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的微生物甲基化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77717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7.环境毒理与健康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Methylation of mercury by microorganisms is the main source of methylmercury in environment. It’s also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results in bioaccumulation and bioamplification of mercury along food chain, which causes more toxicity to human beings. Many species of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RB), methanogens and iron reducing bacteria (IRB) have the ability to methylate inorganic mercur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bacteria colonies, resistance genes, mercury-methylation genes, methyl donors, methyl carriers, and methyl transfer enzymes, catalyzing enzymes, can affect the methylation of inorganic mercury and demethylation of methylmercury. These affections indicate that, besides acetylcoenzyme A, methylation of mercury can occur through different pathways. But the methylation mechanisms are unknown. Investigating the affecting factors from molecular level using proteomic strategies, screening the methyl donors, methyl carriers, methyl transfer enzymes and catalyzing enzymes, probing the pathway and mechanism of methylation and demethylation can contribute to block the methylation pathway, disrupt or inhibit mercury methylation and decrease the bioaccumulation and biotoxicity of mercury to organisms.
微生物介导的汞的甲基化反应是环境中甲基汞的主要来源,也是汞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而对人类产生更大毒性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多种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和铁还原菌具有汞甲基化的能力。菌落的种类、菌种的抗性基因、甲基化基因、甲基供体、甲基载体和甲基转移酶、催化酶等均能影响汞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和甲基化、去甲基化效率,同时也表明甲基汞产生于多种代谢途径,除了目前研究较多的经由乙酰辅酶A代谢途径的甲基化过程外,其他的甲基化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汞的微生物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生物影响因素,筛选潜在的甲基供体、甲基载体和甲基转移酶、催化酶等生物分子,探讨微生物介导的汞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反应通路、反应途径和反应机理,可帮助阻断汞的甲基化路径,有助于降低或抑制汞的甲基化效率,对于降低汞的富集效应和生物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主要由厌氧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铁还原菌、产甲烷菌产生的甲基汞是一种重要的神经毒性物质。研究表明,乙酰辅酶A 途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汞甲基化微生物,新的微生物汞甲基化机理和途径仍需继续探索。另外,在汞的微生物甲基化过程中许多蛋白质和酶类参与其中,承担着甲基供体、载体和调控、催化作用,目前仍旧缺乏对这些蛋白质和酶类的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研究。除hgcA和hgcB外,对参与汞甲基化过程的相关基因和代谢途径了解也尚不完善。本项目利用硫酸盐还原菌、铁还原菌、产甲烷菌开展了汞甲基化分子机制的研究。项目经长期的培养基调整,首先实现了7种硫酸盐还原菌、1种铁还原菌、5种产甲烷菌的实验室纯培养,并对其中4种硫酸盐还原菌、1种铁还原菌、1种产甲烷菌的汞甲基化效率以及2种产甲烷菌的甲基汞去甲基化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microbium escambiense具有7.5±0.7%的汞甲基化效率,具备作为汞甲基化模式微生物的潜力;铁还原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PCA和产甲烷菌Methanospirillum hungatei均具有汞甲基化能力;具有hgcAB基因的Methanococcoides methylutens能降解30%的甲基汞,说明其具有机制未知的甲基汞去甲基化能力。项目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究了汞甲基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汞结合蛋白、代谢途径等。使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方法、固定金属亲和色谱-柱状凝胶电泳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IMAC-GE-ICP-MS)方法和热稳定蛋白质组学(Thermo Shift)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汞甲基化过程与Desulfomicrobium escambiense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PCA的中心能量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因此乙酰辅酶A途径是它们的汞甲基化途径之一,还有其他新的汞甲基化途径有待验证。同时发现,OmcQ和OmcX蛋白可能是参与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PCA甲基汞外排的重要蛋白。研究发现了2种具有甲基汞去甲基化能力的产甲烷菌,其中一种具有汞甲基化关键基因但有甲基汞去甲基化能力,而另一种只含有汞抗性基因merA,不具备通常串联在同一操纵子上的抗性基因merB,它们的甲基汞去甲基化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nvironmetallomic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metals in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media
环境金属组学:系统研究环境相关介质中的金属
  • DOI:
