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纳米颗粒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暗场散射成像传感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27501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3.谱学方法与理论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Plasmonic nanomaterials are the type of excellent optical signal transducer because they exhibit high sensitivity,versatility and tunable optical property,and are easy to integrate with biological systems.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light scattering property of metal nanomaterials makes it advantageous in sensitive and highly contrasted imaging using very simple but powerful dark-field microscopy,thus plasmonic nanoparticle LSPR light scattering dark-field microscopy has been found promising in biosensing,cell imaging,and clinical diagnosis.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developing dark-field microscopic biosensing methods based on gold nanoparticle LSPR light scattering.Other than gold nanoparticles and gold nanorods,the sensing property of composite gold nanomaterials,specifically the DNA-programmable nanoparticle assembly and the core-shell type SiO2@AuNPs,will also be prepared and evaluated to select the suitable nanomaterials with desirable LSPR band and sensitivity for sensing purposes. LSPR light scattering dark-field microscopic method for biomacromolecules and cells will be developed based on highly specific recognition reactions,such as antibody-antigen,functional nucleic acid-target,and saccharide-lectin.Based on results from the above study,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o establish single plasmonic nanoparticle based biosensing platform for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bioassays.
金属纳米材料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为光学传感提供了高灵敏、信号可调、易与识别单元偶合的信号转换单元。基于金属纳米材料LSPR光散射的暗场成像设备简单,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功能,在生物传感、细胞成像以及医学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成为金属纳米材料LSPR光学传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项目拟围绕金纳米材料LSPR光学传感理论与应用这一科学问题,开展基于金纳米颗粒LSPR光散射的暗场成像传感方法研究。通过探讨不同形状、结构(尤其是DNA介导组装的金纳米晶体和硅胶@金核壳型这两类复合结构)的金纳米颗粒LSPR光散射性质在生物传感识别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丰富和发展金纳米材料LSPR光学传感的理论与应用;以生物大分子和细胞为传感对象,探索各种识别模式与金纳米材料偶合的传感性能,构建金纳米颗粒LSPR光散射暗场成像传感平台;尝试单纳米颗粒LSPR暗场散射光谱传感,构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传感方法。

