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调控的自旋-发光关联体系的构筑及其性能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61016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2.配位化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usage of bistable spin crossover (SCO) compounds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data storage and spin electronics is very important. However, the focal points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re excessively concentrating o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nsition mechanism for new SCO compounds in nowaday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light absorption for bistable Fe(II) compounds at low spin or high spin state (At low temperatures, in the domain of the low spin state, the compound appears of absorption bands at ~550 nm. Whereas the high spin state has in general a colourless appearance.), we construct the composite system with Fe(II) spin crossover compounds and luminescent materials which have emitting band at ~550 nm such as quantum dot or rare earth luminescent materials. In process of the spin transition between high spin and low spin states, the absorption band of Fe(II) low spin state is overlapping with the emitting band of luminescent materials in the composite system and producing reversibl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ffect, thus, a spin-luminescence correlation system controlled by spin-crossover is formed. In this proposal, by using special Fe(II) spin crossover materials and luminescent materials as building blocks, and controlling the structure of construction and composition proportion, spin-luminescence materials or devices will be manufactured.
具有双稳态的自旋转换现象在自旋电子学及未来信息存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仍然过分集中在新的自旋转换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转换机理。基于Fe(II)自旋转换化合物在高低自旋态的光吸收差异(在低自旋态,550nm附近有强的吸收;而在高自旋态无此吸收),将此类自旋转换化合物与在550nm附近具有光发射的材料(如半导体量子点、稀土发光材料等)进行复合组装,体系在高低自旋转换过程中,低自旋态Fe(II)的吸收与发光组分的荧光发射在550nm附近重叠,产生可逆的荧光淬灭过程,形成自旋-发光关联体系。本项目拟通过合成特定性能的Fe(II)自旋转换材料及发光材料,控制二者的复合比例及纳米组装结构,制备出自旋调控的发光材料与器件。

结项摘要

按照项目的总体研究计划,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且具有特征光发射的配位聚合物发光材料(Tb-MOF, Eu-MOF ,Gd-MOF, Fe-MOF, Zr-MOF等); 按照文献方法合成了转换温度Tc在室温附近、且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自旋转换为突跃式变化的Fe(II)自旋转换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FeL)。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将合成的配位聚合物发光材料[Tb(H4btca).3H2O]n (H4btca = [1,1'-联苯]-2,3,3',5'-四羧酸)与自旋转换纳米粒子[Fe(4-NH2trz)3](ClO4)2(4-NH2trz为4-氨基-1,2,4-三唑)进行复合与可控组装,获得自旋—发光关联体系。深入研究了该组装体系自旋态变化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制备出自旋调控的发光材料与器件。该复合材料具有随温度变化与激发波长变化多重响应的光学信号特征。. 将设计合成的一系列具有新颖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发光材料(Tb-MOF , Eu-MOF ,Zn-MOF等)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其在Pb(II)、Hg(II)、Cr(VI)、F-离子及硝基化合物等特定离子或分子的识别化学与传感。相关研究极大地拓展了本项目中所合成的配位聚合物发光材料的潜在应用领域。.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颖结构的多孔配位聚合物(Tb-MOF, Eu-MOF ,Gd-MOF, Fe-MOF, Zr-MOF等),通过对多孔配位聚合物晶体形貌与尺寸的调控、不同MOF的复合、功能化修饰,构建了功能化MOF复合体系,深入研究了MOF复合体系在细胞靶向识别、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药物控释等方面的应用,拓展了配位聚合物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A series of [NaMn3IIIMnII] clusters constructed using a multidentate Schiff-base ligand and decorated with different auxiliary ligands
使用多齿希夫碱配体构建并用不同辅助配体修饰的一系列[(NaMn3MnII)-Mn-III]簇
  • DOI:
    10.1039/c3nj00742a
  • 发表时间:
    2014-01-01
  • 期刊: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Cong, Linlin;Qin, Xiaoting;Liu, Zhiliang
  • 通讯作者:
    Liu, Zhiliang
Arobust 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instantaneous and colorimetric sensor for Eu3+ ions
坚固的微孔金属有机框架作为 Eu3 离子的高选择性、灵敏、瞬时和比色传感器
  • DOI:
    10.1039/c4dt02752c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Dalton Tran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fei Gao;Xueqiong Zhang;Wei Sun;Zhiliang Liu
  • 通讯作者:
    Zhiliang Liu
Construc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pair of tetranuclear Zn(II) chiral clusters that exhibit ferroelectric behavior under a high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at room temperature
室温高频电场下表现出铁电行为的一对四核 Zn(II) 手性簇的构建和晶体结构
  • DOI:
    10.1016/j.poly.2017.08.037
  • 发表时间:
    2017-11-24
  • 期刊:
    POLYHEDRON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Yu, Haiyang;Liu, Meiying;Liu, Zhiliang
  • 通讯作者:
    Liu, Zhiliang
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 hollow microspheres constructed from MOF shells: Promis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with high loading capacity and targeted transport.
由 MOF 壳构建的功能性空心微球的制造:具有高负载能力和靶向运输的有前途的药物输送系统
  • DOI:
    10.1038/srep37705
  • 发表时间:
    2016-11-23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Gao X;Hai X;Baigude H;Guan W;Liu Z
  • 通讯作者:
    Liu Z
A stable europium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 dual-functional luminescent sensor for quantitatively detect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稳定的铕金属有机框架作为双功能发光传感器,用于定量检测温度和湿度
  • DOI:
    10.1039/c6dt03812c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Dalton Tran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Dongbo Wang;Qinghua Tan;Jingjuan Liu;Zhiliang Liu
  • 通讯作者:
    Zhiliang L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企业IT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案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志亮;余永忠;王义申;梁坚
  • 通讯作者:
    梁坚
W 掺杂改性富锂锰层状正极材料
  • DOI:
    10.13264/j.cnki.ysjskx.2020.06.00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志亮;李小林;雷超;李栋;王春香;陈敬波;钟盛文
  • 通讯作者:
    钟盛文
穿透性太阳短波辐射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湖沼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褚忠信;刘志亮
  • 通讯作者:
    刘志亮
Impact of Sea Ice on the Hydrodynamics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Qinhuangdao, China
海冰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水动力及悬浮泥沙浓度的影响
  • DOI:
    10.3390/w12020611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water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姜曼;庞重光;刘志亮;姜静波
  • 通讯作者:
    姜静波
青岛冷水团的消亡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海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志亮;齐继峰;杨德周;郑冬梅
  • 通讯作者:
    郑冬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志亮的其他基金

MOFs基固态电解质的设计、合成及其锂离子传导性能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MOFs基固态电解质的设计、合成及其锂离子传导性能
  • 批准号:
    2226103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孔道内壁含有功能基团的多孔MOFs的构筑及其锂离子传导性能
  • 批准号:
    2176102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手性MOFs结构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106100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多元异自旋磁耦合体系的组装及其磁性研究
  • 批准号:
    20761004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6.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