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大气FSOC信道互易性及对发射自适应的影响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47502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器件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By making use of channel reciprocity,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without the aid of a feedback link in bidirectional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FSOC) systems can be realized to compensate the effects caused by turbulent atmosphere if the mechanism of persistence and degradation of channel reciprocity is deeply understood and hence the optimization of link parameters can be performed. The Helmholtz reciprocity principle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int-to-point reciprocity, whereas it does not consider the scaling effect of transceivers. Up to now, there have been no theoretical models for the reciprocity of turbulent-atmosphere FSOC channels which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the optical transceiving mode, transceiver parameters, turbulence path distribution mode and pointing error in a unified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irst, analytical correlation models for the two reciprocal channel states will be derived. Seco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ill be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reciprocity of turbulent-atmosphere FSOC channels from a different viewpoint, and thus to verify the analytical models. Third, the mechanism of persistence and degradation of channel reciprocity will be formulated; the condition of keeping good channel reciprocity will be presente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will b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is condition. Finally, a new metric for average capacity with constraints of both the prediction error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t the transmitter (CSIT) and time delay will be defined, and b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that different degree of channel reciprocity has on the performance of FSOC systems using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The results that will be obtained by this project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FSOC systems using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based on channel reciprocity.
利用信道互易,双向FSOC系统无需反馈链路即可实现发射自适应模式,以补偿湍流大气影响;但前提是对信道互易性保持和退化机理有深入认识,以便优化设计系统参数。Helmholtz电磁互易定理解决的是点互易问题,未考虑收发器尺度效应;目前缺乏将光学收发模式、收发光学参数、湍流路径分布模式、指向误差等纳入统一数学框架的湍流大气FSOC信道互易理论模型。首先建立互反信道状态间的统计相关解析模型,研究不同链路参数对信道互易的影响;然后利用数值模拟,从不同角度揭示湍流大气FSOC信道互易特性,以检验解析模型;接着阐明湍流大气FSOC信道互易性保持和退化的机理,导出保持良好信道互易性的链路条件,并通过实验测量进行验证;最后定义新的带CSIT估计误差和时延约束的平均容量指标,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信道互易性对发射自适应FSOC系统性能的影响。本项目可为基于信道互易的发射自适应FSOC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自由空间光(FSO)通信技术被认为是构建下一代超宽带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地球大气湍流导致FSO通信性能降低,发射自适应是一种重要的补偿大气湍流对FSO通信影响的方法。利用信道互易性可以使发射机无需反馈链路就能获得瞬时信道状态信息。本项目首先通过理论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大气湍流光信道的互易性并建立相应理论分析模型,然后再利用实验手段测量实际双向大气湍流光信道的互易性,最后分析信道互易性退化对发射自适应信道容量的影响。本项目完成了:(1)建立了在大气湍流中作双向互反传输的两球面波的均方到达角起伏差模型,推导出两球面波的均方到达角起伏差以及到达角起伏相关系数解析表达式;(2)得到双向信道接收光功率起伏相关系数与双向信道孔径平均对数振幅起伏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双向信道孔径平均对数振幅起伏相关函数的解析计算公式;(3)针对激光大气湍流传输数值模拟问题,提出根据平均光强分布来确定光场网格采样保存区域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准确性的方法,设计出并行集群模拟方案;(4)针对直接会聚接收双向大气光通信链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链路两端接收光功率的瞬态差异,分析了湍流路径分布模式和湍流强度对两端接收光功率瞬态差异统计特性的影响;(5)针对收发共用横向空间模耦合大气湍流光信道,分析了信道能保持良好互易性的物理本质,阐明了信道保持良好互易性的条件;(6)针对收发共用横向空间模耦合大气湍流光信道,研究了双向信道的信号起伏相关系数测量方法,完成了信道互易性的实际测量和分析工作;(7)建立了基于信道互易的发射自适应FSO通信链路容量模型,分析了信道互易性对发射自适应FSO通信链路容量的影响机制,设计出双向FSO通信发射功率自适应调节系统;(8)针对双向FSO通信系统的接收光功率起伏时间特性问题,研究了接收光功率起伏均方根时间带宽与风速路径廓线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开展了大气光传输信道特性实验测量工作,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大气信道FSO通信性能。发表学术论文20篇,申请发明专利12件,出版著作1部,获软件著作权1件,培养了7名研究生。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12)
Radial-profile-customized orbital-angular-momentum modes: Featuring tailored Gaussian intensity pattern at target receiving plane
径向轮廓定制轨道角动量模式:在目标接收平面上具有定制的高斯强度模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Optics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Chunyi Chen;Huamin Yang
  • 通讯作者:
    Huamin Yang
激光大气湍流传输数值实验建模与计算机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系统仿真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纯毅;杨华民;任斌;蒋振刚
  • 通讯作者:
    蒋振刚
大气光传输信道的闪烁与脉冲畸变测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光学 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纯毅;倪小龙;刘智;杨华民;任斌;徐春凤
  • 通讯作者:
    徐春凤
基于大气湍流光闪烁的真随机数提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光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亢立明;姚海峰;陈纯毅;刘中辉;向磊
  • 通讯作者:
    向磊
基于脉冲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信道补偿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光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海峰;倪小龙;陈纯毅;佟首峰;姜会林;刘智
  • 通讯作者:
    刘智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湍流扰动单模光纤耦合效率概率分布研究
  • DOI:
    10.3788/lop202158.190600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佳雪;陈纯毅;姚海峰;于海洋;熊琴琴;倪小龙;常亦迪
  • 通讯作者:
    常亦迪
激光大气湍流传输光强起伏及光斑面积实验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娄岩;姜会林;陈纯毅;佟首峰
  • 通讯作者:
    佟首峰
Temporal spectrum of beam wander for Gaussian Schell-model beams propagating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with finite outer scale
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有限外尺度大气湍流中传播的光束漂移时间谱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陈纯毅;杨华民
  • 通讯作者:
    杨华民
大气光通信中大气湍流影响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兵工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辉;陈纯毅;姜会林;杨华民;冯欣
  • 通讯作者:
    冯欣
Role of location-dependent transverse wind on root-mean-square bandwidth of temporal lightflux fluctuations in the turbulent atmosphere
位置相关的横向风对湍流大气中时间光通量波动的均方根带宽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纯毅;杨华民
  • 通讯作者:
    杨华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纯毅的其他基金

随机衰落混扰隐秘大气FSO信道光密钥分发理论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
    6227503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全景立体电影视觉感知与渲染计算去冗余理论及技术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241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基于大气湍流信道的共享随机光密钥生成理论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
    6177502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光源相干度优化的无线光通信大气湍流影响抑制研究
  • 批准号:
    61007046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