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燥红土解磷细菌解磷动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10046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606.森林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燥红土是干热河谷特有的土壤类型,属强固磷土壤,其磷素有效性低。多种土壤微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磷能力,可将植物难利用的磷转化或活化为有效态磷。利用解磷微生物的作用来提高燥红土磷素有效性是值得探索的新途径。.拟采用实时动态监测、长期定位试验和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造林年限(20年、14年、10年和6年)下,人工林燥红土主要解磷细菌(芽孢杆菌属、固氮菌属、假单胞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的菌属、数量、解磷强度、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周年变化特征和长期演变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探究环境诱导下(侧重外源添加物和关键土壤环境因子)解磷动态的响应规律和作用机制。以期揭示干热河谷燥红土解磷细菌解磷动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为探索提高我国强固磷燥红土磷素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结项摘要

本项目围绕干热河谷燥红土解磷微生物解磷效应的周年变化特征和长期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环境诱导下燥红土解磷微生物解磷动态的响应规律和作用机制展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促进土壤铁磷(Fe-P)的溶解或微生物分解是提高燥红土磷素有效性的关键。燥红土解磷微生物解磷功能失活现象普遍,假单胞菌属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较强,沙门氏菌属也有较强的解无机磷的能力。雨季燥红土土壤磷素有效性、解磷微生物数量和解磷强度显著高于旱季。土壤有效磷含量随造林年限而提高,土壤有效磷潜在库含量并无明显的下降。解磷微生物解磷强度受造林年限的影响较小,但解磷能力随林龄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状况是影响解磷微生物解磷动态的关键。外源添加物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燥红土磷素有效性、解磷动态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添加葡萄糖对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大于添加林间植被凋落物和添加无机氮磷肥。添加低剂量的林间植被凋落物主要提高有机磷微生物的数量,添加高剂量的林间植被凋落物则主要提高无机磷微生物的数量;添加不同剂量的葡萄糖对有机磷微生物和无机磷微生物数量提高幅度接近;而添加外源无机物主要提高无机磷微生物的数量。添加葡萄糖可以提高解磷微生物解磷强度,但解磷微生物解磷功能失活率也明显增加。添加林间凋落物和添加无机氮磷肥并不能提高解磷微生物解磷强度。土壤含水量主要通过影响解磷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以及提高可溶性磷含量而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温度主要影响解磷微生物活性而影响土壤磷素有效性。揭示了林地燥红土解磷微生物解磷动态的环境诱导机制,可为研制含解磷微生物的多功能高效浓缩肥料提供理论依据。.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依托本项目已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0.0),CSCD收录论文6篇,其中一篇论文获得第五届梁希青年论文奖三等奖(2014年);授权新型实用专利3项;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组1人职称得到晋升,2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2人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项目研究成果正依托文山(中澳)生物资源可持续性研究与发展工程中心进行产业化开发(含解磷微生物的多功能高效浓缩肥料)。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ree species controls o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arbon stability following 20 years of afforestation in a valley-type savanna
山谷型稀树草原植树造林 20 年后,树种对土壤固碳和碳稳定性的控制
  • DOI:
    10.1016/j.foreco.2012.12.001
  • 发表时间:
    2013-03
  • 期刊: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Tang Guoyong;Li Kun
  • 通讯作者:
    Li Kun
干热河谷20年生2种人工恢复植被个体生长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彬;唐国勇;李昆;高成杰;刘方炎;王小菲
  • 通讯作者:
    王小菲
干热河谷纯林和混交林下印楝养分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成杰;李昆;唐国勇;孙永玉;张春华;李彬
  • 通讯作者:
    李彬
Soil amelioration through afforestation and self-repair in a degraded valley-type savanna
通过植树造林和自我修复改善退化山谷型稀树草原的土壤
  • DOI:
    10.1016/j.foreco.2014.02.018
  • 发表时间:
    2014-05
  • 期刊: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Tang Guoyong;Li Kun
  • 通讯作者:
    Li Kun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国勇;李昆;孙永玉;张春华
  • 通讯作者:
    张春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含水量对14C标记秸秆和土壤原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3): 538-54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国勇;童成立;苏以荣*;吴金
  • 通讯作者:
    吴金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 219-222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国勇;彭佩钦*;苏以荣;童成
  • 通讯作者:
    童成
抚仙湖径流区4 种典型森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西部林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钟学;奎燕;鲍绍辉;王云瀚;李品荣;唐国勇
  • 通讯作者:
    唐国勇
典型红壤丘陵景观水平上土壤有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 429-43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国勇;黄道友*;张文菊;童成
  • 通讯作者:
    童成
湘北红壤丘岗稻田土壤有机碳、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 13(1): 15-21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国勇;苏以荣;肖和艾;黄道友
  • 通讯作者:
    黄道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唐国勇的其他基金

非对称升温对高原喀斯特土壤生化特征的影响
  • 批准号:
    31670613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