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功能化无机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介导的肿瘤多靶点治疗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231007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702.生物分子的化学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Due to the special properties in optics, thermology, magnetics and excellent chemical stability, surface modified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can be applied as drug carriers to solve some key problems in tumor therapy and mechanism study in drug delivery. And inorganic nano-material has become the hot spot in cross-cutting area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research. This project is planned to assemble quantum dots and gold nanoparticles exhibiting unique opt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with a series of 2-hydroxypropyl-cyclodextrin (2-HP-CD) coupled to positively charged linker and targeting ligands by mixed cordination. In-depth study w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law of controlled assembly, biocompatibil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drug encapsulation and release process and silence efficiency of target gene by anti-sense nucleotides including siRNA, miRNA and shRNA. New visible drug delivery systems with high targeting and delivery efficiency, especially clinically translatable gold nanoparticles drug delivery systems, would be obtained. Besides, combination therapy mediated by the above mentioned delivery systems, specifically co-delivery of different RNAi anti-sense nucleotides with chemotherapeutics, such as carboplatin, histone heacetylase inhibitor SAHA and paclitaxel, would be studied in vitro and in vivo.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sults, we expect to establish laws and methods in sequential assembly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hybrid medical nano-materials, summarize the impact of morphology and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groups on the delivery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drugs and genes, in order to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multifunctional drug co-delivery platforms in theranostic.
经过特定修饰的无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脂质体和高分子类药物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光、热、磁学特性和化学稳定性,可望解决药物输送机制研究和治疗的关键性难题,已成为无机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项目拟将不同空腔大小的环糊精和肿瘤细胞靶向修饰的电性偶联分子"混配"到具有光、热特性的量子点或纳米金等无机纳米材料上,研究其组装规律、生物相容性、药物包裹与缓释以及RNA干扰反义核酸(如siRNA、miRNA、shRNA等)对靶向基因的沉默效率,获得高靶向性、高输送效率的无机纳米载药系统,特别是具有临床价值的纳米金载药系统,在细胞和动物层次上开展联合运载RNA和化疗药物(如卡铂、伏立诺他、紫杉醇等)对肿瘤的多靶点治疗研究,拟发现和建立有机-无机医学材料多级组装和混配的规律和方法,总结材料尺寸形貌及表面功能化基团对药物输送效率及作用机制的影响,为构建肿瘤治疗多功能的联合载药平台奠定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癌症治疗中药物疗法仍然是主要手段,包括化学与基因药物,但长时间使用产生耐药性、脱靶效应和各种毒性。如何提高药物靶向性及有效利用率并降低其毒副作用成为了科学家及医学工作者们最为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由于顺铂类配合物占临床实际化疗药物的一半,因此发展靶向性好的新型抗肿瘤金属配合物和生物相容性好、基因转染效率高的新型药物输运材料是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本项目自2013年1月执行以来,取得了如下预期的研究成果:(1)发展了药物输运纳米材料构建新策略。通过优化设计、系统合成环糊精修饰量子点/介空二氧化硅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以及配合物与脂质体杂化组装,通过对siRNA及化学药物联合输运,开展基于纳米材料的协同及靶向治疗研究,揭示了联合治疗的协同机制,总结了纳米材料杂化修饰的可控组装规律。(2)发展和丰富了环糊精化学,从环糊精与无机纳米粒子组装到与环糊精修饰配合物自组装,大幅提升配合物的细胞摄取能力和靶向可控性,首次实现了配合物通过环糊精超分子自组装成纳米体系的药物自输送即“零载体”设计策略。(3)以G4-D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为分子靶点,设计合成一系列具备成像和联合治疗等功能的金属抗肿瘤配合物,进一步使用EPR自旋标记和NMR结构分析技术,确定了部分铂配合物与端粒核酸G-四连体的复合物的精确结构,为阐明化合物抗肿瘤的构效关系提供了化学生物学的结构基础。(4)以溶酶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为靶向,分别针对自噬、凋亡及能量代谢设计合成一系列荧光抗肿瘤过渡金属配合物,并作为光动力试剂,部分总结了配合物靶向定位规律与细胞死亡的关系,首次利用铱配合物诱导细胞自噬并用成像技术观察到活细胞内自噬过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23)
专利数量(9)
Cyclometalated iridium(iii) complexes as lysosome-targeted photodynamic anticancer and real-time tracking agents.
