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作用及相关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067707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5.土壤污染与修复化学
  • 结题年份:
    2009
  • 批准年份:
    200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07-01-01 至2009-12-31

项目摘要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几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降解、传输和植物吸收与富集过程的影响,探索丛枝菌根应用于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通过研究菌根菌丝体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土壤溶液/植物根微界面传输与植物吸收、根际物理与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组成与活性的影响,以及采用光谱手段表征有机污染物与菌根和菌丝体作用位点,初步探明丛枝菌根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降解、传输与植物吸收的相关机理。为菌根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加深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环境化学行为的认识。

结项摘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henanthrene uptake by Medicago sativa 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丛枝菌根真菌影响下紫花苜蓿对菲的吸收
  • DOI:
    10.1016/j.envpol.2008.12.022
  • 发表时间:
    2009-05-01
  • 期刊: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影响因子:
    8.9
  • 作者:
    Wu, Naiying;Huang, Honglin;Zhang, Yong
  • 通讯作者:
    Zhang, Yong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Glomus caledonium)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metabolism of atrazine in maize (Zea mays L.) and atrazine dissipation in soil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caledium)对玉米(Zea mays L.)莠去津积累和代谢及土壤中莠去津消散的影响
  • DOI:
    10.1016/j.envpol.2006.07.001
  • 发表时间:
    2007-03-01
  • 期刊: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影响因子:
    8.9
  • 作者:
    Huang, Honglin;Zhang, Shuzhen;Bell, J. Nigel B.
  • 通讯作者:
    Bell, J. Nigel B.
Combined toxicity of cadmium and arsenate to wheat seedlings and plant uptake and antioxidative enzyme responses to cadmium and arsenate co-contamination
镉和砷酸盐对小麦幼苗和植物吸收的联合毒性以及镉和砷酸盐共污染的抗氧化酶反应
  • DOI:
    10.1016/j.ecoenv.2006.11.001
  • 发表时间:
    2007-10-01
  • 期刊: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 影响因子:
    6.8
  • 作者:
    Liu, Xiaoli;Zhang, Shuzhen;Christie, Peter
  • 通讯作者:
    Christie, Peter
Uptake of atrazine and cadmium from soil by maize (Zea mays L.)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Glomus etunicatum
玉米 (Zea mays L.) 从土壤中吸收莠去津和镉与丛枝菌根真菌 Glomus etunicatum 的关系
  • DOI:
    10.1021/jf061699g
  • 发表时间:
    2006-12-13
  • 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Huang, Honglin;Zhang, Shuzhen;Christie, Peter
  • 通讯作者:
    Christie, Peter
Influence of Glomus etunicatum/Zea mays mycorrhiza on atrazine degradation, soil phosphatase and dehydrogenase activities, an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球囊霉/玉米菌根对莠去津降解、土壤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DOI:
    10.1016/j.soilbio.2009.01.009
  • 发表时间:
    2009-04-01
  • 期刊: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9.7
  • 作者:
    Huang, Honglin;Zhang, Shuzhen;Christie, Peter
  • 通讯作者:
    Christie, Peter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Low-molecular weight-organic-acids as extractant to predict plant bioavailability of REEs
低分子量有机酸作为提取剂预测植物中稀土元素的生物利用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Intern.J.Environ Anal.Che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淑贞;单孝全
  • 通讯作者:
    单孝全
人工纳米材料与植物的相互作用与植物毒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化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继涛;张淑贞
  • 通讯作者:
    张淑贞
Strategy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distribution and associations of organobromine compounds in soil using synchrotron based spectromicroscopies
使用基于同步加速器的光谱显微镜表征土壤中有机溴化合物的分布和关联的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罗磊;吕继涛;许闯;张淑贞
  • 通讯作者:
    张淑贞
人工纳米材料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植物毒性、吸收和传输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化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继涛;张淑贞
  • 通讯作者:
    张淑贞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异构体的分析方法、环境行为和 生物效应研究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宏娜;温蓓;张淑贞
  • 通讯作者:
    张淑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淑贞的其他基金

土壤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分子转化与生物效应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153700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3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纳米颗粒的植物吸收与传输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1277154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植物系统多溴联苯醚代谢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117713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模拟植物吸收的被动采样方法及其在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0877083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中持久性有毒物质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 批准号:
    40730740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界面反应机理与微观结构研究
  • 批准号:
    20377049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中元素的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的通用性方法学研究
  • 批准号:
    40171086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植物根系微环境中金属元素化学行为与反应的研究
  • 批准号:
    29977022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