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4HPR微泡载体治疗瘢痕疙瘩的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60233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201.皮肤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Hyperplastic scar and keloid are the results of local excessive repaire after injured, but no therapy with obvious effect has been found out yet. 4HPR is a novel all-trans retinoic acid derivative which can induce tumor cell apoptosis. In our prophase research, 4HPR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derived keloid and the synthesis of III Collagen and Hyaluronic Acid. B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should be more deeply researched. The changes of matrix hardness in scar tissue microenvironment not only related to fibroblast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but also directly affect drug diffusion and absorption. As an energy-transfer substance, Ultrasound can focus on specific position. 4HPR is not only the contrast agent, but also the carrier of drug and gene. In order to definite the role of 4HPR in Pathogenesis of keloid, apoptotic regulators and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duced by 4HPR will be observed. In addition, the safety threshold and optimal parameters of microbubble will be determined. Taken together, this study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of the methodology of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4HPR in therapy of keloid, but also provide the stabl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its using in the future.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创伤后局部过度修复的结果,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4HPR是新的全反式维甲酸类衍生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申请者在前期研究观察到4HPR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B)的增殖,减少培养液中Ⅲ型胶原和透明质酸的合成,但是其分子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瘢痕组织微环境基质硬度的改变不尽对FB的增值、凋亡和分化有关,同时直接影响治疗药物的扩散和吸收。超声波作为能量传递物质可聚焦于体内的特定部位,含有气体的微泡即可作为医学超声显像的造影剂,又可作为药物或基因的输送载体。因此本课题拟进一步检测4HPR刺激下瘢痕疙瘩FB增殖和凋亡指标、调控因子及信号级联网络,研究4HPR抑制瘢痕疙瘩形成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确定超声微泡应用时的安全阈值以及优化参数;并自制4HPR纳米级载药微泡,探讨超声联合载药微泡介导4HPR治疗瘢痕疙瘩的价值和新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结项摘要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瘢痕疙瘩生长行为有类似肿瘤的特性,表现为超出原病损界限的持续性增生,并渐向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侵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尚未能很好的揭示瘢痕疙瘩呈浸润性过度生长的机制。即使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临床治疗效果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迫切需要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法解决这一医学难题。4-羟苯基维胺(4HPR)是新的全反式维甲酸类衍生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申请人在前期研究中已发现4HPR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B)的增殖,减少培养液中Ⅲ型胶原和透明质酸的合成。但因瘢痕疙瘩组织微环境基质硬度的改变不仅对FB的增值、凋亡和分化有关,同时直接影响治疗药物的扩散和吸收,因此达不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所以本课题采用整合方式开发并制备4HPR纳米级微泡后联合超声探讨了对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其机制,并通过制备瘢痕疙瘩裸鼠模型,探索超声联合载药微泡这一介入治疗瘢痕疙瘩新方法的疗效,通过实验阐明了4HPR可抑制FB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证实了超声联合4-HPR纳米级载药微泡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性,并为今后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裸鼠荷瘤模型的建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皮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宇辉;李周娜;金哲虎;高钟镐
  • 通讯作者:
    高钟镐
术后放疗联合肉毒毒素A注射治愈巨大瘢痕疙瘩一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周娜;金哲虎
  • 通讯作者:
    金哲虎
瘢痕疙瘩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周娜;朱莲花;方宇辉;金哲虎
  • 通讯作者:
    金哲虎
4-羟苯基维胺脂联合超声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哲虎;安英华;汪帅;吴迪
  • 通讯作者:
    吴迪
瘦素抗体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安英华;金英姬;方宇辉;金哲虎
  • 通讯作者:
    金哲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SIRT1/EZH2调控RUNX3介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
  • DOI:
    10.13735/j.cjdv.1001-7089.202111177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函晔;金珊;王丹丹;王宇;延光海;宋艺兰;金哲虎;李良昌;朱莲花
  • 通讯作者:
    朱莲花
特应性皮炎患儿过敏原检测及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哲虎
  • 通讯作者:
    金哲虎
Imperatorin Suppresses Anaphylactic Reaction andIgE-Mediated Allergic Responses by Inhibitingultiple Steps of FceRI Signaling in Mast Cells: IMP Alleviates Allergic Responses in PCA
欧前胡素通过抑制肥大细胞中 FceRI 信号传导的多个步骤来抑制过敏反应和 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IMP 减轻 PCA 中的过敏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明昱;咸哲民;姜京植;王重阳;朱莲花;金哲虎;李良昌;朴红梅;延光海;金光玉;李红梅
  • 通讯作者:
    李红梅
内、外源性凋亡通路在瘢痕疙瘩中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735/j.cjdv.1001-7089.20190614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初颖;金珊;金哲虎;朱莲花
  • 通讯作者:
    朱莲花
延边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哲虎
  • 通讯作者:
    金哲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金哲虎的其他基金

CXCR4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促进瘢痕疙瘩形成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26061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碳酸酐酶IX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8196056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人角质形成细胞蛋白酶体α亚单位7等蛋白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
  • 批准号:
    81560503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延边地区人群IL-13Rα1基因多态性与特应性皮炎易感性的关系
  • 批准号:
    81060124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