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不同个体数据的多姿态婴儿建模及电磁场剂量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67115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curr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 safety limits are derived from the simulations using the adult models. Therefore, their applicability to the other population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the domain of bioelectromagnetics. Infant has physical, structural and dielectric characters totally different to the other populations. Furthermore, it is in close coupling with the adult body. These features may associate with higher electromagnetic power absorption. As such, it is necessary to generate the whole-body infant model. Since it was difficult to perform a whole-body medical scan for the infant, the infant model was rare. This study proposed to reconstruct the infant model using magnetic resonant images. The segmentation plan was designed by weighting over the dosimetric importance of the tissues and the difficulty of segmentation. The tiny and sensitive tissue/organ models were generated by the software.The infant model as well as the other models were simulated with various numerical solvers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afety limits to the infants. Meanwhile the infant modelcan also be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medical instrument. The study has social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基于成人模型仿真获得的电磁场安全限值对其他人群的适用性是生物电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婴儿具有鲜明的体格、结构和组织介电特性的特征,且与成人耦合紧密,这些特征很可能与更高的电磁场吸收水平相关。因此,急需建立婴儿全身模型用于电磁场暴露的数值评估。由于难以对婴儿进行精细的医学扫描,全身模型十分罕见。本研究选取磁共振图像,权衡剂量学重要性和分割难度确定组织分割方案。使用软件生成敏感组织的精细模型。利用电磁场数值方法,评估婴儿上述特征对剂量结果的影响及现行安全限值对婴儿的适用性。建立的婴儿模型也能应用于一系列医用设备的性能评估,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结项摘要

基于个别成人模型仿真获得的电磁场安全限值对其他人群的适用性是电磁场剂量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否要针对婴幼儿的电磁场暴露建立单独的限值一直是电磁辐射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婴儿具有鲜明的体格、结构和组织介电特性等特征,难以独立生活且受成人人体影响巨大,这些特征很可能与更高的电磁场吸收水平相关。因此,急需建立婴儿全身模型用于电磁场暴露的数值评估。由于难以对婴儿进行精细的医学扫描,全身模型十分罕见。本研究依据体格参数和融合难度选取不同个体的磁共振分段图像,权衡剂量学重要性和分割难度确定组织分割方案,基于轮廓特征配准并重建全身模型。使用软件生成敏感组织的精细模型。利用电磁场数值方法,评估婴儿上述特征对剂量结果的影响及现行安全限值对婴儿的适用性。建立的婴儿模型也能应用于一系列医用设备的性能评估,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采用上述方法,我们在世界上首个发表了用于电磁场数值评估的婴儿全身模型,并证明现行的ICNIRP电磁场暴露导则的参考限值用于婴儿的场景,可能导致全身平均SAR超标情况的出现。但考虑到ICNIRP导则中采用了较大的安全因子,该导则仍然能够对婴儿的暴露场景进行保护。采用本课题的建模方法生成的婴儿模型,我们在世界上首次研究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场测实验中,婴儿无意暴露的剂量。证明现在进行的5G场测实验对环境中行人的电磁暴露强度远低于电磁场安全限值标准。我们还将本课题提出的建模技术在电磁-热场多物理场模拟中进行了拓展,研究了手指接触移动终端过程中不同深度的温升速率和最大温升,并将其与人体生理感受进行关联,并评估了人手在不同接触温度刺激下脑电的变化,从而对将解剖学模型拓展为生理模型进行探索。本项目在一年的研究期间共发表SCI文章3篇,EI检索会议论文2篇,制定行业标准2项,实现专利转化24万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6)
专利数量(3)
Effects of stimulus mode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on cerebral responses to local thermal stimulation: An EEG study
刺激模式和环境温度对局部热刺激大脑反应的影响:一项脑电图研究
  • DOI:
    10.1016/j.ijpsycho.2017.01.003
  • 发表时间:
    2017-03-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v, Bin;Su, Chang;Wu, Tongning
  • 通讯作者:
    Wu, Tongning
Numerical Analysis for Infant’s Unintentional Exposure to 3.5 GHz Plane-Wave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by Field Test of 5th Generat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通过第五代无线技术的现场测试对婴儿无意暴露于 3.5 GHz 平面波射频电磁场的数值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Radion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Dan Liu;Congsheng Li;Yangyang Kang;Zhou Zhou;Yi Xie;Tongning Wu
  • 通讯作者:
    Tongning W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MOM/FDTD法评估人体暴露于向基站电磁场的组织SAR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微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丛胜;汪毓铎;巫彤宁
  • 通讯作者:
    巫彤宁
基于数字人图像分割和识别的新框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数字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立文;张绍祥;容晶晶;巫彤宁;李颖
  • 通讯作者:
    李颖
多参数可调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研制和基于脑电的效果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虎;汪毓铎;陈新华;殷胜勇;巫彤宁
  • 通讯作者:
    巫彤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巫彤宁的其他基金

数据和模型驱动的超高场磁共振局部峰值比吸收率实时预测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227150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多解剖结构可形变建模和代理模型的电磁辐射随机剂量学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数值模拟驱动的用于评估磁共振射频电磁辐射的儿童个性化建模研究
  • 批准号:
    6137118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于射频电磁场安全性数值评估的人体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批准号:
    6100115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