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环境变化对大熊猫种群动态和遗传变异的影响及其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30011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4.种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Population dynamics is the core of populati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species' population dynamics.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is a rare species surviving through the Quaternary ice age. With the occurrence of human being and the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ies, the panda habitat had changed rapidly and currently it is facing the threats of anthropogenic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Moreover, massive bamboo die-off aggravated the threats of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However, it is unknown how environmental changes affecte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genetic evolutionary potential of the giant panda, which is a research focu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ree kinds of key environmental changes which the giant panda experienced during its long evolutionary history, i.e. rapid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Quaternary ice age, anthropogenic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and massive bamboo flowering and die-off, and study their effects 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genetic variations. We aim to reveal the roles of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s, recent human activities and massive bamboo die-off in shaping population fluctuations and genetic diversity. These findings will facilitate science-based conservation decisions 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habitat restoration, corridor construc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 this high-profile species.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而环境变化是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外界因素。大熊猫在其长达八百万年的进化历史过程中,承受了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气候波动而幸存至今;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及逐渐加剧的人类活动,其栖息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目前其种群正面临着人为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生存压力。而周期性的大规模竹子开花则进一步加重了这一不利处境。外界环境变化如何影响大熊猫种群动态和遗传变异一直是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项目将研究大熊猫长期进化过程中经历的重大环境变化(即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与大规模的竹子开花)对大熊猫种群动态和遗传变异的影响,以期揭示历史气候变化和近期人类活动这两大外在压力以及竹子资源(食物)的周期性变化在大熊猫种群数量波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对遗传进化潜力的影响,探讨大熊猫的兴衰历史与成因。研究结果以期科学指导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廊道建设与大熊猫放归等保护实践。

结项摘要

本研究应用基于基因组全序列的种群基因组学方法和比较生态学的研究思路,系统研究了第四纪剧烈气候变化、大规模的竹子开花枯死及盗猎捕捉、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对大熊猫种群动态与遗传变异的影响及其机制,揭示了在大熊猫长期的进化历史进程中,历史气候变化和近期人类活动这两大外在压力及竹子资源(食物)的周期性变化在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波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对大熊猫遗传进化潜力的影响,探讨了大熊猫的兴衰历史与成因。通过对大熊猫全基因组的PSMC分析和34只野生大熊猫个体的高通量重测序分析发现,现生大熊猫可分为三个遗传种群(秦岭、岷山和邛崃-相岭-凉山种群);大熊猫种群历史表现为两次显著的扩张和收缩,而现存的三个遗传种群则是由两次种群分化而得以形成。大熊猫种群的两次扩张和两次收缩与古气候动荡密切相关,近三千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则是导致大熊猫近期种群变化的主要因素。我们以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和1988年最后一次竹子开花为时间节点,比较分析了1988年前后大熊猫历史种群(443个体)和现生种群(426个体)线粒体DNA和微卫星变异,发现大规模竹子开花枯死及盗猎捕捉导致的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并未显著影响其遗传多样性和有效种群大小,现生大熊猫种群仍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大熊猫对历史上的生态和人为事件产生的威胁有较高的耐受力。我们对栖息地连续分布区域——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佩戴GPS颈圈的野生大熊猫进行跟踪监测,研究了其活动规律、巢域范围、觅食策略、遗传多样性及近交水平和近交避免机制;对栖息地破碎化区域——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佩戴GPS颈圈的3只放归大熊猫进行监测,研究了其活动规律、巢域范围、遗传多样性等,并与野生大熊猫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上述研究,阐明了重大环境变化等因素与大熊猫种群动态和遗传变异变化的关系,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对策。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1篇和中文论文1篇,主要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 Ecology, Science, Molecular Ecology, Functional Ecology等权威期刊上。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Genome-scale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adaptive selection.
人口历史和适应性选择的基因组规模分析
  • DOI:
    10.1007/s13238-013-0004-1
  • 发表时间:
    2014-02
  • 期刊:
    PROTEIN & CELL
  • 影响因子:
    21.1
  • 作者:
    Wu, Qi;Zheng, Pingping;Hu, Yibu;Wei, Fuwen
  • 通讯作者:
    Wei, Fuwen
Genetic consequences of historical anthropogenic and ecological events on giant pandas
历史人类和生态事件对大熊猫的遗传影响
  • DOI:
    10.1890/12-1451.1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Ecology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Zhu Lifeng;Hu Yibo;Qi Dunwu;Wu Hua;Zhan Xiangjiang;Zhang Zhejun;Bruford Michael W.;Wang Jinliang;Yang Xuyu;Gu Xiaodong;Zhang Lei;Zhang Baowei;Zhang Shanning;Wei Fuwen
  • 通讯作者:
    Wei Fuwen
生物多样性丧失机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辅文;聂永刚;苗海霞;路浩;胡义波
  • 通讯作者:
    胡义波
Reintroduction of the giant panda into the wild: A good start suggests a bright future
大熊猫放归野外:良好的开端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 DOI:
    10.1016/j.biocon.2017.08.01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Yang Zhisong;Gu Xiaodong;Nie Yonggang;Huang Feng;Huang Yan;Dai Qiang;Hu Yibo;Yang Yi;Zhou Xiao;Zhang Hemin;Yang Xuyu;Wei Fuwen
  • 通讯作者:
    Wei Fuwen
Giant Pandas Are Not an Evolutionary cul-de-sac: Evidence from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大熊猫不是进化的死胡同:来自多学科研究的证据
  • DOI:
    10.1093/molbev/msu278
  • 发表时间:
    2015-01-01
  • 期刊: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
    10.7
  • 作者:
    Wei, Fuwen;Hu, Yibo;Zhang, Zejun
  • 通讯作者:
    Zhang, Ze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兽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辅文;张泽钧;胡锦矗;WEI Fuwen~1 *,ZHANG Zejun~2,HU Jinchu~2
  • 通讯作者:
    WEI Fuwen~1 *,ZHANG Zejun~2,HU Jinchu~2
中国大熊猫保护区发展历史、现状及前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兽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锦矗;张泽钧;魏辅文
  • 通讯作者:
    魏辅文
秦岭巴山木竹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兽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宜然;张泽钧;李林辉;刘新玉;魏辅文;马亦生;韦伟;廖钫;何少文
  • 通讯作者:
    何少文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花箐滇金丝猴夜宿地的季节性选择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兽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黎大勇;任宝平;彭正松;周岐海;Cyril C. Grueter;李保国;魏辅文
  • 通讯作者:
    魏辅文
Population density and diet as indicators of the habitat quality of the Hainan gibbon (Nomascus hainanus)
种群密度和饮食作为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栖息地质量的指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周江;邓怀庆;魏辅文
  • 通讯作者:
    魏辅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魏辅文的其他基金

生物多样性多边研讨会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5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应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大熊猫和小熊猫的适应性进化和趋同进化
  • 批准号:
    9153130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基于稳定同位素研究大熊猫食性特化历史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等级
  • 批准号:
    31530086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7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专食竹类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的趋同进化研究
  • 批准号:
    3147199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熊猫MHC基因多态性与寄生虫荷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
    3097042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熊猫的扩散模式及其进化机制
  • 批准号:
    30830020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小熊猫活动规律及其对栖息地的利用
  • 批准号:
    30370203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濒危兽类生境适宜性的生态学基础研究
  • 批准号:
    30230080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1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中国小熊猫保护遗传学研究
  • 批准号:
    30070119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4.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四川盆地西南缘小熊猫行为、营养及能量对策研究
  • 批准号:
    39870102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