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苯乙烯螺旋桨结构的固定化、聚集诱导发光及增强的手性光学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67308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204.胶体与界面化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propeller-like structure of the most of organic molecule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 effect is the key for them to exhibit the AIE effect, but the helical chirality that results from the propeller-like structure is not studied and exploited up to now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the immobilization of the propeller-like structure. Because tetraphenylethylene (TPE)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the most typical and the most studied AIE molecules, we plan to immobilize the propeller-like structure of TPE by forming intramolecular cycle between the four phenyl rings of TPE with rigid short chains, which can limit the rotation of the phenyl rings. By carrying out this project, a series of TPE helical molecules with stable and metastable propeller-like structure will be synthesized and their chiroptical property that comes from the helical chirality will be investigated and developed. Especially, the chiroptical property will be explored and exploited in chiral recognition and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including those on biological imaging. This project is a totally new idea and new thought derived from our research on AIE effect and has characteristics of original creativity. To realize this project will get a new class of helical molecules that have novel structures, exceptional chiroptical properties, and versatile applications in chiral recognition and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The fulfillment of this project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richening and extend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AIE materials, and advancing the helical molecules and the helical chirality.
多数聚集诱导发光(AIE)化合物的螺旋桨结构是其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决定因素,但由于螺旋桨结构不易固定,由此产生的AIE分子螺旋手性至今没有得到研发和应用。四苯乙烯(TPE)及其衍生物是最典型和研究最多的AIE化合物,本项目提出将TPE的四个苯基用刚性短链在分子内连接成环,限制苯环的旋转,使四苯乙烯的螺旋桨结构固定下来,得到具有稳定和亚稳定螺旋桨结构的TPE螺旋异构体,用于手性光学性能的研究。这一项目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全新构思和设想,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将AIE分子的螺旋桨结构固定,将能大幅度提高AIE分子的荧光强度和手性光学性能,开发出一类结构新颖、荧光和手性光学性能优异、在手性识别以及光电材料如生物成像材料方面具有极大应用前景的螺旋分子,对丰富和发展手性光学的理论和实践,拓展AIE材料的性质和应用范围,推动螺旋分子和螺旋手性的研究向前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已经成为化学与材料领域最顶级的研究前沿,由于具有螺旋桨型构象以及容易合成,四苯乙烯(TPE)及其衍生物是最典型和研究最多的AIE分子。但由于苯环可以自由旋转,左螺旋体和右螺旋体容易相互转换,因此TPE的螺旋手性一直以来没有被利用。本项目将TPE的四个苯基用对苯二甲氧基和/或对苯二氧甲基以及对苯二胺甲基等刚性短链在分子内连接成环,限制苯环的旋转,使四苯乙烯的螺旋桨结构固定下来,得到了具有稳定螺旋桨结构的TPE四环四醚和TPE四环四胺,以及具有亚稳定螺旋桨结构的TPE双环等螺旋体化合物。具有稳定螺旋桨构象的TPE四环四醚和TPE四环四胺被成功的拆分出了左螺旋的M-螺旋体和右螺旋的P-螺旋体两种对映异构体,并通过单晶结构确定了其绝对构型。不论在固态下还是在溶液中,这些螺旋体对映体均能表现出强的Cotton效应和圆偏振发光(CPL)信号,其CPL不对称因子绝对值可达到0.012。此外, TPE螺旋体中苯环旋转受限,荧光强度大幅增强,荧光量子产率接近定量。TPE螺旋体这些优异的光学性能,既为AIE分子内旋转受阻机理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也为研究CPL活性材料提供了一类新颖的手性荧光分子。.同时也发现,具有亚稳定螺旋桨结构的TPE双环能够用于基于CD信号的对映体纯度分析,其测量平均绝对误差(AAE)低于1.0%,优于已有的CD手性分析试剂。一些具有亚稳定螺旋桨结构的TPE双环比没有分子内成环的TPE衍生物更容易被手性基团甚至手性客体诱导出手性光学性能,尤其是能够诱导出更强的CPL信号。顺-TPE环比偕-TPE环具有更强荧光,直接证明了激发态下四苯乙烯双键旋转受阻(RDBR)是重要的AIE机理,并利用RDBR机理增强DNA检测灵敏度和诱导增强的CPL光学活性,表明了TPE螺旋体在手性光学性能和手性物质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7)