环金属化铱(III)配合物作为溶酶体靶向光动力抗癌和实时跟踪剂
  • DOI:
    10.1039/c5sc01955a
  • 发表时间:
    2015-10-01
  • 期刊:
    Chem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He L;Li Y;Tan CP;Ye RR;Chen MH;Cao JJ;Ji LN;Mao ZW
  • 通讯作者:
    Mao ZW
Ester-Modified Cyclometalated Iridium(III) Complexes as Mitochondria-Targeting Anticancer Agents.
酯修饰的环金属化铱 (III) 配合物作为线粒体靶向抗癌剂
  • DOI:
    10.1038/srep38954
  • 发表时间:
    2016-12-13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Wang FX;Chen MH;Hu XY;Ye RR;Tan CP;Ji LN;Mao ZW
  • 通讯作者:
    Mao ZW
Theranostic Iridium(III) Complexes as One- and Two-Photon Phosphorescent Trackers to Monitor Autophagic Lysosomes
治疗诊断铱 (III) 复合物作为一光子和双光子磷光追踪器监测自噬溶酶体
  • DOI:
    10.1002/anie.201407468
  • 发表时间:
    2014-11-03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He, Liang;Tan, Cai-Ping;Mao, Zong-Wan
  • 通讯作者:
    Mao, Zong-Wan
Mono- and Dinuclear Phosphorescent Rhenium(I) Complexes: Impact of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n Anticancer Mechanisms
单核和双核磷光铼(I)配合物:亚细胞定位对抗癌机制的影响
  • DOI:
    10.1002/chem.201505160
  • 发表时间:
    2016-06-01
  • 期刊: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Ye, Rui-Rong;Tan, Cai-Ping;Mao, Zong-Wan
  • 通讯作者:
    Mao, Zong-Wan
Coumarin-appended phosphorescent cyclometalated iridium(III) complexes as mitochondria-targeted theranostic anticancer agents
香豆素附加磷光环金属化铱 (iii) 配合物作为线粒体靶向治疗诊断抗癌药物
  • DOI:
    10.1039/c6dt00601a
  • 发表时间:
    2016-09-07
  • 期刊:
    DALTON TRANSACTION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Ye, Rui-Rong;Tan, Cai-Ping;Mao, Zong-Wan
  • 通讯作者:
    Mao, Zong-W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A Rhein-based Rh(III) Arene complex with anti-tumor cell proliferative activity inhibits RNA demethylase FTO
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基于大黄酸的 Rh(III) 芳烃复合物可抑制 RNA 去甲基酶 FTO
  • DOI:
    10.1002/cjoc.20210090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Chin. J. Che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璐;孔亚琼;何良;王秀秀;王萌萌;徐红娇;杨财广;苏志;赵劲;毛宗万;黄悦;刘红科
  • 通讯作者:
    刘红科
磷光环金属化铱(Ⅲ)配合物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化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良;谭彩萍;曹乾;毛宗万
  • 通讯作者:
    毛宗万
金属配合物与G-四链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静;陈嘉曦;陈伙炎;毛宗万
  • 通讯作者:
    毛宗万
新型双核芳基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抗癌活性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孔亚琼;李季;胡晓莹;王芳馨;钱勇;李利;毛宗万;刘红科
  • 通讯作者:
    刘红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毛宗万的其他基金

配合物对生物酶及核酸的化学动态修饰及探测
  • 批准号:
    9195311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的生物靶向及抗肿瘤诊疗研究
  • 批准号:
    2157228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有机杂化多核配合物对G-四链体的结构识别和功能调控
  • 批准号:
    2117227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金属酶与活性模拟物的结构杂化及生物医学功能研究
  • 批准号:
    2083100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SOD1致病机制和化学治疗药物的基础研究
  • 批准号:
    30770494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金属配合物催化磷酸酯水解反应的中间体结构及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067109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碳酸酐酶功能基团的模拟及其动力学研究
  • 批准号:
    29971034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