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野生稻耐低磷性状的遗传与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60255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606.群体遗传与数量遗传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Available phosphorus deficiency severely in soil is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for rice production. And the non-renewable phosphate rock will be exhausted. Therefore,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on investig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genes from wild rice, which would provide some important theory and practice value direction for development rice variety with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An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y for relieving the shortage of phosphorus resources..Based on our previous researches, backcross inbred lines population BC1F10 and BC4F6 is use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ow phosphorus tolerance. SSR markers are used to study the genetic character and QTL mapping of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in Oryza rufipogon. In order to achieve fine mapping of major QTL qPU-2DX controlling phosphorus uptake, numbers of makers (SNP and CAPs) and fine mapping population will be developed. The fine mapping population will b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nearly isogenic line (NIL) D107 cross with recurrent parent (O. sativa L. cv. Xieqingzao B). Subsequently, qPU-2DX cloning and function analysis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microarray, quantitative RT-PCR, southern blot, et al. These detailed results would illuminate the gene expressions pattern of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genes and its action mechanism. Our research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ould helpful for us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hosphorus - deficiency tolerance. It would also provide some very important molecular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utilizations on phosphorus - deficiency tolerance genes in O. rufipogon.
土壤有效磷含量严重匮乏和磷矿石资源即将耗竭是限制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挖掘与利用近缘野生稻磷高效利用基因,培育耐低磷新品种是解决磷资源短缺的最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回交、自交重组自交系BC1F10和BC4F6为试材,建立和完善东乡野生稻耐低磷评价体系;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东乡野生稻耐低磷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相关基因的QTL定位。同时,利用耐低磷近等基因系D107构建精细定位群体,获得大量SNP、CAPs标记,对东乡野生稻磷高效利用主效QTL位点qPU-2DX进行精细定位;随后利用基因芯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Southern Blot等技术,克隆和鉴定qPU-2DX磷高效利用基因,揭示其在低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和作用机制。本项目研究有助于全面阐明东乡野生稻耐低磷性状的遗传机理和分子机制,同时对挖掘与利用东乡野生稻磷高效利用基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项摘要

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须的第二大元素。土壤有效磷含量严重匮乏和磷矿石资源即将耗竭是限制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挖掘与利用近缘野生稻磷高效利用基因,培育耐低磷新品种是解决磷资源短缺的最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回交、自交重组自交系BC1F10和BC4F6为试材,建立了东乡野生稻耐低磷评价体系;鉴定获得17个耐低磷渐渗系。利用SSR和InDel分子标记成功构建了东乡野生稻耐低磷性状的遗传图谱,结合遗传群体的耐低磷的表型数据进行QTL分析,检测到22个QTL耐低磷相关位点,有8个位点的贡献率大于20%。. 采用cDNA-A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技术,分析和验证了东乡野生稻和耐低磷渐渗系幼苗期应答低磷胁迫的差异表达谱特征,克隆测序获得50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TDFs (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s),通过Blast比对和功能分析,将TDFs分为8类。基于东乡野生稻和协青早B高通量测序的数据,本研究进一步开发了一批SSR标记和InDel标记,实现了东乡野生稻遗传图谱加密及精细定位;利用转录谱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等技术,分析鉴定了东乡野生稻耐低的分子调控网络及分子机制,获得了11个耐低磷候选基因,探明了其在不同时期不同试材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和特征;克隆了其中的2个候选基因,分析了其功能。本项目研究有助于全面阐明东乡野生稻耐低磷性状的遗传机理和分子机制,同时对挖掘与利用东乡野生稻磷高效利用基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Genome-wide analysis of Dongxiang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 to investigate lost/acquired genes during rice domestication.
对东乡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进行全基因组分析,以研究水稻驯化过程中丢失/获得的基因
  • DOI:
    10.1186/s12870-016-0788-2
  • 发表时间:
    2016-04-26
  • 期刊:
    BMC plant biology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Zhang F;Xu T;Mao L;Yan S;Chen X;Wu Z;Chen R;Luo X;Xie J;Gao S
  • 通讯作者:
    Gao S
濒危羊踯躅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梦露;周毅;程彦秋;谢建坤
  • 通讯作者:
    谢建坤
东乡野生稻基因渐渗系中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帆涛;戴亮芳;胡标林;谢建坤
  • 通讯作者:
    谢建坤
东乡野生稻渐渗系中外源DNA 的遗传与序列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小娟;罗向东;温秀芳;谢建坤
  • 通讯作者:
    谢建坤
Linkage map construction and QTL mapping for cold tolerance in Oryza rufipogon Griff. at early seedling stage
普通野生稻耐寒性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定位。
  • DOI:
    10.1016/s2095-3119(16)61465-x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Luo Xiang-dong;Zhao Jun;Xie Jian-kun
  • 通讯作者:
    Xie Jian-k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水稻矮秆突变体dtl1的分离鉴定及其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遗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帆涛;方军;孙昌辉;李润宝;罗向东;谢建坤;邓晓建;储成才
  • 通讯作者:
    储成才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AFLP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向东;戴亮芳;陈劲枫;王述彬
  • 通讯作者:
    王述彬
水稻核心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标林;万勇;李霞;雷建国;罗向东;严文贵;谢建坤
  • 通讯作者:
    谢建坤
栽培黄瓜与野黄瓜正反杂交的几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分类学报, 2006, 44 (5): 488-49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向东;戴亮芳,刘强,娄群峰,钱
  • 通讯作者:
    戴亮芳,刘强,娄群峰,钱
人内皮活化相关新基因eola1的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3):2108-2110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震;梁自文;罗向东;杨宗城
  • 通讯作者:
    杨宗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向东的其他基金

石杉碱甲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东乡野生稻12号染色体上耐冷主效基因的功能与蛋白互作研究
  • 批准号:
    31660384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3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东乡野生稻基因渗入系的构建及其遗传与表观遗传研究
  • 批准号:
    3090078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东乡野生稻DNA渐渗诱发栽培稻基因组结构及基因表达变化研究
  • 批准号:
    30860120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