    10.1016/j.trac.2020.115875
  • 发表时间:
    2020-05
  • 期刊: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Baowei Chen;Ligang Hu;Bin He;Tiangang Luan;Guibin Jiang
  • 通讯作者:
    Guibin Jiang
A case report of conjoined twins in medaka fish
青鳉鱼连体双胞胎一例报告
  • DOI:
    10.1002/mrd.2323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Molecular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Wang Dingyi;Ren Zhihua;He Bin;Zhou Qunfang;Hu Ligang;Jiang Guibin
  • 通讯作者:
    Jiang Guibin
Characterization of mercury-binding proteins in rat blood plasma
大鼠血浆中汞结合蛋白的表征
  • DOI:
    10.1039/c8cc02144a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Li Yiling;He Bin;Nong Qiying;Qu Guangbo;Liu Lihong;Shi Jianbo;Hu Ligang;Jiang Guibin
  • 通讯作者:
    Jiang Guibin
3D printed gel electrophoresis device coupling with ICP-MS for online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metalloproteins
3D打印凝胶电泳装置与ICP-MS耦合用于金属蛋白的在线分离和检测
  • DOI:
    10.1016/j.talanta.2019.01.02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Talanta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Wang Dingyi;He Bin;Yan Xueting;Nong Qiying;Wang Chao;Jiang Jie;Hu Ligang;Jiang Guibin
  • 通讯作者:
    Jiang Guibi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ercury-binding proteins in tuna and salmon sashimi: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risk of mercury in food
金枪鱼和鲑鱼生鱼片中汞结合蛋白的表征:对食品中汞健康风险的影响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20.128110
  • 发表时间:
    2021-01-01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Nong, Qiying;Dong, Hongzhe;Hu, Ligang
  • 通讯作者:
    Hu, Lig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Ultraviolet degradation of methyltins: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 by identification of a detected new intermediary product and investigating the kinetics at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甲基锡的紫外线降解:通过鉴定检测到的新中间产物并研究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动力学来阐明其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周群芳;何滨;刘景富;翟广书;江桂斌;张建斌
  • 通讯作者:
    张建斌
3D打印便携式凝胶电泳装置用于蛋白质的快速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色谱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莹莹;王丁一;农骐郢;刘丽红;张蒙;梁勇;胡立刚;何滨;江桂斌
  • 通讯作者:
    江桂斌
铅暴露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炎症与认知障碍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职业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薄建柱;魏静;弭小艺;韩淑英;何滨;曹福源;吴磊;李爽;张艳淑
  • 通讯作者:
    张艳淑
不同拘束条件下P92钢高温蠕变裂纹扩展速率的有限元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材料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滨;刘军;陈建恩;葛为民;王肖锋
  • 通讯作者:
    王肖锋
On line coupling HPLC and quartz surface-induced luminescence FPD with hydride generation and microporous membrane gas–liquid separator as interface for the speciation of methyltins
在线耦合 HPLC 和石英表面诱导发光 FPD,以氢化物发生和微孔膜气液分离器作为甲基锡形态的界面
  • DOI:
    10.1039/b704283c
  • 发表时间:
    2007-10
  • 期刊: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翟广书;周群芳;何滨;江桂斌;刘景富
  • 通讯作者:
    刘景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何滨的其他基金

柱状凝胶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及其在金属蛋白分析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1577153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二维色谱—质谱技术在金属化合物诱导蛋白表达差异研究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127715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典型中药中汞、砷和硒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 批准号:
    2107513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效液相色谱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在线联用用于多种硒化物形态分析的方法研究
  • 批准号:
    20677069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稀有鮈鲫鱼类组织和细胞中外源性有毒金属化合物的金属组学研究
  • 批准号:
    20577057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在线联用及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批准号:
    20205008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