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根系半纤维素结合铝的主要多糖组分及其调控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212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511.设施园艺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Al toxicity is one the key factors limiting crop productivity in acid soils. Cell wall is the first site to contact with Al when the plant roots are growing, and when the cell wall binds Al, it causes the damage of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cell wall hemicellulose is the main component to retain Al in both dicots and monocots plants, and xyloglucan is the major polysaccharide to bind Al in Arabidopsis, a typical dicots model plant. Therefore, it is highly desirable to know what is the main polysaccharides in the monocots to bind Al in the cell wall. The current project will use the rice cultivars differring in Al resistance and 95 introgression lines developed from an elite indica rice cultivar "Teqing" and a common wild rice "Yuanj", which have been shown difference in the hemicellulose compositions, and try firstly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micellulose components and Al binding capacity and Al resistance. Then, we will search for the genes involved in the bisynthese of the above polysaccharides identified, and get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under Al treatment in the root tips, by which we can identify the key genes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special polysaccharides biosynthesis and Al binding. Finally, we will creat RNAi or overexpression lines or buy corresponding T-DNA mutant lines to confir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ene expressions, key polysaccharide contents, Al content in hemicellulose and Al resistance, and identify polysaccharides contributing to Al binding in cell wall and Al resistance in rice. With the above results, we can deep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hemicellulose in Al resistance in monocots plants.
酸性土壤上的铝毒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细胞壁在植物根系生长过程中首先接触铝,而细胞壁结合铝后其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水稻是抗铝性最强的禾谷类作物,我们的研究证明,无论单子叶还是双子叶植物,半纤维素都是累积铝的主要组分,且木葡聚糖是双子叶植物细胞壁半纤维素结合铝的主要组分,因此,解明以水稻为代表的单子叶植物半纤维素结合铝的主要组分及其分子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命题。本项目拟以抗铝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和半纤维素多糖组分有差异的水稻替换系ILs为研究材料,通过半纤维素多糖组分与其结合铝量和抗铝性间的关联分析确定能结合铝的主要组分,在此基础上,鉴定与上述组分合成相关、在根尖表达且受铝诱导的基因,并利用T-DNA插入或RNAi干扰和过表达手段,验证上述基因与相关多糖组分合成和抗铝性之间的关系。上述研究可望弄清水稻细胞壁半纤维素多糖结合铝的主要组分及其调控的关键基因,丰富对单子叶植物抗铝机制的认识。

结项摘要

酸性土壤上的铝毒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细胞壁在植物根系生长过程中首先接触铝,而细胞壁结合铝后其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水稻是抗铝性最强的禾谷类作物,我们的研究证明,无论单子叶还是双子叶植物,半纤维素都是累积铝的主要组分,因此,解明以水稻为代表的单子叶植物半纤维素结合铝的主要组分及其分子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命题。从中筛选得到了耐铝性有明显差异的第69号渗入系材料,但生理分析却表明该株系抗铝性的提高与细胞壁结合铝的组分及有机酸分泌无关,说明可能拥有其他新的抗铝机制。目前已构建了该材料与特青的回交材料,图位克隆工作正在进行中。由于无法从图位克隆的途径得到抗铝性与水稻细胞壁组分合成相关的基因,我们选取了若干与水稻细胞壁组分葡聚糖和木聚糖合成相关(CSLF CESA中的CLSD),以及糖基转移酶家族(GT)基因等进行了转基因功能验证,发现与水稻葡聚糖合成相关的OsCSLF1,2,6,9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后均可降低根系铝的累积,并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铝性;开展了作为单子叶半纤维素主要组分木聚糖的乙酰化修饰及其对植物抗铝性的研究工作,发现了MPK6-TBL7-木葡聚糖乙酰化之间的作用途径;此外,我们还利用内源生长素水平改变的水稻突变体材料,拓展了生长素通过调控水稻细胞壁半纤维素结合铝的能力,从而影响水稻抗铝性的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进一步解析了除我们实验室研究发现的木葡聚糖含量、结构及其修饰对半纤维素结合铝的影响之外,其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多糖组分及其修饰对植物抗铝性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细胞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调控植物抗铝性的认识。项目执行期间已发表1篇标注SCI论文,其它相关研究成果将会陆续发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ectin enhances rice (Oryza sativa) root phosphorus remobilization
果胶增强水稻 (Oryza sativa) 根部磷的再利用
  • DOI:
    10.1093/jxb/eru461
  • 发表时间:
    2015-02-01
  • 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Zhu, Xiao Fang;Wang, Zhi Wei;Zheng, Shao Jian
  • 通讯作者:
    Zheng, Shao Ji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一次性薄层色谱电极高选择电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桂新;郑行望*, 熊海涛, 章竹
  • 通讯作者:
    郑行望*, 熊海涛, 章竹
基于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 DO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19.0917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分析试验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秀秀;张艳慧;杨亚如;李桂新
  • 通讯作者:
    李桂新
麻花秦艽醇提物对高原低氧大鼠肺组织和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 DOI:
    10.13412/j.cnki.zyyl.2019.03.01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药药理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晓军;李桂新;徐雅;刘杜霞;张景瑜;李捷;赵卜霖;黄翠逢;段霄霄;席毓岚;占嘉蕲;郑建文;赵勤
  • 通讯作者:
    赵勤
五元集对分析在澄碧河流域径流分类中的运用
  • DOI:
    10.13624/j.cnki.issn.1001-7445.2017.037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莫崇勋;莫桂燕;阮俞理;王大洋;李桂新;廖浩喆
  • 通讯作者:
    廖浩喆
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文华;吴晓军;李桂新;陈垚;张洁
  • 通讯作者:
    张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桂新的其他基金

赛葵黄脉病毒致病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0471137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双生病毒新型卫星DNA分子的复制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0370058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