结项摘要

金属纳米材料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为光学传感提供了高灵敏、信号可调、易与识别单元偶合的信号转换单元。基于金属纳米材料LSPR 光散射的暗场成像设备简单,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功能,在生物传感、细胞成像以及医学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本项目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并获得了重要结论:(1)利用金纳米的灵敏度优势,开展了基于单颗粒金纳米计数的传感方法研究,无需放大即可实现飞摩尔/升水平的传感。在方法学上,考察了不同形貌、尺寸、聚集态的金纳米材料暗场散射成像性能,构建了金纳米暗场散射成像计数分析技术平台,建立并验证了暗场散射自动计数的方法。在应用方面,尝试了计数平台对不同传感设计的应用性,考察了对凝血酶、DNA、生物标志物以及miRNA的检测性能。该暗场成像计数平台具有通用性,可与核酸杂交、免疫反应以及酶催化反应结合实现各种目标物的检测。如基于抗体修饰金纳米颗粒探针暗场光散射成像的细菌自动计数检测方法,检测可在15~30 min内完成。在保证选择性与高灵敏度的同时简化了实验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大肠杆菌的定量提供了快速灵敏的方法。(2)利用金属纳米的表面等离子体荧光增强效应,构建了通用的、基于距离调控的银纳米增强荧光传感平台。首先将纳米颗粒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和分子信标设计结合起来, 构建了金属增强荧光传感平台,实现了对汞离子的灵敏检测。该传感平台是一个具有通用性和可拓展性的方法,将金属增强荧光和发卡的打开和关闭结合起来, 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目标物的检测。进一步地,结合金属增强荧光与荧光条形码DNA放大策略,将上述的金属增强荧光策略拓展,对DNA实现了1 pM 的检测限。 结合荧光增强与条形码DNA的放大策略从原理上具有通用性,可实现对若干目标物的灵敏检测。(3)其他相关方法的研究,为基于金纳米散射成像计数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化学与理论基础,如金、银纳米簇的制备、尺寸调控与发光机理研究,DNA的杂交反应性能考察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dulating Fluorescence Anisotropy of Terminally Labeled Double-Stranded DNA v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ye and Nucleotides for Rational Design of DNA Recognition Based Applications
通过染料和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末端标记双链 DNA 的荧光各向异性,以合理设计基于 DNA 识别的应用
  • DOI:
    10.1021/ac504028n
  • 发表时间:
    2015-03-03
  • 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Huang, Hongduan;Wei, Hejia;Li, Na
  • 通讯作者:
    Li, Na
Fast and quantitative differentiation of single-base mismatched DNA by initial reaction rate of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通过催化发夹组装的初始反应速率快速定量区分单碱基错配 DNA
  • DOI:
    10.1016/j.bios.2014.04.007
  • 发表时间:
    2014-10-15
  • 期刊: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Li, Chenxi;Li, Yixin;Li, Na
  • 通讯作者:
    Li, Na
Nonamplification Sandwich Assay Platform for Sensitive Nucleic Acid Detection Based on AuNPs Enumeration with the Dark-Field Microscope
基于暗场显微镜金纳米粒子计数的非扩增夹心核酸检测灵敏检测平台
  • DOI:
    10.1021/acs.analchem.6b00535
  • 发表时间:
    2016-04-19
  • 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Li, Tian;Xu, Xiao;Li, Na
  • 通讯作者:
    Li, Na
Modulating the DNA strand-displacement kinetics with the one-sided remote toehold design for differentiation of single-base mismatched DNA
利用单侧远程立足点设计调节 DNA 链置换动力学,以区分单碱基错配 DNA
  • DOI:
    10.1039/c6ra17006d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 Chenxi;Li, Yixin;Li, Na
  • 通讯作者:
    Li, Na
The fast detection of streptavidin based on the initial reaction rate of the binding-induced DNA strand-displacement reaction
基于结合诱导 DNA 链置换反应初始反应速率的链霉亲和素快速检测
  • DOI:
    10.1039/c6ay02058e
  • 发表时间:
    2016-09
  • 期刊:
    Analytical Methods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Li Chenxi;Lin Ruoyun;Li Tian;Liu Feng;Li Na
  • 通讯作者:
    Li N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e-Mn/TiO_2吸附剂的脱汞性能及抗SO_2特性
  • DO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9.027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响;段钰锋;姚婷;李娜;胡鹏;韦红旗;任少君
  • 通讯作者:
    任少君
融合糖苷水解酶在生物质转化中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60/ssc-2021-002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娜;夏欢;江燕斌
  • 通讯作者:
    江燕斌
苏云金芽胞杆菌dxr1基因的转录受SigH控制
  • DOI:
    10.13343/j.cnki.wsxb.2019013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娜;温继龙;宋福平;张杰;段江燕;彭琦
  • 通讯作者:
    彭琦
电针干预对颅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及血清中NSE浓度的影响
  •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20.02.08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容超;吴涛;王瑞辉;王东;杜旭;刘奇;李娜
  • 通讯作者:
    李娜
面向供应商网络的企业网络化行为:多维结构探索研究
  • DOI:
    10.6049/kjjbydc.201610046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娜;李随成
  • 通讯作者:
    李随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娜的其他基金

构建生物体内检测 GTP:GDP比值的基因编码的荧光探针
  • 批准号:
    2190700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单分子磁体自旋态的磁交换力显微镜研究
  • 批准号:
    2140300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功能性核酸的荧光各向异性传感之基础与应用
  • 批准号:
    21475004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复合结构金纳米粒子的共振光散射生物传感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批准号:
    2097500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癌症预防药物抗氧化能力的发光测定
  • 批准号:
    20475004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