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仿生牙周病模型的构建及微环境-细胞-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87106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23.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Periodontal diseases are infections of the periodontal tissues that are affected by both the periodontal microenvironment and the host immunity. It is also a risk factor for systemic diseases. The key areas currently under active research include the preven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the prevention of systemic infections,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periodontal tissues. Our study aims at developing modularized, integrated biomimetic chips for periodontal models to facilitate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especially the effect of the microenvironment, and on drug screening and optimization. Extend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of the authors on organ microfluidic chip technology, in this study a biomimetic model was developed with multiple modules including a periodontal soft tissue module for high-throughput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dynamic media on gingival cell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 periodontal hard tissue module for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he microenvironment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one resorption and bone remodeling.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individual modul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modules, our model simulate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microenvironment, cells and drugs, mediated by the periodontal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It also models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s on the periodontal biomimetic chip and simulates the functions of tissue, cells as well as the microenvironment, therefore providing a microfluidic-chip-technology-based platform for the drug screening for periodontal diseases. Our biomimetic model holds potential in becoming a widely applicable assessment platform for periodontal disease treatments and periodontal tissu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research that is able to simulate various animal models.
牙周病是牙周微环境与宿主免疫共同参与的牙周组织感染性疾病,也是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牙周病发生发展及远隔器官感染、实现牙周组织再生是目前研究重点。本项目针对微环境对牙周病影响机制及药物筛选和优化的“高仿生”牙周模型的需求,以器官微流控芯片技术为平台,利用申请人前期研究基础,构建模块化、集成式的牙周仿生芯片模型。建立牙周软组织模块,高通量分析动态介质中炎症因子对牙龈组织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建立牙周硬组织模块,探讨微环境对骨吸收和骨改建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单模块优化和多模块整合,建立以牙周龈沟液为介质的微环境-细胞-药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牙周仿生芯片解剖结构的模拟化、组织细胞的功能化和牙周微环境的仿生化,为牙周病药物及剂型的筛选提供微流控芯片实验数据,有望成为可普遍应用、能够模拟实验动物的,有利于提高牙周病引导组织再生修复疗效检测的评估平台。

结项摘要

本研究利用微流控技术分别采用以多孔膜为基础的“三明治”结构和以U型为主的凹槽结构构建了能够模拟牙周软硬组织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多种微流控器官芯片平台。进一步将其应用于牙周炎病理机制、药物反应和材料评价等研究领域,显示了微流控芯片技术与生物医学的交叉融合。主要研究内容有:1)利用人牙龈上皮细胞(HGE)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构建了具有高细胞活力和屏障功能的包含牙龈上皮-毛细血管界面的牙周软组织芯片,并添加牙周关键毒力因子脂多糖(LP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NF-κB 活化抑制剂 PDTC,在体外对人牙周软组织炎症和药物反应进行分析。该模型可以验证PDTC可以缓解LPS和TNF-α作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 1 (ICAM-1)和人防御素 2(HBD2)的表达增加。2)利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EC)和HUVEC构建立了具有选择透过性血管屏障和成熟成骨细胞功能的骨-毛细血管界面芯片用于模拟牙槽骨生理微环境,并通过添加TNF-α构建牙周炎骨组织模型,发现芯片中死细胞数目增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骨组织相关蛋白分泌降低。3)利用hBMEC和HUVEC,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具有高通量低消耗特点的骨组织细胞球微流控器官芯片,并应用该芯片平台进行了矿化胶原(MC)促成骨及成血管效果的评价,发现矿化胶原组相关成骨标志物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但血管生成标志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说明矿化胶原有良好的促成骨效果,但无明显的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本项目所构建的一系列牙周软硬组织仿生研究模型,为牙周炎机制研究、药物评价及再生材料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平台及系统性研究体系,也为研究可控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微环境下的复杂现象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唾液外泌体与疾病诊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屈友兰;白亚楠;刘慧颖;毛红菊
  • 通讯作者:
    毛红菊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and Epigenetic Mechanisms of Osteoporosi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骨质疏松与骨密度的遗传及表观遗传机制综合分析
  • DOI:
    10.3389/fcell.2020.00194
  • 发表时间:
    2020-03-25
  • 期刊: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 影响因子:
    5.5
  • 作者:
    Dong, Hui;Zhou, Wenyang;Liu, Huiying
  • 通讯作者:
    Liu, Huiying
基于微流控技术构建仿生骨芯片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376/j.cbls/202111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琛;田甜;毛红菊;刘慧颖
  • 通讯作者:
    刘慧颖
Analyzing Human Periodontal Soft Tissue Inflammation and Drug Responses In Vitro Using Epithelium-Capillary Interface On-a-Chip.
使用片上上皮毛细血管接口体外分析人类牙周软组织炎症和药物反应
  • DOI:
    10.3390/bios12050345
  • 发表时间:
    2022-05-18
  • 期刊:
    Biosenso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 通讯作者:
Microfluidic integrated capacitive biosensor for C-reactive protein label-free and real-time detection
用于C反应蛋白免标记实时检测的微流控集成电容生物传感器
  • DOI:
    10.1039/d1an00464f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nalyst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Liu Danyang;Zhou Lin;Huang Lihong;Zuo Zhaorui;Ho Vincent;Jin Laidi;Lu Yun;Chen Xianfeng;Zhao Jianlong;Qian Dahong;Liu Huiying;Mao Hongju
  • 通讯作者:
    Mao Hongj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物候相机NDVI估算高寒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哲;汪浩;王金洲;石慧瑾;刘慧颖;贺金生
  • 通讯作者:
    贺金生
妊娠期至生长发育期氯化镧暴露致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及对海马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与健康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庞妍;杨敬华;刘秋芳;靳翠红;巫生文;刘慧颖;蔡原
  • 通讯作者:
    蔡原
基于物候相机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高寒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哲;汪浩;王金洲;石慧瑾;刘慧颖;贺金生
  • 通讯作者:
    贺金生
用于数字图像传感器的脉冲宽度调制读出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传感器与微系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慧颖;李斌桥;高志远;姚素英
  • 通讯作者:
    姚素英
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限制性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 DOI:
    10.12108/yxyqc.2022050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岩性油气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帆;卞保力;刘慧颖;姚宗全;尤新才;刘海磊;卫延召
  • 通讯作者:
    卫延召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慧颖的其他基金

口腔癌相关唾液外泌体肿瘤标志物多维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口腔癌相关唾液外泌体肿瘤标志物多维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
  • 批准号:
    6227110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双纳米金探针增强免疫传感器对牙周炎症因子水平与冠心病生物学相关性的研究
  • 批准号:
    61571077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肽-钛”牙种植体的表面修饰及其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研究
  • 批准号:
    8100066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