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研究笼状团簇TMSi12(TM=Mn,Fe,W)的结构和性能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0979044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3204.合肥同步辐射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以富勒烯C60为标志的笼状团簇的发现触发了人们研究Si分子团簇的热潮,但单独的Si团簇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悬键而极不稳定。若在Si团簇中封装入过渡金属(TM)原子,则能形成一种稳定的笼状团簇TMSin,有望在下一代微电子甚至自旋电子中得到应用。实验上制备出稳定的TMSin团簇,确定其尺寸、几何构型、TM元素种类与团簇的电、磁性能的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项目拟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制备出具有良好稳定性的TMSi12(TM= Mn,Fe,W)团簇薄膜,综合利用各种同步辐射谱学(XAFS、XMCD、XPS等)方法和相应的理论计算,研究各团簇中TM原子局域结构、价态与电子结构、磁性TM原子的电子自旋状态,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稳定构型、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阐明TMSi12团簇的电、磁性能随过渡金属种类、几何构型的演化及其稳定性机理,为其在Si基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提供物理基础。

结项摘要

综合利用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和多种化学、物理实验方法,研究了一系列WSin、贵金属团簇和镶嵌在氧化物基质材料中的过渡金属(TM)团簇,并利用同步辐射原位XAFS技术对一些团簇在制备和形成甚至后期处理过程中的物种变化、原子和电子结构演变及性能变化展开了研究。对WSin (n=2-14) 团簇的DFT计算表明,在n =12时才能形成高对称性的笼状团簇,此时满足价电子为58的满壳层结构,而在其他尺寸时,形成的最稳定团簇构型都不是笼状的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对W掺杂降低VO2金属-绝缘体相变(MIT)温度的机理研究表明,在较低的W浓度下,W倾向于与VO2基体材料形成一种具有较高对称性的团簇结构,它们作为相变核的形式存在于VO2晶格中;随着W掺杂含量的升高这一W-VO2的晶格经历应变、扩张和稳定的动力学过程,最终驱使单斜的VO2转变成四方相的晶格。发展了一种简单、方便、易控的湿化学方法来制备不同尺寸的Au团簇,原位同步辐射XAFS测量表明本方法的成功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是前驱AuClPPh3在乙醇中的低溶解性使溶液中的前驱浓度保持为一个常量,第二是利用弱还原剂硼烷-叔丁基胺降低从前驱到Au(0)的还原速率。研究了溶剂交换引起的Au13(SR)4(PPh3)4团簇的结构转变,发现当溶剂从乙醇变换为正己烷时,正己烷与硫醇(SR)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硫醇分子从团簇表面迅速脱离,团簇通过重新组合和结构重排,发生从二十面体到立方八面体的结构转表,团簇整体的电子结构也从类分子的半导体特性转变为金属性。此外,还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制备出过渡金属TM 元素(如Cu、Co、Mn等)掺杂的高质量ZnO、NiO基氧化物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研究了其中TM元素离子的金属团簇的形成对材料的电子结构、磁学性能等的影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Unraveling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VO2 Triggered by Tungsten Doping
揭示钨掺杂引发的VO2金属-绝缘体转变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Tan, Xiaogang;Wu, Changzheng;Xie, Yi;Wei, Shiqiang;Yao, Tao;Long, Ran;Sun, Zhihu;Feng, Yajuan;Cheng, Hao;Yuan, Xun;Zhang, Wenqing;Liu, Qinghua
  • 通讯作者:
    Liu, Qinghua
Hexane-Driven Icosahedral to Cuboctahedr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Gold Nanoclusters
己烷驱动的金纳米团簇从二十面体到立方八面体结构的转变
  • DOI:
    10.1021/ja306923a
  • 发表时间:
    2012-10-31
  •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Li, Yuanyuan;Cheng, Hao;Wei, Shiqiang
  • 通讯作者:
    Wei, Shiqiang
Improving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Activity of TiO2 Nanotube Arrays by Tuning Geometrical Parameters
通过调整几何参数提高 TiO2 纳米管阵列的光电化学水分解活性
  • DOI:
    10.1021/jp300552s
  • 发表时间:
    2012-04-26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iang, Suzhen;He, Jingfu;Wei, Shiqiang
  • 通讯作者:
    Wei, Shiqiang
Ni-Doped Overlayer Hematite Nanotube: A Highly Photoactive Architecture for Utilization of Visible Light
掺杂镍覆盖层赤铁矿纳米管:一种利用可见光的高光敏结构
  • DOI:
    10.1021/jp306738e
  • 发表时间:
    2012-11-15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Cheng, Weiren;He, Jingfu;Wei, Shiqiang
  • 通讯作者:
    Wei, Shiqiang
Impurity Concentration Dependence of Optical Absorption for Phosphorus-Doped Anatase TiO2
磷掺杂锐钛矿型 TiO2 光吸收的杂质浓度依赖性
  • DOI:
    10.1021/jp200287n
  • 发表时间:
    2011-04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Peng, Yanhua;Wei, Shiqiang;He, Jingfu;Liu, Qinghua;Sun, Zhihu;Yan, Wensheng;Pan, Zhiyun;Wu, Yanfei;Liang, Suzhen;Cheng, Weiren
  • 通讯作者:
    Cheng, Weir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用XANES研究Ga1-xMnxN稀磁半导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7, 565 (200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文盛;孙治湖;刘庆华;钟文杰
  • 通讯作者:
    钟文杰
Ni_(100-x)P_x合金的X射线谱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治湖;李忠瑞;潘志云;姜政;宋晋湘;韦正;韦世强;叶剑
  • 通讯作者:
    叶剑
金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XAFS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治湖;葛梦然;潘国强;韦世强
  • 通讯作者:
    韦世强
Cu纳米团簇发光性能的调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泳;姚涛;孙治湖;韦世强
  • 通讯作者:
    韦世强
XAFS 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已录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韦世强;孙治湖;潘志云;闫文盛
  • 通讯作者:
    闫文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治湖的其他基金

负载型金属纳米团簇催化剂中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原位研究
  • 批准号:
    1237532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细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反应条件下动态结构转变的原位同步辐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同步辐射operando技术研究纳米团簇的催化反应动力学行为
  • 批准号:
    U1632263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原位同步辐射技术研究金属纳米团簇生长和表面修饰的动力学过程
  • 批准号:
    11475176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金属纳米结构液相合成动力学过程的原位XAFS研究
  • 批准号:
    1117518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8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XMCD和XAFS研究Mn(Co)-Ge(GeSi)稀磁半导体的结构及磁性
  • 批准号:
    10404023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