专利数量(1)
Tetraphenylethylene Foldamers with Double Hairpin-Turn Linkers, TNT-Binding Mode and Detection of Highly Diluted TNT Vapor
具有双发夹转接头的四苯乙烯折叠体、TNT 结合模式以及高度稀释的 TNT 蒸气的检测
  • DOI:
    10.1002/chem.20170534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hemistr-A European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ong Jia-Bin;Feng Hai-Tao;Wang Jin-Hua;Zhang Chun;Li Bao;Zheng Yan-Song
  • 通讯作者:
    Zheng Yan-Song
The Largest CPL Enhancement by Further Assembling of Self-Assembled Superhelices Based on Helical TPE Macrocycle
基于螺旋 TPE 大环的自组装超螺旋进一步组装,最大程度地增强了 CPL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Mater. Horiz.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ing-Xue Yuan;Ming Hu;Kai-Ran Zhang;Ting-Ting Zhou;Song Wang;Minghua Liu;Yan-Song Zheng
  • 通讯作者:
    Yan-Song Zheng
Chiral recognition and enantiomer excess determination based on emission wavelength change of AIEgen rotor
基于 AIEgen 转子发射波长变化的手性识别和对映体过量测定
  • DOI:
    10.1038/s41467-019-13955-z
  • 发表时间:
    2020-01-09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Hu, Ming;Yuan, Ying-Xue;Zheng, Yan-Song
  • 通讯作者:
    Zheng, Yan-Song
Macrocycles and cages based on tetraphenylethylene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effect
具有聚集诱导发射效应的基于四苯乙烯的大环化合物和笼
  • DOI:
    10.1039/c8cs00444g
  • 发表时间:
    2018-10-07
  • 期刊: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 影响因子:
    46.2
  • 作者:
    Feng, Hai-Tao;Yuan, Ying-Xue;Tang, Ben Zhong
  • 通讯作者:
    Tang, Ben Zhong
Tetraphenylethylene tetracylhydrazine macrocycle with capability for discrimination of n-propanol from i-propanol and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 detection of nitrobenzene
四苯乙烯四酰肼大环,能够区分正丙醇和异丙醇,并对硝基苯进行高灵敏度/选择性检测
  • DOI:
    10.1039/c7tc02525d
  • 发表时间:
    2017-10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Xie Wen-Zhao;Zhang Hong Chao;Zheng Yan-Song
  • 通讯作者:
    Zheng Yan-S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Self-Assembled Tetraphenylethylene Macrocycle Nanofibrous Materials for the Visual Detection of Copper (II) in Water Solution
自组装四苯乙烯大环纳米纤维材料用于视觉检测水溶液中的铜 (II)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郑炎松
  • 通讯作者:
    郑炎松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手性识别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炎松
  • 通讯作者:
    郑炎松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在羧酸手性识别上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东密;郑炎松
  • 通讯作者:
    郑炎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郑炎松的其他基金

具有面手性和螺旋手性分子笼合成、组装及手性光学性能研究
  • 批准号:
    2237206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手性AIE转子荧光波长变化的手性识别和对映体纯度分析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层次螺旋手性TPE晶态骨架的构建及用于大幅提升圆偏振发光性能的研究
  • 批准号:
    9185612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基于有机分子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手性识别研究
  • 批准号:
    2107206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杯芳烃酸碱双组分自组装体系合成有机微纳米材料
  • 批准号:
    20872040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手性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不对称催化性能的研究
  • 批准号:
    20072007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