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泡类仿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自组装和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77311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310.其他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government, academic to industry due to its great potential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nergy crisis and CO2 environmental crisis. Up to now,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and CO2 reduction by using the the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systems (APSs) like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or inorganic/organic nanocomposites. However, the natural photosynthesis system is a kind of supramolecular vesicular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light-harvesting antenna, catalysis center and vesicles, and to our knowledge, few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biomimetic vesicular APS. Herein, we hope to prepare a novel APS based on polymer vesicles. Firstly, a hyperbranched porphyrin polymer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n an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method, which can self-assemble into vesicles in water. Subsequently, the as-prepared porphyrin-based polymer vesicles were further functionalized with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or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inside or on the vesicle membranes through the methods like in-situ reduction. Finally, the three-in-one APS system consisting of porphyrin vesicles, light-harvesting antenna and catalysis center were obtained.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the obtained vesicular APS will be carefully evaluated by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and the rules or mechanism inside will be also studied. We believe, the present work will give new light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iomimetic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supramolecular systems.
人工光合作用作为未来解决能源危机和二氧化碳环境危机的最具潜力方案,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系统是由捕光天线、催化中心和自组装膜集成在一起的囊泡类超分子系统。目前基于无机纳米材料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囊泡类的仿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研究依然进展寥寥。在本项目中,申请人拟制备出一类基于聚合物囊泡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首先通过氧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超支化卟啉聚合物,并进一步在水中自组装形成囊泡;然后通过原位还原等方法在囊泡膜内或膜上引入贵金属或氧化物纳米粒子,获得捕光天线、催化中心和囊泡“三合为一”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并以光解水制氢和制氧为应用目标,系统评价所制备的囊泡状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关系,揭示相应的规律性。该项研究工作将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思路和新体系。

结项摘要

人工光合作用作为未来解决能源危机和二氧化碳环境危机的重要方案,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系统是由捕光天线、催化中心和自组装膜集成在一起的囊泡类超分子系统。目前基于无机纳米材料或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囊泡类的仿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研究依然进展寥寥。在本项目中,项目组围绕囊泡类仿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开发和性能研究开展工作。在理论方面,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研究了两亲性交替共聚物的溶液和本体自组装行为,阐述了交替共聚物自组装的相图、相分离机制和组装动力学,特别揭示了交替共聚物和其他聚合物相比在自组装方面的独特性;在自组装方法研究方面,建立了乳液辅助界面自组装的新方法,构筑了人工海胆、囊泡变形器等新的组装体;在光催化研究方面,在上述理论和自组装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多种新颖的光催化剂。包括:1)利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辅助制备了基于超薄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的单原子光催化剂;2)制备了含单金属原子的聚合物单分子胶束光催化剂;3)开发了基于能量转移的“多对一”型单位点光催化纳米系统。并在这些光催化剂的基础上以超支化聚合物囊泡和卟啉交替共聚物囊泡为基础,开发了结构稳定、光催化性能优异的囊泡类仿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这些研究工作为基于高分子的高效光催化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所制备的囊泡类光催化剂在光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还原方面展示出突出性能,特别是极大提升了光催化体系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single-ion conducting hyperbranched polymer as a high performance solid-state electrolyt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作为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的单离子导电超支化聚合物
  • DOI:
    10.1039/c9cc02351h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Zhang Meng;Yu Songrui;Mai Yiyong;Zhang Shaodong;Zhou Yongfeng
  • 通讯作者:
    Zhou Yongfeng
Understanding the temperature effect on transport dynamics and structures in polyamide reverse osmosis system vi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了解温度对聚酰胺反渗透系统中传输动力学和结构的影响
  • DOI:
    10.1039/c8cp05825c
  • 发表时间:
    2018-12-21
  • 期刊: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Li, Ke;Liu, Lifen;Yan, Deyue
  • 通讯作者:
    Yan, Deyue
Rhodamine-based multianalyte colorimetric probe with potentialities as on-site assay kit and in biological systems
基于罗丹明的多分析物比色探针,具有作为现场检测试剂盒和生物系统的潜力
  • DOI:
    10.1016/j.snb.2017.11.100
  • 发表时间:
    2018-04-01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Rasheed, Tahir;Li, Chuanlong;Yu, Chunyang
  • 通讯作者:
    Yu, Chunyang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ly engineered chemosensor with intracellular monitoring potentialities and lowest detection of toxic elements
具有细胞内监测潜力和最低有毒元素检测能力的新型化学传感器的开发和表征
  • DOI:
    10.1016/j.molliq.2018.09.112
  • 发表时间:
    2018-12-15
  • 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 影响因子:
    6
  • 作者:
    Rasheed, Tahir;Li, Chuanlong;Zhou, Yongfeng
  • 通讯作者:
    Zhou, Yongfeng
Boosting the Zn-ion transfer kinetics to stabilize the Zn metal interface for high-performance rechargeable Zn-ion batteries
提高锌离子转移动力学以稳定高性能可充电锌离子电池的锌金属界面
  • DOI:
    10.1039/d1ta03967a
  • 发表时间:
    2021-07-08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影响因子:
    11.9
  • 作者:
    Hong, Lin;Wu, Xiuming;Chen, Jie-Sheng
  • 通讯作者:
    Chen, Jie-S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聚合物超分子体系:设计、组装与功能
组合超分子系统:设计、构建和功能能力
  •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9.191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希;王力彦;徐江飞;陈道勇;史林启;周永丰;沈志豪
  • 通讯作者:
    沈志豪
Control of pore size in mesoporous silica templated by a multiarm hyperbranched copolyether in water and cosolvent
以水和共溶剂中的多臂超支化共聚醚为模板控制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
  • DOI:
    10.1016/j.micromeso.2008.01.006
  • 发表时间:
    2008-09
  • 期刊: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王燕萍;麦亦勇;朱申敏;周永丰;颜德岳;朱新远
  • 通讯作者:
    朱新远
荧光标记法研究水含量对两亲性超支化共聚物组装体形貌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cta Polymer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徐富贵;麦亦勇;周永丰
  • 通讯作者:
    周永丰
基于超支化聚醚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
  • DOI:
    10.14133/j.cnki.1008-9357.2019012700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Gongneng Gaofenzi Xuebao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婕;黄平;王琮;杨少玲;周永丰
  • 通讯作者:
    周永丰
两亲性芳香族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有机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天亮;韩生;蔺华林;周永丰
  • 通讯作者:
    周永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永丰的其他基金

交替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独特性
  • 批准号:
    2223100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初级组装体的模块化组装、功能集成与仿生应用
  • 批准号:
    9152730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9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主链型复杂超分子超支化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研究
  • 批准号:
    2147406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支化聚合物的支化拓扑结构和性能关系研究
  • 批准号:
    2107406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阳离子聚合物囊泡的构筑及其在非病毒基因传递研究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0774057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巨型聚合物囊泡的分子自组装及其在生物膜仿生学中的应用
  • 批准号:
    50503012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