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VI型分泌系统的功能及其基因水平转移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7007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4.微生物遗传与生物合成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 a capsulated Gram-negative pathogen and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isolated in hospital. Several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s (T6SSs) and their effectors have been newly found to be encoded within the diverse genomic islands of K. pneumoniae but not well documented yet. T6SSs are a class of sophisticated cell contact-dependent apparatuses involved in mediating antagonistic or synergistic communications between bacteria and/or bacteria and eukaryotes; however it is few reported yet for the secretion mechanism of multiple effectors by the same apparatus and the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s of this system. In this study, we will characterize and compare the T6SSs and their effectors in the completely sequenced multiple-drug resistant isolate HS11286 and the hypermucoviscous isolate RJF293 isolate of K. pneumoniae. We are aiming: (i) to determine how the individual apparatus is able to transport the diverse Cargo effectors; (ii)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pparatus islands with VgrG effector islands when the the horizontal transfer events occurs. This research may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drugs to treat Klesiella infections effectively.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有多套常常位于基因组岛上的VI型分泌系统但无机理研究。细菌VI型分泌系统是一种细胞接触依赖型的多组分跨膜装置,将毒性效应物转运至原核或真核细胞内起到菌间拮抗或致病作用,但多效应物分泌机制及该系统基因水平转移的机理尚需阐明。本研究拟将前期已测序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株HS11286和黏液表型株RJF293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基因敲除回补、体外表达、酶活测定和细菌竞争生长等方法解析VI型分泌系统及其关键效应物的生理和生化功能,探讨: (i) 单套装置对多个Cargo类效应物的运输机制;(ii)装置基因组岛和效应物岛的独立或互作的基因水平转移机制。这将有助于解析肺炎克雷伯菌VI型分泌系统的功能,阐明该系统及效应物在种内种间扩散的机理,为预防克雷伯菌在院内播散和开发药物治疗感染提供的新思路。

结项摘要

细菌VI型分泌系统(T6SS)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细胞接触依赖型的多组分跨膜装置,可将毒性效应物转运至原核或真核细胞内起到致病或细菌间拮抗作用。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有多套T6SS但尚缺乏系统地深入研究。本项目以临床上常见的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耐药株HS11286和黏液表型株RJF293为对象,结合基因敲除回补、细菌竞争生长、小鼠感染模型、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开展了HS11286-T6SS-1和RJF293-T6SS-3等两套T6SS功能以及T6SS基因簇转移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包括:(i)发现了肺炎克雷伯菌HS11286中的HS11286-T6SS-1具有细菌种间和种内的拮抗作用;该套T6SS受美罗培南的调控;在亚抑菌浓度美罗培的压力下,该套T6SS杀菌的能力增强。(ii) 发现了HS11286-T6SS-1可将Cargo类效应物Tle1KP转运到受攻击菌的周质空间;Tle1KP带有磷脂酶活性结构域,具有细胞周质毒性,免疫蛋白Tli1KP可中和Tle1KP的毒性。(iii) 发现了黏液株RJF293中的T6SS在侵染小鼠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荚膜多糖影响T6SS的作用;RJF293-T6SS-3基因组岛可从染色体上环出,但环出频率极低。(iii) 更新了T6SS专业数据库SecReT6 2020,开发了细菌分泌系统基因簇及基因组岛预测工具VRprofile和效应物预测软件T6SEfinder,这些T6SS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免费提供对外服务。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肺炎克雷伯菌的T6SS转运机制以及效应物的功能,探讨T6SS及效应物的基因水平转移机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CEberg 2.0: an updated database of bacterial integrative and conjugative elements.
ICEberg 2.0:细菌整合和接合元件的更新数据库
  • DOI:
    10.1093/nar/gky1123
  • 发表时间:
    2019-01-08
  • 期刊: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4.9
  • 作者:
    Liu M;Li X;Xie Y;Bi D;Sun J;Li J;Tai C;Deng Z;Ou HY
  • 通讯作者:
    Ou HY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ntibacterial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 in the Carbapenem-Resistant Stra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HS11286.
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 HS11286 中抗菌 VI 型分泌系统的鉴定和表征
  • DOI:
    10.3389/fcimb.2017.0044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Liu L;Ye M;Li X;Li J;Deng Z;Yao YF;Ou HY
  • 通讯作者:
    Ou HY
Emergence of the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resistant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due to the acquisition of a self-transferable bla(DHA-1)-carrying plasmid by an ST23 strain.
ST23菌株获得可自转移blaDHA-1携带质粒,导致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
  • DOI:
    10.1080/21505594.2018.1456229
  • 发表时间:
    2018-12-31
  • 期刊:
    Virulence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Xie Y;Tian L;Li G;Qu H;Sun J;Liang W;Li X;Wang X;Deng Z;Liu J;Ou HY
  • 通讯作者:
    Ou HY
Whole-Genome-Sequencing characteriza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causing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of capsular serotype K2 and ST374.
引起血流感染的荚膜血清型 K2 和 ST374 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全基因组测序特征
  • DOI:
    10.1080/21505594.2017.1421894
  • 发表时间:
    2018-01-01
  • 期刊:
    Virulence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Wang X;Xie Y;Li G;Liu J;Li X;Tian L;Sun J;Ou HY;Qu H
  • 通讯作者:
    Qu H
oriTfinder: a web-based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origin of transfers in DNA sequences of bacterial mobile genetic elements.
oriTfinder:一种基于网络的工具,用于识别细菌移动遗传元件 DNA 序列中的转移来源
  • DOI:
    10.1093/nar/gky352
  • 发表时间:
    2018-07-02
  • 期刊: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4.9
  • 作者:
    Li X;Xie Y;Liu M;Tai C;Sun J;Deng Z;Ou HY
  • 通讯作者:
    Ou H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链霉菌基因组中放线菌型整合性接合元件的识别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之磊;邓子新;欧竑宇;贾士儒
  • 通讯作者:
    贾士儒
细菌基因组序列中ε-聚赖氨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识别与分析
  •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170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静;谭之磊;毕德玺;贾士儒;欧竑宇
  • 通讯作者:
    欧竑宇
利用酵母同源重组系统克隆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岛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楠;欧竑宇;贾士儒;邓子新;张杰;蒋晓飞;贺新义;秦广雍;易梅
  • 通讯作者:
    易梅
利用不同Gnbsp;C含量细菌基因组评估细菌ncRNA基因预测工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林梦;温权;欧竑宇
  • 通讯作者:
    欧竑宇
链霉菌基因组岛和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及数据库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欧竑宇
  • 通讯作者:
    欧竑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欧竑宇的其他基金

tRNA基因启动子起动整合性接合元件ICEKp1整合酶转录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卡特利链霉菌基因组挖掘: 巨型线性质粒与ε-聚赖氨酸合成
  • 批准号:
    3137126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岛的功能研究与比较分析
  • 批准号:
    31170082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链霉菌基因组岛的比较组学研究
  • 批准号:
    30871345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搜索细菌外源基因池
  • 批准号:
    30700013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