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同步辐射技术研究金属纳米团簇生长和表面修饰的动力学过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47517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3009.光束线技术与实验方法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on a profound innovation to modern society, which has urged people to seek and explore more novel nanomaterials with desired properties. One type of such novel materials is monolayer-protected metal nanoclusters, whose unique atomic configuration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endow them with fascina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with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a variety of areas such as photonics, catalysis, sensing, and medicine. Developing new routes to synthesize and modify these nanoclusters is a key issue in this field, which requires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is project, based on the in situ synchrotron radiation XAFS/UV-vis absorption probing technique that is to be developed,and using other related technqiues, we aim to perform detailed kinetics studies on wet-chemical synthesis and post-growth surface modification processes of monolayer-protected Au, Ag nanoclusters. Focuses will be put on the temporal evolutions of reaction intermediates, cluster sizes, components, atom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as well as optical features under various synthetic conditions. This project will also be dedicated to investigate the kinetic process of metal nanoclusters during their surface modification processes (ligand absorption, desorption, exchange, et al).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n the geometrical configuration,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clusters during these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es, it is hopeful to establish the componenet-structure-stability-property relationship for the nanoclusters. The execution of this project is promising to reveal at the atomic/molecular leve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lusters synthesis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s. It will also be hopeful to provide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clusters with controllable structure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纳米科技对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吸引着人们继续寻求和发展具有特定性质功能的新型纳米结构材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单分子层保护的金属纳米团簇是一类新型纳米材料体系,具有独特的原子空间构型和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新的团簇制备和改性方法并深刻了解其内在机制将大大促进团簇科学的发展。本项目拟发展和应用原位XAFS/UV-vis吸收谱学联合测量方法,并综合利用其他技术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单分子层保护的Au、Ag等金属纳米团簇在液相化学反应合成中的动力学演变规律;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在团簇表面的吸附、脱附、交换的动力学行为。再结合对团簇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的理论计算,从原子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影响团簇合成的关键因素和表面修饰改性的内在机制,阐明团簇的组成、结构与稳定性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设计合成新型的纳米团簇功能材料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综合利用了同步辐射X吸收谱学技术(XAFS)、UV-vis吸收谱、TEM、质谱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一系列Au纳米团簇在不同的液相合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深入研究了影响团簇形成和转化的关键因素,认识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动力学转变机制,并探讨了团簇的尺寸、组成、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等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联合原位XAFS/UV-vis吸收谱和质谱技术,研究了通过HCl刻蚀 “自上往下”形成1,3-双(二苯基膦)丙烷(L3)保护的Au13纳米团簇的动力学形成过程,揭示了在HCl作用下,从多分散纳米团簇出发,最终形成均一的单分散Au13(L3)4Cl4稳定团簇的反应历程。在常用的制备三苯基膦配体稳定的Au11团簇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在不同反应时段加入HCl,实现对反应中间产物的调控,选择性制备出尺寸不同的Au纳米团簇。还首次用氨水刻蚀法制备出了产率较高的单分散[Au6(PPh3)6]2+纳米团簇,原位ESI-MS和原位UV-vis对反应过程的探测使我们了解了该刻蚀反应形成团簇的机理。我们还利用刻蚀反应法制备出组成单一的可发出红色荧光(683 nm)的Au7(DHLA)2Cl2纳米团簇,并发现它可对水溶液中的ppm量级(0.2 ppm)浓度的微量Fe2+的选择性探测。利用一种新颖的前驱物Au(PPh3)2Cl,通过前前驱物控制方法,首次通过直接液相还原的方法直接制备了高产率的单分散[Au8(PPh3)7]2+团簇。此外,我们还合成了荧光[Au15(SR)2S12-14]+化合物,并利用不同比例的甲苯/乙醇进行溶剂效应研究,得到溶剂的极性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还研究了仅含有24个Au原子数的超小金纳米团簇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同步辐射XAFS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Science China-Materials
  • 影响因子:
    8.1
  • 作者:
    孙治湖;刘庆华;姚涛;闫文盛;韦世强
  • 通讯作者:
    韦世强
Red-emitting Au-7 nanoclusters with fluorescence sensitivity to Fe2+ ions
对 Fe2 离子具有荧光敏感性的发红光的 Au-7 纳米团簇
  • DOI:
    10.1039/c7tc00724h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Yang Lina;Chen Juan;Huang Ting;Huang Li;Sun Zhihu;Jiang Yong;Yao Tao;Wei Shiqiang
  • 通讯作者:
    Wei Shiqiang
In situ Study of Formation Kinetics of Au Nanoclusters during HCl and Dodecanethiol Etching
HCl 和十二烷硫醇蚀刻过程中金纳米团簇形成动力学的原位研究
  • DOI:
    10.3866/pku.whxb20180108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0.9
  • 作者:
    Yang Lina;Huang Li;Song Xueyang;He Wenxue;Jiang Yong;Sun Zhihu;Wei Shiqiang
  • 通讯作者:
    Wei Shiqiang
Vacancy-Induced Ferromagnetism of MoS2 Nanosheets
MoS2 纳米片的空位诱导铁磁性
  • DOI:
    10.1021/ja5120908
  • 发表时间:
    2015-02-25
  •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Cai, Liang;He, Jingfu;Wei, Shiqiang
  • 通讯作者:
    Wei, Shiqiang
Luminescence of Au(I)-thiolate complex affected by solvent
Au(I)-硫醇络合物的发光受溶剂的影响
  • DOI:
    10.1016/j.radphyschem.2016.09.01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Yang Lina;Cao Yuanjie;Chen Juan;Sun Zhihu;Yao Tao;Jiang Yong;Wei Shiqiang
  • 通讯作者:
    Wei Shiq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用XANES研究Ga1-xMnxN稀磁半导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7, 565 (200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文盛;孙治湖;刘庆华;钟文杰
  • 通讯作者:
    钟文杰
Ni_(100-x)P_x合金的X射线谱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治湖;李忠瑞;潘志云;姜政;宋晋湘;韦正;韦世强;叶剑
  • 通讯作者:
    叶剑
金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XAFS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治湖;葛梦然;潘国强;韦世强
  • 通讯作者:
    韦世强
Cu纳米团簇发光性能的调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泳;姚涛;孙治湖;韦世强
  • 通讯作者:
    韦世强
XAFS 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已录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韦世强;孙治湖;潘志云;闫文盛
  • 通讯作者:
    闫文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治湖的其他基金

负载型金属纳米团簇催化剂中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原位研究
  • 批准号:
    1237532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细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反应条件下动态结构转变的原位同步辐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同步辐射operando技术研究纳米团簇的催化反应动力学行为
  • 批准号:
    U1632263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金属纳米结构液相合成动力学过程的原位XAFS研究
  • 批准号:
    1117518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8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同步辐射研究笼状团簇TMSi12(TM=Mn,Fe,W)的结构和性能
  • 批准号:
    1097904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XMCD和XAFS研究Mn(Co)-Ge(GeSi)稀磁半导体的结构及磁性
  • 批准号:
    10404023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