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HLA-I基因多态性与HIV-1免疫逃逸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项目摘要

Host immune presssure always leads to typical escape mutations of HIV-1. Study on the pattern of HIV-1 mutation under host immune pressure will be helpful for illustration of host specific immunol mechanism, finding of specific immunol epitope, and success of HIV-1 vaccine. HLA-I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presentation of epitopes to cytotoxic T cells. The polymorphism of MHC-I gene, which codes HLA-I protein,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host immune response. Many studies suggested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HC-I polymorphism and HIV-1 infection or replication. Since much difference of HLA-I protein could be found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Chinese participants will be enroll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Several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 including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ing on participants containing different HLA-I genetic backgroud, cohort study basing on populations containing similar HLA-I genetic background, will be fulfilled as the study design. Bioinformatic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will be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ost HLA-I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HIV-1 genetic mutations, observe the specific evolution pattern of HIV-1, screen and identify mutations in epitopes targeted by CTL mediated by specific HLA-I. Then those mutations which can cause the decrease of viral repliation fitness will b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be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HIV-1 vaccines which can be used in Chinese population.
HIV-1的变异在机体免疫压力作用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阐明这种变异模式对于研究机体特异性免疫机制、寻找特异性免疫表位、研究有效的HIV-1疫苗至关重要。HLA-I分子为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提呈表位,其多态性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效率。大量研究显示HLA-I基因多态性与HIV-1的感染和复制相关。不同人群的HLA-I分子具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拟以中国的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HLA-I遗传背景不同的个体进行横断面研究,对HLA-I遗传背景相似的个体进行队列研究,结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HLA-I基因多态性和HIV-1感染者体内病毒基因序列变异的关系,观察HIV-1变异模式,筛选、鉴定能够引起病毒复制能力降低的HLA-I限制性免疫逃逸突变,为研究适合我国人群使用的HIV-1疫苗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高度的变异性是HIV-1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抗病毒治疗和疫苗研究的重大挑战。大量的研究显示,HIV-1在体内的变异模式与HLA-I类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相关。中国人的HLA-I基因多态性明显区别于其他人群,因此,分析中国人HLA分子多态性与HIV变异的相关性,筛选中国人群HLA-I限制性病毒表位突变对于研究适合中国人使用的HIV-1疫苗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中国的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HLA-I分型的HIV-1感染者体内HIV-1基因序列,筛选HIV-1逃逸HLA-I限制性免疫的突变位点,构建中国HIV-1流行毒株感染性克隆,分析基因突变对HIV复制能力的影响,为研究针对中国HIV流行毒株的疫苗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建立了基于单分子扩增测序和深度测序方法的高分辨率的HLA-I类分子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2)完成了我国部分优势毒株的基因多态性和系统进化分析。针对全国流行的CRF07_BC毒株分析显示, 来自MSMs人群的毒株形成一个大簇,传入时间为2000年(HPD:1999-2003),CRF07_BC传入MSMs人群导致了其第二次快速播散。(3)HIV-1逃逸HLA-I限制性免疫的基因突变的筛选及突变模式研究:完成552例感染了我国优势HIV毒株(CRF01_AE、CRF07_BC、CRF08_BC和B)的感染者的HLA-I类分子高分辨率基因分型,发现HLA-A*11:01:01为发生频率最高的HLA-A类分子(24.19%),HLA-B*46:01:01为发生频率最高的HLA-B类分子(14.04%),HLA-C*01:02:01为发生频率最高的HLA-C类分子(23.43%),各地HLA-I类分子分型分布存在差异。经过系统进化分析,共发现11种HLA-A分型、26种HLA-B分型,13种HLA-C分型与HIV基因突变相关,突变的位点数目分别为302、150、95个。(4)HIV-1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突变对HIV-1复制能力影响研究:成功构建了我国流行的CRF01_AE毒株的感染性克隆,证实其体外复制能力与野生型毒株无差异;分析了Rev101位点突变对病毒复制能力的影响,发现Rev101提前终止子明显降低B亚型毒株的体外复制能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IV-1 is spreading out of former high-risk population through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in Hebei, China
HIV-1 正在中国河北省通过异性传播从原高危人群中传播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Current HIV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Yongjian Liu;Zuoyi Bao;Lin Li;Jingyun Li
  • 通讯作者:
    Jingyun Li
HIV-1 Thai B strain has spread out of former plasma donors into general population through sexual contact in Henan, China
HIV-1 泰国 B 株已通过中国河南省的性接触从前血浆捐献者传播到普通人群
  • DOI:
    10.1002/jmv.24383
  • 发表时间:
    2016-04-01
  • 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 影响因子:
    12.7
  • 作者:
    Li, Lin;Sun, Guoqing;Li, Jingyun
  • 通讯作者:
    Li, Jingyun
北京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序列和流行趋势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鲍作义;刘思扬;李敬云;李林
  • 通讯作者:
    李林
Near Full-Length Genomic Sequences of Two Novel HIV-1 Recombinant Forms Identified in Shenzhen, China
中国深圳鉴定出两种新型 HIV-1 重组体的近全长基因组序列
  • DOI:
    10.1089/aid.2016.0162
  • 发表时间:
    2017-01-01
  • 期刊:
    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Jia, Dijing;Zhao, Jin;Li, Lin
  • 通讯作者:
    Li, Lin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HIV-1 Subtype and Drug Resistance Were Found among Treatment Na?ve Individuals in Henan, Guangxi, and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中国河南、广西、云南省初治人群HIV-1亚型分布及耐药性存在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Shaomin Yang;Yongjian Liu;Xiaolin Wang;Jingyun Li
  • 通讯作者:
    Jingyun 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有機導体beta-(BDA-TTP)2TaF6の電気抵抗とその圧力効果
有机导体β-(BDA-TTP)2TaF6的电阻及其压力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04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林;横川敬一;吉野治一;藤本和也;坏広樹;山田順一;菊地耕一;村田恵三
  • 通讯作者:
    村田恵三
(DOET)2Au(CN)2の金属-絶縁体転移における圧力効果
压力对(DOET)2Au(CN)2金属-绝缘体转变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04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安塚周磨;李林;横川敬一;坏広樹;山田順一;菊地耕一;村田恵三
  • 通讯作者:
    村田恵三
基于改进k值能量算子改进Chirp-Z变换的闪变包络参数提取
  •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7049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林;高云鹏;张韵琦;吴聪;曹一家
  • 通讯作者:
    曹一家
协同创新项目中校企合作利益均衡影响因素研究
  • DOI:
    10.16339/j.cnki.hdxbskb.2017.02.0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林;彭磊;范芳芳
  • 通讯作者:
    范芳芳
黑花生衣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 DOI:
    10.11882/j.issn.0254-5071.2015.08.00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酿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欧阳燕林;谭兴和;王锋;郭红英;邓洁红;李林;张春艳;张喻
  • 通讯作者:
    张喻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林的其他基金

中国HIV CRF01_AE毒株不同进化簇基因组特征及其与致病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HIV CRF01_AE毒株不同进化簇基因组特征及其与致病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
    82173583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可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膜蛋白基因变异模式研究
  • 批准号:
    8177349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Tetherin蛋白和vpu基因与HIV-1异性性传播及致病的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
    8107234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我国HIV流行毒株env蛋白中和表位的筛选和鉴定
  • 批准号:
    3070070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