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面可控铂钯基纳米晶上电催化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2730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205.电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Mild and effective surface decontamination",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preferential facets" and "in situ monitoring of reactions" are currently the bottlenecks for investigating electrocatalysis on facet-controlled Pt, Pd-based nanocrystal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we propose to replace the surface impurities on the nanocrystals which are well-synthesized based on wet-chemistry process with certain specifically adsorbed species and explore the mild and effective decontamination method. Also, we plan to apply electrochemical ATR surface enhanced I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SEIRAS) to characterize the adsorption states of probe molecules on different nanocrystal facets, check the surface cleanness and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tral information and facet structures of nanocrystals. Furthermore, electrocatalytic processes of small organic fuel molecules on these facets-controlled Pt, Pd based nanocrystals in both acidic and alkaline solutions will b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with in situ ATR-SEIRA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facet depend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n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to provide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relevant reactions. The above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s involve a novel combination of facet-controlled nanocrystals, fuel cell-related electrocatalysis and in situ high-sensitivit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and are ex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nanoelectrocatalysts.
"表面清洁优选"、"结构现场表征"和"反应现场监测"三大问题是现阶段Pt、Pd基晶面优先取向的纳米晶电催化研究的瓶颈。针对此现状,本课题中拟采用特性强吸附物种来置换表面杂质,探索温和、有效的纳米晶清洗方法;结合电化学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方法表征探针分子在不同纳米晶面的吸附状态,同时检验晶面的清洁程度;进而应用上述现场红外光谱方法研究在酸、碱性溶液中不同晶面优先取向的Pt、Pd基纳米晶上小分子燃料阳极电催化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纳米晶面-反应性质"关系,澄清相关反应机理。以上研究促进晶面可控纳米单晶(材料)、燃料电池相关电催化(反应)和现场高灵敏光谱技术(方法)三方面有机结合,对创制新一代高性能Pt、Pd基纳米电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为研究纳米晶上碱性乙醇、乙二醇和甲酸的催化电氧化,合成了多种形貌及结构可控的Pt、Pd基纳米晶催化剂,如分别具有{100}、{110}和{111}晶面取向的纳米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和八面体,具有{hk0}高指数晶面的Pd内凹立方体,Pt单层覆盖的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和八面体Au纳米晶Au@Pt核壳结构,以及碳载型Pd-Ni-P和Pd-Pt-Cu三元合金纳米催化材料。为获得纳米晶上可靠的电催化行为,发展了高效去除纳米晶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如CO吸附置换法和析氢区控电位法等。应用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ATR-SEIRAS)对表面清洁过程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并结合非原位XPS元素分析技术进行验证。利用ATR-SEIRAS方法表征催化材料的特定结构,如以CO探针分子的谱学特征区分Au上单层Pt与多层Pt结构,以及判定表面离散型Pt原子的稳定性。结合ATR-SEIRAS与外反射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Pd内凹立方体纳米晶在Bi修饰前后对碱性溶液中乙二醇电氧化反应机理与产物分布的差异性。通过本项目研究我们共发表了18篇SCI论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1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4次。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纳米晶材料制备、表面清洗及其在燃料电池电催化中的应用,拓展了原位红外光谱方法在纳米晶上的电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纳米晶面-反应性质”关联性,为理性合成高效纳米晶催化剂奠定必要的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6)
专利数量(0)
Pt纳米晶上CO电吸附及电氧化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热依莎·多里坤;阳耀月;蔡文斌
  • 通讯作者:
    蔡文斌
Electrocatalysis of Ethanol on a Pd Electrode in Alkaline Media: An in Situ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urface-Enhanced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Study
碱性介质中钯电极上乙醇的电催化: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 DOI:
    10.1021/cs401198t
  • 发表时间:
    2014-03-01
  • 期刊:
    ACS CATALYSIS
  • 影响因子:
    12.9
  • 作者:
    Yang, Yao-Yue;Ren, Jie;Cai, Wen-Bin
  • 通讯作者:
    Cai, Wen-Bin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catalysis at Pt monolayers on shape-controlled Au nanocrystals: facet effect versus strain effect
形状控制金纳米晶体上 Pt 单层电催化的比较研究:小面效应与应变效应
  • DOI:
    10.1039/c6ta06794h
  • 发表时间:
    2016-10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影响因子:
    11.9
  • 作者:
    Zhao Ting-Ting;Wang Han;Han Xu;Jiang Kun;Lin Hai-xin;Xie Zhao-xiong;Cai Wen-Bin
  • 通讯作者:
    Cai Wen-Bin
Small Addition of Boron in Palladium Catalyst, Big Improvement in Fuel Cell's Performance: What May Interfacial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Tell?
在钯催化剂中添加少量硼,燃料电池性能大幅提高:界面光谱电化学能告诉我们什么?
  • DOI:
    10.1021/acsami.6b00416
  • 发表时间:
    2016-03-23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Jiang, Kun;Chang, Jinfa;Cai, Wen-Bin
  • 通讯作者:
    Cai, Wen-Bin
Carbon supported Pd-Pt-Cu nanocatalysts for formic acid electrooxidation: Synthetic screening and componential functions
用于甲酸电氧化的碳负载 Pd-Pt-Cu 纳米催化剂:合成筛选和组分功能
  • DOI:
    10.1016/j.apcatb.2013.08.037
  • 发表时间:
    2014-04-05
  • 期刊: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 影响因子:
    22.1
  • 作者:
    Jiang, Kun;Cai, Wen-Bin
  • 通讯作者:
    Cai, Wen-B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电化学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电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阳耀月;张涵轩;蔡文斌
  • 通讯作者:
    蔡文斌
碳载型Pd-Pt-Ag空壳纳米催化剂用于甲酸高效电氧化(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涵轩;蔡文斌
  • 通讯作者:
    蔡文斌
大豆PM2蛋白及其结构域可提高烟草耐盐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文斌;郑易之;刘昀;李冉辉
  • 通讯作者:
    李冉辉
油气弹簧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 DOI:
    10.16599/j.cnki.1009-4687.2021.03.00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车辆与动力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冰村;蔡文斌;陈轶杰
  • 通讯作者:
    陈轶杰
装甲车辆油气弹簧减振阀阻尼特性研究
  • DOI:
    10.11809/bqzbgcxb2021.01.00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冰村;毛明;蔡文斌;陈轶杰;杜甫
  • 通讯作者:
    杜甫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蔡文斌的其他基金

芯片制造相关的界面(电)化学及材料微区结构的先进红外光谱研究
  • 批准号:
    2224120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7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项目
芯片电镀添加剂界面作用机制的宽频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 批准号:
    2227203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芯片制造相关的界面(电)化学及材料微区结构的先进红外光谱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低碳有机小分子中氢能高效转化为电能的催化基础研究
  • 批准号:
    2173300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0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C2醇分子电氧化—谱学方法、反应机理和催化材料的协同研究
  • 批准号:
    2147303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可控去合金化金属表面的电催化及相关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 批准号:
    21073045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含钯高效电催化材料及其表面光谱电化学研究
  • 批准号:
    2087303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功能纳米薄膜电极上吸附与反应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 批准号:
    2067302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电化学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法的新拓展
  • 批准号:
    20473025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