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混合波导中金属表面电子浓度分布调控的光调制特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7410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206.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raditional optical modulators are usually achieved by controlling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optical media. Due to the relatively low photoresponse, it’s difficult to realize all optical modulation in weak light. By combining traditional optical modulators with surface plasma polaritons (SPPs), field enhancement localized on metal surface results in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photoresponse and modulation efficiency. As strong coupling mode of photon and electron collective oscillation, modulation efficienc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controlling the metal property at the same time. . We propose to achieve optical modulation in metal-insulator hybrid waveguide by directly controlling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n metal surface. 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of optical modulation without relying on optical media. This project firstly plan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whol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change and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n the SPPs propagation and build the revised Drude model in the presence of wavelength scale electron distribution, based upon the fabrication of two-arm hybrid waveguide M-Z interference modulator and one-arm hybrid waveguide grating-coupled modulator and the study on their electro-optic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we will design all optical modulation structure by utilizing optically excited localized surface plasma oscillation to control electron distribution in hybrid waveguide, and study on the phase dependence of incident light and transmission SPPs. Finally, we will explore the solution of all optical modulation in weak light by combining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nd photoresponse of optical media.
传统光调制器基本是通过调控介质光学特性来实现的。由于介质光致响应小,很难有效实现弱光调控弱光。与等离激元结合,表面局域光场增强使得介质的光致响应与调制效率显著提高。作为光子和电子集体振荡的强耦合模式,同时调控金属的材料性质还可进一步提高调制效率。. 我们提出在表面等离激元混合波导中直接调控金属表面电子浓度分布来实现光调制。它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于介质材料的新型光学调制方法。本项目拟在制备双臂混合波导M-Z干涉结构与单臂混合波导光栅耦合结构并研究其电光调制特性的基础上,分析金属表面整体电子浓度变化与电子浓度空间分布对等离激元传输特性的影响,建立金属表面电子浓度存在波长尺度的空间分布时修正的金属自由电子气模型;利用光场激发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来调控混合波导中金属电子浓度分布,设计全光调制结构,研究其相位敏感等特性;最后结合电子浓度分布与介质光学特性的双重调控,探索弱光控制弱光的全光调制方案。

结项摘要

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不仅和电子的运动特性有关,还与电子浓度的分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直接通过改变电子浓度分布来调控表面等离激元的新方法。我们首先设计了一种石墨烯-介质-叉指电极的混合结构,直接通过电极调控石墨烯表面电子浓度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电压的情况下,电子的空间浓度分布以及受限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共同导致了共振峰的移动。实验测得的共振峰移动的最大距离为33 cm-1,实现了对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频率的调节。此外,我们利用此结构来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由于在不同电压下,石墨烯表面的电子浓度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导致石墨烯可以等效为一个动态光栅。不同深度以及占空比的光栅对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效率不一样,其吸收率变化了10.2%,实现了对于其幅度的动态调控。其次,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周期性的空间电子浓度分布来调控表面等离激元幅度的方法,并在光栅-介质-石墨烯的混合结构中进行了验证。通过在光栅和石墨烯之间施加电压,石墨烯表面的电子浓度呈现周期性的空间分布,导致费米能级呈现周期性的空间分布,传输的表面等离激元的幅度因为散射效应而得到调制。和整体电子浓度调控的方法相比,周期性空间电子浓度分布调控的方法调制深度提高了18.6 dB。然后,我们设计了一个M-Z干涉仪结构的相位调制器,在它的上下臂各嵌入有一小块由ITO组成的调制区域,增强了表面等离激元和调制区域ITO的相互作用,导致ITO中微小的电子浓度分布变化都可以对表面等离激元的相位产生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制区域电子浓度变化4×1020 cm-3,调制区域长度为4 μm时,调制深度可以达到15.2 dB。最后,我们利用一个光栅-石墨烯-介质-硅的复合结构,通过整体电子浓度的分布调控同时实现了对于表面等离激元幅度、频率以及相位的联合调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A dynamic grating with tunable duty cycle and height
占空比和高度可调的动态光栅
  • DOI:
    10.1016/j.optcom.2022.128762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Optics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Xuefang Hu;Weiyi Jing;Changgui Lu;Xiangyue Zhao;Yongqiang Bai;Yinwei Gu;Mengjia Lu;Zhongjie Zhu
  • 通讯作者:
    Zhongjie Zhu
Mixed Gas Concentration Inversion Based on the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um by a Hierarchic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基于紫外线吸收光谱的分层卷积神经网络混合气体浓度反演
  • DOI:
    10.1007/s10812-022-01421-6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Spectroscopy
  • 影响因子:
    0.7
  • 作者:
    C. Lu;Y. Bian;X. Hu;S. Jin;Y. Huang;Y. Cui
  • 通讯作者:
    Y. Cui
Selectively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with triple-resonance nanohole arrays
利用三共振纳米孔阵列选择性增强拉曼散射
  • DOI:
    10.1016/j.optcom.2019.07.07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Optics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Changgui Lu;Zhengqing Qi;Xuefang Hu;Zhenhua Ni;Yiping Cui
  • 通讯作者:
    Yiping Cui
Compact plasmon modulator with a high extinction ratio
具有高消光比的紧凑型等离激元调制器
  • DOI:
    10.1364/ao.462443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Applied Optics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Xuefang Hu;Xiangyue Zhao;Changgui Lu;Yongqiang Bai;Yinwei Gu;Mengjia Lu;Zhongjie Zhu
  • 通讯作者:
    Zhongjie Zhu
Nano-particle transport and the prediction of a valid area to be trapped based on a plasmonic antenna array
基于等离子体天线阵列的纳米颗粒输运和有效捕获区域预测
  • DOI:
    10.1039/d0ra10946k
  • 发表时间:
    2021-03-23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u CG;Hu XF;Yuan ZR;Cui YP
  • 通讯作者:
    Cui YP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学学报,64,2473-2478,200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钱鹰;路志锋;吕昌贵;宋坤忠
  • 通讯作者:
    宋坤忠
以N为耦合中心多枝分子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钱鹰;吕昌贵;孟康;黄维;崔一平
  • 通讯作者:
    崔一平
2- 枝, 4- 枝和 8- 枝噁二唑衍生物的三光子吸收和三光子上转换荧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晓勤;黄维;吉彦;吕昌贵;崔一平;钱鹰
  • 通讯作者:
    钱鹰
D-π-A型噁二唑衍生物多光子吸收和多光子荧光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电子.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维;崔一平;钱鹰;吕昌贵;陈国庆;朱拓;刘畅
  • 通讯作者:
    刘畅
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和双光子泵浦荧光
  • DOI:
    10.1101/2023.02.23.529680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保平;钱鹰;路志锋;宋坤忠;崔一平;孙岳明;吕昌贵
  • 通讯作者:
    吕昌贵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吕昌贵的其他基金

基于介质纳米粒子阵列散射共振特征的光谱分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纳米晶二氧化钒薄膜Mott相变的三维全息显示系统的关键物理问题研究
  • 批准号:
    1127406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9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两级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结构的高灵敏度拉曼散射成像物理机制及制作工艺研究
  • 批准号:
    6100701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