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盆浅水缓坡三角洲指状砂坝的构型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210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Besides the common fan-shaped bar and sheet bar, the lacustrine shoal-water delta also develops another kind of finger-bar. This finger-bar is an important subsurface reservoir to preserve oil, gas or water, but its architecture character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his project will take the finger-bar of modern shoal-water delta in Poyang Lake as a case study in combination with flum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iming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internal architectural character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finger-bar. First, we will study the distribution, external morphology and internal architecture pattern of the finger-bar in Poyang Lake by field survey, sampling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Second, through flum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 will analyze the distinctive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ger-bars from the common fan-shaped bars, and study their formation condition and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eventually establish the architectural model of the finger-bar of lacustrine shoal-water delta. This research will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s in deepening the sedimentary theory of delta and guiding th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在湖盆浅水缓坡三角洲中,除发育朵状和席状砂坝外,还发育一种指状砂坝。这类指状砂坝可作为重要的油气或地下水储集体,但其构型特征及形成机理尚不清楚。本项目拟以鄱阳湖现代浅水缓坡三角洲发育的指状砂坝为实例,结合水槽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深入研究这类指状砂坝的宏观分布、内部构型特征及形成机理。首先,通过鄱阳湖指状砂坝的现场勘测、样品采取及实验分析,研究指状砂坝的分布、外部形态及内部构型样式;然后,通过水槽模拟实验和沉积数值模拟,分析指状砂坝有别于朵状砂坝的主控因素,研究其形成条件与沉积过程,建立湖盆浅水缓坡三角洲指状砂坝沉积构型模式。这一研究对于深化三角洲沉积学,指导油气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结项摘要

湖盆浅水缓坡三角洲除发育朵状砂坝外,还发育指状砂坝。深入研究这类指状砂坝的构型特征及形成机理,对于深化三角洲沉积学并指导油气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项目以鄱阳湖赣江三角洲现代沉积为例,应用卫星地图分析、地质勘测、物理与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浅水缓坡三角洲指状砂坝的平面组合样式、几何特征、内部构型及形成机理,并应用于渤海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的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研究表明:.(1)浅水缓坡三角洲指状砂坝可分为单一蛇状、鸟足状、树枝状与交织状4种平面组合样式,其主控因素为沉积物粒度和黏度、水排量、供给时间、供源数量等。 .(2)浅水缓坡三角洲指状砂坝呈弯曲状(弯曲度大于1.1),与深水三角洲中的顺直指状砂坝(弯曲度小于1.1)差异显著。根据坝上分流水道的弯曲度差异可将浅水缓坡三角洲指状砂坝分为具高弯度分流水道(弯曲度大于1.2)与具低弯度分流水道(弯曲度介于1.1~1.2)的指状砂坝。.(3)指状砂坝的宽度与厚度具有一定的双对数线性正相关关系,其几何特征受到供源条件与盆地水深的共同影响。弯曲度与沉积物黏度、浓度、盆地水深正相关,与沙泥比、水排量负相关;指状砂坝的顺源延伸长度与水排量、沉积物供给量正相关,与盆地水深负相关;指状砂坝与分流河道的宽度比与沉积物浓度正相关,与沉积物黏度、沙泥比、水排量、盆地水深负相关。.(4)在不同类型的指状砂坝内部,其构型单元及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在具低弯度分流水道的指状砂坝中,不发育点坝,天然堤较薄,分流水道在弯曲段下切于指状砂坝内凹一侧。在具高弯度分流水道的指状砂坝内部,发育点坝沉积,天然堤厚度较大;分流水道在不同源距的砂坝弯曲段的下切位置不同,在近源弯曲段下切于指状砂坝外凸一侧且点坝较宽,在中源弯曲段下切于指状砂坝中部且点坝较窄,在远源弯曲段下切于指状砂坝内凹一侧且点坝极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ffects of upstream conditions on digitate shallow-water delta morphology
上游条件对数字化浅水三角洲形态的影响
  • DOI:
    10.1016/j.marpetgeo.2021.105333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Xu Zhenhua;Wu Shenghe;Yue Dali;Zhao Junshou;Deng Meng;Liu Zhao;Zhang Jiajia;Liu Mingcheng;Feng Wenjie
  • 通讯作者:
    Feng Wenjie
碎屑岩沉积构型研究若干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古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胜和;岳大力;冯文杰;张佳佳;徐振华
  • 通讯作者:
    徐振华
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构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古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胜和;徐振华;刘钊
  • 通讯作者:
    刘钊
Sandbody architecture of the bar finger within shoal water delta front: Insights from the Lower Member of Minghuazhen Formation, Neogene, Bohai BZ25 Oilfield,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
浅水三角洲前缘坝指状砂体结构——来自渤海湾盆地渤中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的认识
  • DOI:
    10.1016/s1876-3804(19)60013-3
  • 发表时间:
    2019-04
  • 期刊: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影响因子:
    7.5
  • 作者:
    Xu Zhenhua;Wu Shenghe;Liu Zhao;Zhao Junshou;Geng Hongliu;Wu Junchuan;Zhang Tianyou;Liu Zhaowei
  • 通讯作者:
    Liu Zhaowei
渤海BZ油田鸟足状浅水三角洲指状砂坝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 DOI:
    10.19509/j.cnki.dzkq.2019.022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质科技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勇;黄凯;徐振华;赵军寿;吴峻川
  • 通讯作者:
    吴峻川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古河道储层构型层次分析法以孤岛油田馆陶组曲流河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岳大力;王军;王延忠;吴胜和;刘建民;束青林
  • 通讯作者:
    束青林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干旱型冲积扇储层内部构型特征
  •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7.01.01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文杰;吴胜和;印森林;张莉;李俊飞;夏钦禹
  • 通讯作者:
    夏钦禹
同生逆断层控制下冲积扇分布样式——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下克拉玛依组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印森林;吴胜和;陈恭洋;许长福;彭寿昌;程乐利
  • 通讯作者:
    程乐利
中国南方地区奥陶系热液-岩溶改造型白云岩储层发育机理——以黔中地区下奥陶统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相油气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子豪;朱东亚;吴胜和;张殿伟;张荣强;周末
  • 通讯作者:
    周末
基准面旋回对储层质量宏观非均质性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宏伟;吴胜和;岳大力;王军
  • 通讯作者:
    王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胜和的其他基金

同生逆断层对冲积扇沉积构型的控制作用机理
  • 批准号:
    41372116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10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