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极的形态结构控制及物理性能的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1167415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A2011.表面界面与低维物理
- 结题年份:2020
- 批准年份:2016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7-01-01 至2020-12-31
- 项目参与者:陈飞; 赵地; 贾斐; 于方方; 张磊; 郝西萍;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is project deals with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ity of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batteries. With ultra-thin-film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system and template- assisted growth technology, we study the growth behavior of lithium dendrite and try to find out efficient ways to suppress dendritic growth; with ultra-thin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approach and two-photon-absorption photo-polymerization we plan to fabricate several 3D microstructured electrodes, increase insertion/extraction rate of lithium ions i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optimize the gravimetric energy density and charge-discharge rate of the battery. The project also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ve profile in charging process and the deposition morphology on the electrode, so as to optimize the charging process of the battery. With this project we expect to contribute for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es with safer, longer working-time, and more efficient electrode materials
高比能量电池的研究开发中迫切需要对合金负极的电化学结晶和溶解机理有深刻的理解,抑制枝晶生长,提升电池安全性。本项目以锂电池电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薄电化学沉积和模板辅助技术,研究超薄电化学生长系统中金属锂枝晶的沉积行为,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深入研究金属锂生长的基本规律,寻找抑制负极上金属锂枝晶生长的有效方法;通过超薄电化学沉积和飞秒脉冲激光双光子聚合三维直写技术设计与制备若干新型三维微纳结构,优化锂电池电极材料的三维纳米构型,实现循环性能优良的稳定的电极结构;通过金属三维微纳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增加锂离子在材料中的嵌入率和脱嵌率,实现锂电池较高的比容量和充放电速率;通过电压/电流调控实现电化学沉积形貌的控制,优化锂电池充电策略。这一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安全高效长寿命的锂电池蓄能技术,为能源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结项摘要
本项目旨在探索锂电池中电极材料的形态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关系,研究电化学生长中界面形态和调控机制,研究具有三维微纳结构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和物理性能。本项目研究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界面形态的稳定性和调控,通过降温结冰极大地降低了电解液层厚度,增加电解液中反应离子的浓度,发展了一套保持电解液层厚度均匀和生长界面光滑平整的控制技术,揭示了准二维电化学生长体系中的选择性成核机制,在硅片衬底上得到了厚度均匀的金属钴薄膜结构。通过引入特定波形的交变信号驱动电化学生长,揭示了界面质量沉积速度和界面横向推进速度与外加控制脉冲信号形态的关系,实现了金属电化学沉积形态的有效调控。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了超薄液层电化学沉积中规则有序三维金属微纳结构的制备技术,得到了大尺寸的三维卷叠状金属微结构薄膜;发展了保持三维微纳结构、实现金属钴向四氧化三钴和钴酸锂转变的技术,得到了具有微纳周期孔洞的三维卷叠状电极材料,组装了若干储能原型器件,并完成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的初步测试。本项目完成研究论文19篇,其中包括Adv. Mater.、Nano Lett.、Phys. Rev. B、Adv. Opt. Mater. 和Opt. Lett.等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1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Flexible Ultrathin Single-Crystalline Perovskite Photodetector
柔性超薄单晶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 DOI:10.1021/acs.nanolett.0c02468
- 发表时间:2020-10-14
- 期刊:NANO LETTERS
- 影响因子:10.8
- 作者:Jing, Hao;Peng, Ruwen;Wang, Mu
- 通讯作者:Wang, Mu
Hybrid coupling enhances photoluminescence of monolayer MoS2 on plasmonic nanostructures
混合耦合增强等离子体纳米结构上单层 MoS2 的光致发光
- DOI:10.1364/ol.43.004128
- 发表时间:2018-09-01
- 期刊: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3.6
- 作者:Shi, Wen-Bo;Zhang, Lei;Wang, Mu
- 通讯作者:Wang, Mu
Realizing Anderson localiz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and enhancing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excitons in 2D disordered nanostructures
实现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安德森定位并增强其与二维无序纳米结构中激子的相互作用
- DOI:10.1063/5.0001451
- 发表时间:2020-05
- 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4
- 作者:Zhu Yingying;Jing Hao;Peng Ru-Wen;Li Cheng-Yao;He Jie;Xiong Bo;Wang Mu
- 通讯作者:Wang Mu
Tuning Anderson localization of edge-mode graphene plasmons in randomly gated nanoribbons
调整随机门控纳米带中边缘模式石墨烯等离子体激元的安德森定位
- DOI:10.1364/oe.395098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3.8
- 作者:Zhu Yingying;Li Chang-Gui;Zhu Yi;Xiong Bo;Peng Ruwen;Wang Mu
- 通讯作者:Wang Mu
Constructing Metastructures with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Functionality
构建具有宽带电磁功能的元结构
- DOI:10.1002/adma.201904646
- 发表时间:2019-11-06
-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29.4
- 作者:Fan, Ren-Hao;Xiong, Bo;Wang, Mu
- 通讯作者:Wang, M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金属微结构纳米线中等离激元传播和分光特性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地虎;胡青;彭茹雯;周昱;王牧
- 通讯作者:王牧
碟片激光器晶体模块阵列射流冲击冷却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激光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邵娜;朱晓;朱广志;王牧;冯玙璠;黄彦
- 通讯作者:黄彦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积岩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冯进来;胡凯;曹剑;陈琰;王龙刚;张英;王牧;赵健
- 通讯作者:赵健
直井体积压裂不稳定试井研究-双孔双区模型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油气井测试
- 影响因子:--
- 作者:廖新维;李东晖;王欢;王牧
- 通讯作者:王牧
直井体积压裂不稳定试井研究——单孔双区模型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晓亮;王欢;蔡振华;王牧
- 通讯作者:王牧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王牧的其他基金
基于超构表面的非线性光学调控的新原理探索
- 批准号:11974177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5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新型超构材料调控电磁波位相、偏振和传播特性的物理机制
- 批准号:11474157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9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第十四届国际晶体生长暑期学校
- 批准号:11044006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10.0 万元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基于图案相分离技术制备光学微腔阵列
- 批准号:50972057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3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中国物理学会2007年秋季学术会议
- 批准号:10844005
- 批准年份:2008
- 资助金额:10.0 万元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具有周期微纳结构的金属线阵列的光电性质研究
- 批准号:10874068
- 批准年份:2008
- 资助金额:3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电结晶过程中自组织生长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10374043
- 批准年份:2003
- 资助金额:31.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介面生长中若干非线性物理现象的研究
- 批准号:19974014
- 批准年份:1999
- 资助金额:17.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