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射频电磁场安全性数值评估的人体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00115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射频电磁场安全性评估通常采用测量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进行。测量方法难以准确得到人体受到电磁场照射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电磁能量分布。数值模拟的方法可弥补上述缺陷,且具有不确定度较小的优点。许多国家已建立符合本国人群特征的电磁场数值计算人体模型,用于剂量仿真。但这些模型存在组织分类较少、分辨率不高等缺点,对电磁场较敏感的组织结构,如部分重要神经、腺体、眼睛等,缺乏精细分割。且这些模型与国人存在较大差异。本课题拟在中国可视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电磁场理论,对人体结构按照电磁场敏感度分类,构建高精度的电磁场数值评估人体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NURBS形变调整,建立不同体态和姿态的模型,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字人体模型在典型电磁场环境下进行剂量仿真,考虑多反射和多折射的现代电磁环境以及典型电磁场衰落模型的重建。为我国射频电磁场安全性和无线通信设备电磁辐射评估提供计算模型,为国人安全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结项摘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用于射频电磁场安全性数值评估的人体模型的建立与仿真》(61001159)目前已实施期满。该项目为重建可用于电磁场数值计算,并符合中国人体质特征的数字成年人全身模型。以用于电磁场安全性问题的基础研究和相关电磁辐射标准的制定。. 目前本项目组已完成了项目任务书的全部预定指标要求,并在下列方面取得超过规定目标的进展:(1)取得的人体模型的组织器官分割水平为87个(男)和90个(女),超过了原定80个的标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2)利用MRI图像,重建了一例用于电磁辐射数值计算的1岁男婴全身数字模型。该模型填补了世界上5岁以下人体模型的空白,对于研究幼儿白血病的剂量学关联和人体终生电磁场暴露剂量学分析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平台;(3)利用本研究开发的形变程序,重建了符合中国成年男性头部尺寸国家标准(GB/T2428-199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中第5,50和95百分位数据的标准人头模型。该成果已经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作为评估移动通信终端比吸收率的头部模型进行标准立项,该行标将于2014年中发布。. 在成果方面,本项目组在世界上首次重建了中国成年男女各一例全身数字模型,并用于电磁辐射数值计算,被WHO和IEEE相关电磁场门户网站报道。已发表SCI文章9篇(最高单篇3年引用率13次,2011.4 - 2013.12),EI检索会议论文5篇,国际会议受邀报告1次,国际会议口头报告2次,海报1次。获得授权专利1项,授权使用新型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1本。加入国内两个专业学术学会的分会,并担任学术委员。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其中两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依托本研究课题,支撑所在单位博士后工作站的在站博士后一名。目前该博士后已出站并留在本实验室工作。项目组内两人晋升高级职称。在研究的持续性和项目成果的应用方面,基于本项目的研究,本课题组先后主持与参与973子课题、法国国家食品、环境和工作安全局和一项涉密项目的资助,进行人体建模与电磁场数值计算方面的计算工作。近两年本课题组成员又分别获得了博士后面上项目二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各一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1)
基于MOM/FDTD法评估人体暴露于向基站电磁场的组织SAR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微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丛胜;汪毓铎;巫彤宁
  • 通讯作者:
    巫彤宁
Slice-Based Supine-to-Standing Posture Deformation for Chinese Anatomical Models and the Dosimetric Results by Wide Band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Exposures: Morphing
中国解剖模型基于切片的仰卧到站立姿势变形以及宽带频率电磁场暴露的剂量测定结果:变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Tongning Wu;Liwen Tan;Qing Shao;Ying Li;Lei Yang;Chen Zhao;Yi Xie;Shaoxiang Zhang
  • 通讯作者:
    Shaoxiang Zhang
A large-scale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near GSM base stations in Guangxi, China for risk communication
对中国广西 GSM 基站附近的电磁场进行大规模测量,以进行风险沟通
  • DOI:
    10.1093/rpd/ncs309
  • 发表时间:
    2013-06-01
  • 期刊:
    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Wu, Tongning;Shao, Qing;Yu, Zongying
  • 通讯作者:
    Yu, Zongying
A Simulation-Experiment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Heat Transfer in Ex-Vivo Porcine Hepatic Tissue with a Realistic Microwave Ablation System
用真实微波消融系统表征离体猪肝组织传热的模拟实验方法
  • DOI:
    10.1080/10407782.2013.798202
  • 发表时间:
    2013-08
  • 期刊: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A-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Tongning WU;Peng LI;QIng SHAO;Jiao HONG;Lei Yang;Shuicai WU
  • 通讯作者:
    Shuicai WU
The alteration of spontaneous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 caused by acut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xposure
急性电磁场暴露引起的自发低频振荡的改变
  • DOI:
    10.1016/j.clinph.2013.07.018
  • 发表时间:
    2014-02-01
  • 期刊: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Lv, Bin;Chen, Zhiye;Xie, Yi
  • 通讯作者:
    Xie, Y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数字人图像分割和识别的新框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数字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立文;张绍祥;容晶晶;巫彤宁;李颖
  • 通讯作者:
    李颖
多参数可调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研制和基于脑电的效果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虎;汪毓铎;陈新华;殷胜勇;巫彤宁
  • 通讯作者:
    巫彤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巫彤宁的其他基金

数据和模型驱动的超高场磁共振局部峰值比吸收率实时预测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227150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多解剖结构可形变建模和代理模型的电磁辐射随机剂量学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融合不同个体数据的多姿态婴儿建模及电磁场剂量学研究
  • 批准号:
    61671158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数值模拟驱动的用于评估磁共振射频电磁辐射的儿童个性化建模研究
  • 批准号:
    6137118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