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下气化高温-地应力耦合环境岩层移动机理与控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7424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4.矿山开采基础理论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UC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s in China’s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China’s without-shaft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bustion control technology have reache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However, with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strata mov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underground gasifier under coupling environ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ground stress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bottleneck problem for theory and technologies. . By laboratory tests, similar material simulation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numerical modeling, field tes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roject first studies the changes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rrounding rocks under the coupling effect of underground high temperature and ground stress and studies the strata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 combustion space Area (CSA) of UCG. On this basis, the deformation model of the cooperative roof-coal pillar-floor supported by coking coal pillars and surface subsidence calculation model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design method for gasifier and separate pillars of “strip-facet” without shaft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proposed. In addition, the surface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s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have also been put forward. The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asis for UCG production system design and mining design under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The project is of grea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establish UCG strata control theory and promote UCG industrialization and scale development.
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是我国先进能源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工艺与燃烧控制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随着产业化推广,地下气化炉高温-地应力耦合作用下岩层移动与控制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技术瓶颈问题。. 本项目拟采用实验室测试、恒温恒湿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从研究高温-地应力耦合环境气化炉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变异入手,研究揭示地下气化炉围岩移动与变形机理,建立燃空区焦化煤柱支撑的顶板-煤柱-底板协同变形模型和地表沉陷计算模型;提出无井式“条采-面采”工艺带状地下气化炉、隔离煤柱几何参数设计方法和地下气化引起的地面沉陷预测方法;为无井式带状煤炭地下气化生产系统设计和建(构)筑物下气化采煤设计提供科学与技术依据。本项目对于建立煤炭地下气化岩层控制理论和促进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结项摘要

针对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推广所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瓶颈,采用实验、模拟、监测和理论分析等手段,从研究高温环境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变异入手,研究揭示地下气化炉围岩及燃空区隔离煤柱移动变形机理和协同变形模型;提出了无井式“条采-面采”工艺带状地下气化炉、隔离煤柱几何参数设计方法和地下气化引起的地表沉陷预测方法,为无井式带状煤炭地下气化生产系统设计和建(构)筑物下气化采煤设计提供科学与技术依据。. (1)研究掌握了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分析了顶底板等不同岩性及煤柱的物理力学性质受不同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了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围岩高温效应。. (2)研发了面向岩层移动数值模拟动态岩体力学参数选取方法和面向岩层移动物理模拟的相似材料强度时变调控方法,形成了煤炭地下气化数值模型和相似材料模型构建方法,解决了高温-地应力耦合作用下岩层移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技术难题。. (3)明确了高温-地应力耦合作用下燃空区覆岩和地表移动特征以及煤种对燃空区几何特征及其围岩移动与变形规律的影响,构建了煤炭地下气化岩层移动理论模型,揭示了高温-地应力耦合作用下煤炭地下气化地表移动与变形机理。. (4)揭示了煤炭地下气化“双曲线”型焦化隔离煤柱的承载机理和变形特征,建立了气化炉两侧“双曲线”型隔离煤柱稳定性评价模型和设计方法,为地下气化炉和隔离煤柱宽度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5)建立了基于连续-随机介质理论和“真实采厚”的煤炭地下气化地表沉陷预测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参数选取方法,形成了具有实用性的煤炭地下气化地表沉陷预测方法。预计在兼顾地下气化炉稳定安全生产和地表沉陷控制双重目标下,可将目前地下气化试验约30%左右的资源采出率提高到60%以上,为显著提高煤炭地下气化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保证。. 本项目对于建立煤炭地下气化岩层移动与控制理论和促进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Influence of coal types on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in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without shaft and prediction method of surface subsidence
煤炭类型对煤炭地下无竖井气化覆岩运动变形的影响及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 DOI:
    10.1016/j.psep.2018.09.023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影响因子:
    7.8
  • 作者:
    Li Huaizhan;Guo Guangli;Zheng Nanshan
  • 通讯作者:
    Zheng Nanshan
乌达煤田自燃煤炭损失量的估算方法
  • DOI:
    10.13199/j.cnki.cst.2018.11.01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友友;郭广礼;李怀展
  • 通讯作者:
    李怀展
High-temperature effect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s around the combustion space area in SMFM-CRIP — A case study in China
SMFM-CRIP 燃烧空间区域周围岩石的高温效应 — 以中国为例
  • DOI:
    10.1080/15567036.2018.1486915
  • 发表时间:
    2018-07
  • 期刊: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Huai zhan;Guo Guangli;Zheng Nanshan
  • 通讯作者:
    Zheng Nanshan
Study on Damage of Shallow Foundation Building caused by Surface Curvature Deformation in Coal Mining Area
煤矿区地表曲率变形对浅基础建筑物破坏研究
  • DOI:
    10.1007/s12205-019-1525-9
  • 发表时间:
    2019-10
  • 期刊: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Xiaopeng Liu;Guangli Guo;Huaizhan Li
  • 通讯作者:
    Huaizhan Li
基于完整钻孔柱状数值模拟的岩层移动角求取
  • DOI:
    10.19614/j.cnki.jsks.20190801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金属矿山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绍豪;郭广礼;宫亚强
  • 通讯作者:
    宫亚强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协同作用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喀中;郭广礼;谭志祥
  • 通讯作者:
    谭志祥
基于法线贴图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模型重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晓峻;郭广礼;查剑锋
  • 通讯作者:
    查剑锋
利用遥感数据监测矿区开采沉陷积水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煤矿安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矿灵;王启春;郭广礼;贾鹏举
  • 通讯作者:
    贾鹏举
煤矿开采沉陷有效控制的新途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广礼;王悦汉;马占国
  • 通讯作者:
    马占国
饱和破碎岩石压实特性的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占国;郭广礼;陈荣华;茅献彪
  • 通讯作者:
    茅献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郭广礼的其他基金

中原煤粮主产复合区耕地采动损毁机制及协同防治
  • 批准号:
    U21A2010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61 万元
  • 项目类别:
巨厚弱胶结覆岩深部开采岩层运动机理及其控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壁综采矸石充填与岩层运动控制研究
  • 批准号:
    5083400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废弃采空区破裂岩体变形机理与沉陷控制
  • 批准号:
    50004008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