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靶向造影剂结合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诊断早期动脉硬化的实验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81060121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H2703.超声医学
- 结题年份:2013
- 批准年份:2010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1-01-01 至2013-12-31
- 项目参与者:刘丽云; 王春梅; 吐尔逊娜依·阿迪; 唐琪; 闫雪; 吴军刚; 古丽格娜·阿尤甫;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影像学诊断都是对血管已形成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的诊断,这种诊断对整个的病程进展起不到逆转的作用,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如何能在血管尚未形成内中膜增厚之前早期发现和诊断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积极的早期治疗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动脉粥样硬化在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之前,首先损害大血管的血管内皮功能,表现为炎症反应。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 - 1)在炎症损伤的血管内皮表面呈特异性表达,对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是采用各种程度膳食干预的日本大耳白兔形成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模型后,将超声微泡与VCAM - 1直接结合,在血管尚未形成内中膜增厚之前检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为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指导临床治疗,进而预防斑块形成,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结项摘要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影像学诊断都是对血管已形成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的诊断,这种诊断对整个的病程进展起不到逆转的作用,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本研究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靶向超声造影技术评价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 方法 根据抗体和微泡的体积比将靶向造影剂分为3组,采用静电吸附法制备并检测微泡大小、形态和荧光亮度,流式细胞仪检测靶向造影剂的体外稳定性。60只3月龄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①高脂饮食+注射普通造影剂组(A组);②高脂饮食+注射靶向造影剂组(B组);③高脂饮食+注射生理盐组(C组);④普通饮食+注射普通造影剂组(D组);⑤普通饮食+注射靶向造影剂组(E组);⑥普通饮食+注射生理盐组(F组)复制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进行靶向微泡的血管造影,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靶向微泡的体内稳定性;行颈动脉VCAM-1靶向超声造影和普通超声造影,应用定量分析软件获得血管内中膜造影剂峰值浓度(PSI)、达峰时间(TTP)和平均滞留时间(MTT)等参数;RT-PCR检测血管壁VCAM-1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静电吸附法可将VCAM-1抗体与SonoVue两者结合,VCAM-1抗体与SonoVue按1:1比例配制的最佳。体外实验中,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剧烈震荡前后VCAM-1抗体携带率无明显变化(78.2 %±4.2% vs 76.3%±3.6%)。体内实验中,可见大量靶向微泡在受损血管内膜处黏附,未见靶向微泡在正常血管内膜处黏附。与对照组比较,靶向PSI、MTT在早期动脉硬化组明显增加( P < 0.0001);靶向PSI和MTT与VCAM-1具有正相关性(r = 0.803,r = 0.815,P均 < 0.0001)。结论 静电吸附法可以制备VCAM-1抗体靶向微泡,并与受损血管内膜特异性结合,且体内、外均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VCAM-1靶向超声造影对于无创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靶向超声造影剂制备及稳定性实验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穆玉明
- 通讯作者:穆玉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影响动脉血栓形成因素的超声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郭朝锋;穆玉明;王春梅;关丽娜;姜涛
- 通讯作者:姜涛
超声在兔股动脉血栓模型评价中的价值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唐琪;穆玉明;郭朝锋;关丽娜
- 通讯作者:关丽娜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定位释放技术促基因转染最佳参数的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中国医药导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马洁;穆玉明
- 通讯作者:穆玉明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干细胞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海南医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香丽萍;穆玉明
- 通讯作者:穆玉明
靶向微泡溶栓后微循环再栓塞对血栓近段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虎晓梅;关丽娜;穆玉明
- 通讯作者:穆玉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穆玉明的其他基金
携anti-miR-33双靶向纳米泡巨噬细胞内释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研究
- 批准号:82060321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34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多模态影像学定量评价缺血性心脏病微循环障碍的深度学习技术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58 万元
- 项目类别:
超声靶向微泡破裂联合腺相关病毒介导Cx43和SERCA2a基因转染增强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81660289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39.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超声介导载基因微泡调动SDF-1/CXCR4轴和BMP2动员AMI大鼠内源性BMSCs向心脏归巢分化
- 批准号:81460266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47.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在体评价SDF-1靶向微泡在AMI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 批准号:81271590
- 批准年份:2012
- 资助金额:7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GPⅡb/Ⅲa受体微泡造影剂携带尿激酶靶向溶栓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30860267
- 批准年份:2008
- 资助金额:23.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超声造影剂介导下增强腺病毒相关病毒心肌靶向种植转染率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30660181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23.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