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S蛋白调控寡孢节丛孢菌丝分化及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209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6.生物防治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cause severe damages to world agriculture every year, nematophagous fungi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aintaining nematode population density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they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animal and plant disease caused by nematodes.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is one of the best-studied nematode-trapping fungi, which is capable of developing specific trapping devices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s) to trap nematodes. In our previous study, seven regul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 (RGS) were predicted in the A. oligospora genome, the △AoRGS1 mutant could not produce the trapping devices and the nematicidal activity was declined dramatically, which suggested that RGS protein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ap formation and the pathogenicity of A. oligospora.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RGS proteins in A. oligospora, we plan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RGS proteins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A. oligospora using real time PCR method; to reveal the biological roles of RGS proteins in A. oligospora by deleting the encoding gene of RGS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to identify the gene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hypha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hogenicity of A. oligospora by RGS proteins using transcriptomics analysis; our results will provide a basis to illustr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GS proteins regulate the trap formation and the switch of nematophagous fungi from the saprophytic to the predacious lifestyles.
全球每年由于植物寄生线虫引起巨大的农作物经济损失,食线虫真菌是自然界中线虫种群控制的重要因子,也是动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研究材料。寡孢节丛孢是食线虫真菌的代表菌株,能够产生捕食器官捕捉线虫。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寡孢节丛孢的基因组中存在7个G蛋白信号调节(RGS)蛋白,敲除AoRGS1的突变菌株不能产生捕食器官,对线虫的捕食能力急剧下降,说明RGS蛋白与捕食器官形成和致病性密切相关。为诠释RGS蛋白在寡孢节丛孢中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关的调控机制,本项目拟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分析RGS蛋白在寡孢节丛孢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RGS蛋白的编码基因,阐明RGS蛋白的生物学功能;通过转录组技术比较突变菌株和野生菌株的基因表达差异,鉴定RGS蛋白调控寡孢节丛孢菌丝分化和致病性的相关基因,为揭示RGS蛋白调控寡孢节丛孢捕食器官形成和真菌生活模式转变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作物病原线虫危害严重,全球每年因作物病原线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70亿美元。在我国,线虫已成为仅次于真菌病害的第二大类病害。目前高毒性化学杀线虫剂的禁用或限用使线虫防治成为世界性难题。食线虫真菌是自然界中线虫种群控制的重要因子,也是动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研究材料。寡孢节丛孢是食线虫真菌的代表菌株,能够产生捕食器官捕捉线虫。然而寡孢节丛孢等捕食线虫真菌形成捕食器官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RGS蛋白是一组分子大小不同,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大家族,它们都共同拥有一个保守的 RGS结构域,可以直接与激活的Gα亚基结合,对G 蛋白的信号转导起负调节作用。在病原真菌中,G蛋白信号途径和RGS蛋白被报道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如分生孢子形成、侵染结构(如附着胞)的分化和致病性。.本项目以寡孢节丛孢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为研究对象,对寡孢节丛孢基因组中的7个RGS蛋白进行了敲除,对不产捕器的突变菌株RGS1和野生株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比较,对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部分蛋白的功能进行了鉴定;同时本项目还对G蛋白下游的关键信号蛋白,包括PKA、MAPK和钙调蛋白的功能,以及PKA下游的转录因子StuA的功能进行了鉴定。通过以上系列的工作,初步阐明了RGS在寡孢节丛孢生长发育中的功能,鉴定了多个参与捕器形成调控的关键基因,并对部分基因的功能进行了鉴定。总之,本项目对RGS蛋白在寡孢节丛孢菌丝分化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揭示捕食器官形成的分子机制和高效线虫生防制剂的研发奠定基础。本项目培养了9名研究生,发表了11篇论文,其中SCI论文9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影响因子9.0以上的论文3篇。获得授权专利1项。荣获2015年云南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特等奖1项,排名第三。同时参编2本专著3个章节的编写,其中以第一作者完成两个章节的编写。综上,本项目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内容,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3)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APSES family proteins in fungi: Characterizations, evolution and functions.
真菌中的 APSES 家族蛋白:特征、进化和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Zhou, Jing;Feng, Huihua;Zhang, Ke-Qin;Yang, Jinkui
  • 通讯作者:
    Yang, Jinkui
Characterizations and functions of 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 (RGS) in fungi
真菌 G 蛋白信号传导 (RGS) 调节因子的特征和功能
  • DOI:
    10.1007/s00253-013-5133-1
  • 发表时间:
    2013-08
  • 期刊: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Zhao, Yong;Su, Hao;Zhang, Ke-Qin;Yang, Jinkui
  • 通讯作者:
    Yang, Jinkui
真菌G蛋白信号调控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云川;蒋德伟;苏浩;杨金奎
  • 通讯作者:
    杨金奎
Proteomic and transcriptional analyses of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cell wall related proteins reveal complexity of fungal virulence against nematodes
少孢节孢菌细胞壁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和转录分析揭示了真菌对线虫毒力的复杂性
  • DOI:
    10.1007/s00253-013-5178-1
  • 发表时间:
    2013-10-01
  • 期刊: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Liang, Lianming;Wu, Heng;Zhang, Keqin
  • 通讯作者:
    Zhang, Keqin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the chitinase-encoding genes in the nematode-trapping fungus Arthrobotrys oligospora
线虫捕获真菌少孢节孢菌几丁质酶编码基因的特征和功能分析
  • DOI:
    10.1007/s00203-013-0894-6
  • 发表时间:
    2013-05
  • 期刊: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Geng, Zongyi;Jiang, Dewei;Wang, Yunchuan;Zhang, Ke-Qin
  • 通讯作者:
    Zhang, Ke-Q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血浆糖基与代谢综合征血糖组分关联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凯;王友信;刘相佟;陶丽新;郭晋;宋曼殳;于鑫玮;杨金奎;王嵬;郭秀花;杨光燃;魏文斌
  • 通讯作者:
    魏文斌
烟碱降解细菌528菌株的分离鉴定和降解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烟草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晨;麻广慧;雷丽萍;周薇;沈兴家;杨金奎
  • 通讯作者:
    杨金奎
ACE2/Ang-(1-7)改善肝细胞糖代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婷婷;谢荣荣;信中;杨金奎
  • 通讯作者:
    杨金奎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琳;袁明霞;杨光燃;刘薇;谢荣荣;杜燕芳;杨金奎
  • 通讯作者:
    杨金奎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可在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微循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光燃;杨芳远;曹曦;杨金奎
  • 通讯作者:
    杨金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金奎的其他基金

STE12和ADV-1差异调控寡孢节丛孢菌丝融合和捕器形态发育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37004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APSES转录因子调控寡孢节丛孢菌丝发育及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 批准号:
    3196055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4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氨基酸调控寡孢节丛孢产生捕食器官的分子基础
  • 批准号:
    31360019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4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红球菌Y22菌株降解尼古丁的代谢途径和分子基础研究
  • 批准号:
    3106001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过氧化物酶体蛋白在寡孢节丛孢捕食器官形成和侵染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096022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刀孢轮枝菌侵染线虫的分子机理和高效线虫生防工程菌的构建
  • 批准号:
    3066010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