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酵母利用挥发性脂肪酸合成微生物油脂的代谢调控策略与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7842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1006.固废资源转化与安全处置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derived from organic wastes, can be used as culture media for oleaginous yeasts to produce microbial lipids aiming at realizing the resource recovery and biosynthesis of high value-added bioproducts. However, large-scale application is restricted mainly due to less biosynthesis of microbial lipids and lower bioconversion ratio of mixed VFAs. In this study, oleaginous yeasts are studied in utilizing different ratios of VFAs as the carbon source under nutrients-limited con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s of microbial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focusing on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composition of VFAs, C/N ratio, C/P ratio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microbial lipids. To enhance the biosynthesis of microbial lipids, metal ions are firstly introduced to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oleaginous yeast in tolerance, utilization and bioconversion of VFA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are used in promoting the supplement of acyl-CoA which is directly involved in lipids synthes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the metal ions with metabolites, a strategy for the regulation of VFAs utilization by oleaginous yeasts will be proposed. Afterwards, the metabolic regulation mechanism will be elucidated by the analysis of VFAs transformation route, metabolism network as well as protein proteomics. Furthermore, the regulation scheme will be constructed in utilizing typical waste-derived VFAs solution for microbial lipids synthesis.
产油酵母利用有机废物发酵产酸主要产物——挥发性脂肪酸(VFAs)合成微生物油脂能够同时实现废物资源化与高附加值产品合成,然而混合VFAs利用率低且向微生物油脂转化率不高,限制了该技术规模化应用。本研究考察产油酵母利用典型比例VFAs过程中产油酵母生长特性、产脂特性及相关动力学,建立VFAs、碳氮比、碳磷比与微生物油脂组成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金属离子强化产油酵母活性促进VFAs利用,强化代谢中间产物——酰基-CoA供应促进微生物油脂合成,以及两者综合作用促进产油酵母利用VFAs合成微生物油脂的调控方案;进一步通过VFAs的代谢流向分析、代谢路径关键节点分析以及差异蛋白表达分析,解析调控手段作用下产油酵母利用VFAs合成微生物油脂的代谢调控机制;最后考察调控方案在典型有机废物发酵产酸液合成微生物油脂的适用性,形成有机废物发酵产酸合成微生物油脂的工艺优化策略。

结项摘要

利用有机废物培养产油酵母获得高产量、低成本的微生物油脂是新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本课题选择四株产油酵母C. curvatus ATCC 20509, C. curvatus MUCL 29819,L. starkeyi AS 2.1560,R. toruloides AS 2.1389为对象开展了VFAs为碳源合成微生物油脂的研究。针对低浓度VFAs,建立了序批式培养模式(SBC), VFAs中乙酸:丙酸:丁酸比例为6:3:1时,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最大达到42.7%和1.77g/L,磷限制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的含量(49.16%)。针对高浓度VFAs为碳源,提高酵母菌C. curvatus ATCC 20509接种浓度OD600=3.0、N/C=0.016、初始pH9条件下,以30 g/L高浓度混合VFAs为碳源时油脂产量和碳源向油脂的转化效率分别达到4.82 g/L、0.187 g/g;进一步采用脱木质化纤维素固定培养产油酵母,可使生物量和油脂产量提高至12.80 g/L、7.15 g/L(40 g/L乙酸),单位油脂提取能量输入也由0.30 GJ降至0.18 GJ。相比于驯化胁迫及表面活性剂投加,序批式培养联合磷限制提高胞外油脂产量最高可达1.7 g/L,其可降低油脂提取过程中能量消耗30.8%。在碳代谢流向分析方面,酵母菌利用乙酸、丙酸、丁酸积累油脂时,分别有40%、16%、59%的碳源用于胞内油脂的合成,这与三种VFA代谢路径有关;研究发现当油脂含量大于35%时,胞内NADPH/NADP+与油脂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了NADPH对油脂积累的促进作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预处理-厌氧发酵模式获得发酵产酸液,提出了混凝-酸析-鸟粪石联合调理工艺,通过不同调控手段促使C. curvatus MUCL 29819利用中高浓度乙酸向胞外油脂高效转化;研究结果表明,产油酵母以污泥产酸液为碳源合成胞内油脂是合成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微生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均以碳链长度为C16~C18的脂肪酸为主,其含量占总量的90%以上。合成的微生物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的碘值、运动粘度、十六烷值等均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脱水污泥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相比传统柴油制备过程具有明显优势,是制取生物柴油较大潜力的廉价原料。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2)
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
  • DOI:
    10.13671/j.hjkxxb.2017.003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高翔;陈锐;沈子恒;王一涵;刘佳楠;沈怡;黄翔峰;刘佳
  • 通讯作者:
    刘佳
Bioconversion of mixed volatile fatty acids into microbial lipids by Cryptococcus curvatus ATCC 20509
弯曲隐球菌 ATCC 20509 将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生物转化为微生物脂质
  • DOI:
    10.1016/j.biortech.2017.05.08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1.4
  • 作者:
    Liu Jia;Yuan Ming;Liu Jia-Nan;Huang Xiang-Feng
  • 通讯作者:
    Huang Xiang-Feng
Efficient bioconversion of high-content volatile fatty acids into microbial lipids by Cryptococcus curvatus ATCC 20509
利用弯曲隐球菌 ATCC 20509 将高含量挥发性脂肪酸高效生物转化为微生物脂质
  • DOI:
    10.1016/j.biortech.2017.04.070
  • 发表时间:
    2017-09-01
  • 期刊: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1.4
  • 作者:
    Liu, Jia'nan;Huang, Xiangfeng;Liu, Jia
  • 通讯作者:
    Liu, Jia
Enhancement of extracellular lipid production by oleaginous yeast through preculture and sequencing batch culture strategy with acetic acid
通过乙酸预培养和测序分批培养策略增强产油酵母细胞外脂质的产生
  • DOI:
    10.1016/j.biortech.2017.09.096
  • 发表时间:
    2018-01-01
  • 期刊: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1.4
  • 作者:
    Huang, Xiang-feng;Shen, Yi;Liu, Jia
  • 通讯作者:
    Liu, Jia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重金属稳定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翔峰;叶广宇;穆天帅;陆丽君;彭开铭;付丹;刘佳
  • 通讯作者:
    刘佳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光频梳的太赫兹器件面形测量技术研究
  • DOI:
    10.3788/cjl202249.170400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冰;葛锦蔓;任心仪;李小军;刘佳;闫明;曾和平
  • 通讯作者:
    曾和平
基于薄膜比拟和克里金插值的软组织扭转模型
  • DOI:
    10.19650/j.cnki.cjsi.2017.06.01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仪器仪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小瑞;王澎湃;孙伟;朱利丰;刘佳
  • 通讯作者:
    刘佳
同位素效应对H+NH→N+H 2 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 DOI:
    10.7498/aps.64.043402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茗馨;王美山;杨传路;刘佳;马晓光;王立志
  • 通讯作者:
    王立志
重楼种子外种皮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6.01.02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晓东;张鹏;宋发军;刘佳;席晓圆;于鹏飞
  • 通讯作者:
    于鹏飞
介孔二氧化硅在农药载体中的应用进展
  • DOI:
    10.16820/j.cnki.1006-0413.2019.05.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农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文亮;许恒;莫江楠;刘佳;刘晓光;郭线茹;谢勇;那日松
  • 通讯作者:
    那日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佳的其他基金

多环芳烃及其含氧衍生物在粘土矿物界面的赋存及转化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237740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pH调控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兼性嗜碱破乳菌烷烃摄取机制
  • 批准号:
    51108333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