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降雪云微物理特征及人工冰核对其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511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5.大气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Winter orographic clouds i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hysics because it often comes with long time lasting supercooled water.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orographic clouds in China is mainly aimed at the northwest area. The Alpine skiing games of 2022 Olympic Winter Games will be hold in Haituo Mountain in Beijing. The need of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snow enhancement urges us to analyze the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orographic clouds..The AgI seeding scheme will be coupled in the WRF Thompson aerosol-aware explicit cloud microphysical schemes.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CCN will also be changed. This project aims to find out the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orographic cloud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field observation that combines aircraft measurement and ground measurement as well as the WRF-LES module. In this study, the ice nucleation process and ice crystal growth process after AgI seeding will also be discussed. The variation of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will be analysed.
冬季地形云是云降水物理关注的重要对象,目前国内针对地形云降雪的研究偏少。北京海坨山是2022年冬奥会雪上比赛场地,海拔最高2199米,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满足冬奥会气象保障的需要,更能进一步了解北京山区地形云降雪微物理特征。本项目拟借助空地一体的观测系统和耦合高分辨率地形的中尺度大涡数值模式(WRF-LES)对北京山区冬季降雪云微物理特征进行研究,模式采用能更好考虑雪晶特征和气溶胶影响过程的Thompson aerosol-aware云微物理方案,并根据飞机观测修改初始CCN廓线,以模拟更接近华北区域特征的降雪过程。综合探测和模拟结果,分析典型山区降雪天气的云微物理特征,包括冰雪晶的主要源区、山区地形对冰雪晶分布的影响,云中各种水成物之间的相互转换途径和量级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云微物理方案中耦合人工冰核核化过程,研究人工冰核对冰雪晶生成和增长的影响,分析云微物理特征和地面降雪的变化及机制等。

结项摘要

降雪是北京冬季的重要降水天气过程,目前对实例降雪形成的微物理机制的观测—模拟研究较少 。项目利用中尺度WRF模式结合外场观测资料,对北京2015年两次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山区降雪云系的 微物理结构特征及降雪形成的微物理转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比较了云中水凝物含量的比例和 降雪形成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两次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水汽输送有较大差异,导致降雪形成的微物理转化机制也出现较大差异。11月5日降雪第一阶段水汽输送较强,云中过冷水含量较高,云中不仅有冰晶、雪晶,还有云水和雨水的存在,降雪形成以凝华增长和凇附增长为主,地面表现为雨夹雪天气,而1月24日和11月5~6日第二阶段水汽输送弱,云中水凝物以冰晶和雪晶为主,降雪形成以凝华增长和聚并增长为主,地面表现为纯降雪天气。.在研究中发现,WRF模式自带的地形在中国区域精度较低(900m左右),项目利用嵌套的高分辨率WRF模拟山区降雪,辅以分辨率可以达到30m的高精度地形,模拟小海坨山地区降雪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了催化模块的WRF模式对2015年1月24日降雪过程进行催化大涡模拟。选择海坨山区域降雪开始阶段进行催化,播撒的AgI在催化后3小时影响海坨山,且分布在冰面饱和区,与雪晶的分布范围重合,影响持续6小时,对云系的降雪过程产生影响。到催化后9小时,催化剂扩散到海坨山以北区域。AgI通过可溶性部分核化成的云滴质量浓度在催化后4、5个小时对海坨山影响最大,海坨山地区捕获了AgI的云滴质量浓度也是在催化后4、5个小时最大。凝华核化、凝结核化和接触冻结核化3种成核机制形成的冰晶数浓度量级基本相当,就整个区域的冰晶数浓度柱含量而言,凝华核化的冰晶数浓度高值维持时间较长,凝结核化形成的冰晶数浓度最大值大于凝华核化和接触冻结核化,接触冻结核化形成的冰晶数浓度最大值减小较快。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北京北部山区两次降雪过程微物理形成机制的观测—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茜;郭学良;何晖;刘香娥
  • 通讯作者:
    刘香娥
Measurements of Ice Nucleating Particles in Beijing, China
中国北京冰核粒子的测量
  • DOI:
    10.1029/2019jd030609
  • 发表时间:
    2019-07-27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Bi, K.;McMeeking, G. R.;Chen, P.
  • 通讯作者:
    Chen, P.
基于飞机观测的华北积层混合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茜;郭学良;何晖;刘香娥;黄梦宇;马新成
  • 通讯作者:
    马新成
基于航测的云底气溶胶活化率与过饱和度估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茜;刘全;何晖;刘香娥
  • 通讯作者:
    刘香娥
中尺度碘化银催化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试验
  • DOI:
    10.11676/qxxb2021.01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香娥;何晖;高茜;王永庆;杨燕
  • 通讯作者:
    杨燕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镉-铜-阿特拉津三元复合体系中沉积物吸附阿特拉津过程的模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志增;王倩;王岙;高茜;李鱼
  • 通讯作者:
    李鱼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IP流量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茜;李广侠;胡婧
  • 通讯作者:
    胡婧
蘑菇废水中提取的多糖与锌离子配合作用的优化条件
  • DOI:
    10.19568/j.cnki.23-1318.2018.04.01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綦峥;杨微;李金龙;张蕊;高茜
  • 通讯作者:
    高茜
北京层状云人工增雨数值模拟试验和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晖;高茜;李宏宇
  • 通讯作者:
    李宏宇
一次积-层混合云系垂直结构和降水机制的飞机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
  • DOI:
    10.11676/qxxb2020.0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香娥;高茜;何晖;马新成;毕凯;赵德龙;周嵬
  • 通讯作者:
    周嵬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高茜的其他基金

华北地区高空气溶胶活化特性及其参数化在模式中的应用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华北地区高空气溶胶活化特性及其参数化在模式中的应用
  • 批准号:
    4227509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