摘要

本研究提出一种新颖的小型集约化的中温集热多级回热式真空玻璃管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将常规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和蒸发/冷凝装置合为一体;装置在正压和常压下运行,省去真空泵,只需要一些压力控制阀;利用系统各级工作温度的不同逐级降温回热来加强蒸汽的气化潜热的回收利用,提高回热效率,从而达到简化结构、提高制水率和能量利用率的目的。本研究完成了小型原理型装置和实用型装置2个阶段的系统设计优化、安装加工,和3年的运行试验,发现试验系统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为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设计参考和基本实验数据。 项目按计划研制和实验运行了海水淡化器样机和实用性装置样机,实际设计开放了3代装置,第一代是原理机,确认了机理和技术路线的可靠性.第二代是实用型装置,进行了2年连续实验运行,确认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第三代是降低成本的商用化样机,目前正在进行运行实验.研究对各种类型的装置都进行了试验运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工作,能够为实际设计提供计算工具.对各类用于太阳能中高温集热的集热器和换热器进行了单元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思路,并进行了实际制作和实验,为实际应用打开技术通道。本项目的第2代海水淡化系统性能优良:单位水平集热面积的制水量最高可达到1.5kg/(h•m2) 左右,系统制水性能系数最大达到3.4左右,集热功率的试验值最高可达2300W左右,单元集热效率的试验值最高可达0.38左右,综合功率的试验值最高可达7880W左右,综合效率的试验值最高可达1.5左右,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在所有太阳能小型海水淡化装置中保持领先水平。尤其是运行不需要电力消耗,实际运行效益应该远大于现有装置。本项目也得到企业界关注,我们和江苏桑夏太阳能产业股份公司达成合作,共同继续开发本项目,降低成本,增强寿命,提高运行可靠性,简化操作维护,达到商品化用途,争取能够投放市场,产生经济效益.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xperimental study of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high-velocity small slot jet impingement boiling on nanoscale modification surfaces
纳米改性表面高速小缝射流冲击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DOI:
    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16.07.110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Xue-jiao Wang;Yuan-yang Li;Zhen-hua Liu
  • 通讯作者:
    Zhen-hua Liu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wire-bonded mesh screen flat heat pipe using water-based nanofluid
使用水基纳米流体改进丝焊网屏扁平热管的性能
  • DOI:
    10.1007/s00231-016-1758-9
  • 发表时间:
    2016-02
  • 期刊: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Ping-yang Wang;Yan-jun Chen;Zhen-hua Liu
  • 通讯作者:
    Zhen-hua Liu
A novel all-glass evacuated tubular solar steam generator with simplified CPC,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一种新型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具有简化的 CPC 能量转换和管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10.4
  • 作者:
    Zhen-hua Liu;Guo-dong Tao;Lin Lin;Qian Wang
  • 通讯作者:
    Qian Wang
Flow drag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drag-reducing nanofluids with CuO nanoparticle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uO纳米粒子减阻纳米流体的流动阻力和传热特性、传热传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Ping-yang Wang;Xue-jiao Wang;ZHen-hua Liu
  • 通讯作者:
    ZHen-hua Liu
High temperature collecting performance of a new all-glass evacuated tubular solar air heater with U-shaped tube heat exchanger
新型U型管换热器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空气加热器的高温集热性能
  • DOI:
    10.1016/j.enconman.2013.08.019
  • 发表时间:
    2014-01-01
  • 期刊: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10.4
  • 作者:
    Wang, Pin-Yang;Guan, Hong-Yang;Xiao, Hong-Sheng
  • 通讯作者:
    Xiao, Hong-S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蛋白激酶C epsilon信号通路介导褪黑素抗H9C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 DOI:
    10.13498/j.cnki.chin.j.ecc.2017.02.1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彬;翟蒙恩;李步潆;刘振华;陈正希;余鹏飞;于立明;梁宏亮;段维勋;金振晓;俞世强
  • 通讯作者:
    俞世强
小麦转基因株系中外源脂氧合酶抑制基因(Loxi)拷贝数分析
  • DOI:
    10.3969/j.issn.1674-7968.2014.08.004
  • 发表时间:
    2014-08
  • 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振华;刘香利;李冰冰;赵惠贤
  • 通讯作者:
    赵惠贤
Theoretical simulation of high
高理论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振华;易杰;马紫峰
  • 通讯作者:
    马紫峰
标准模型下高效的强不可伪造短签名方案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振华;胡予濮;张襄松
  • 通讯作者:
    张襄松
欺骗免疫秘密共享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8(4)﹒83-86,2005.8. (EI 收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劼;刘振华;温巧燕
  • 通讯作者:
    温巧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振华的其他基金

一种独特的微通道热虹吸沸腾特性研究及其在新型3D堆叠芯片冷却中的应用
  • 批准号:
    51876121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纳米结构表面喷流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批准号:
    5107609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细小通道内非沸腾环状气液两相流流动和换热强化特性
  • 批准号:
    50376037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温超亲水材料表面上的水喷流沸腾强化研究
  • 批准号:
    50176029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