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子标志化合物研究珠江口陆源有机碳百年演变特征与环境变化反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605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3.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Estuaries are sites of significant land–sea interaction and play a disproportionat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rbon biogeochemical cycles globally.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errestrial matter input into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due to th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ies, which makes a significant disturbance to the estuarine ecosystems including the carbon bio-geochemical cycle during the past centenary. However, the information on the land vegetation type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history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is scarce due to the absence of the actual observation records, which restricts the scientific predic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ine system.. T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compositions of molecular biomarkers related to the terrestrial organic carbon and the pal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Several aspects will be involved, including: (1)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land plant biomarkers in the short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estuary will performed,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n the types of the land plants in the past. (2)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 (GDGTs) in the short sediment cores will be investigated,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n the sources of GDGTs. GDGT-based indices will be calculated an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soil would be evaluated. (3)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ignin phenols in the short sediment cores will be studied and the types of the vegetation will be reconstructed for the same core sediment. (4) All these molecular biomarkers will be studied for the typical soils, land plants and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Pearl River systems. (5) The stable isotopes (δD and δ13C) of long-chain n-alkanes will be investigated,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climate and the C3/C4 palnts. All these achievements would enable us to elaborate the variations of terrestrial organic carbon and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s of the terrestrial organic carbon and th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since last 100 years.
河口在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百年来珠江流域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急剧变化,陆源物质输入的增加对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自然生态过程包括碳循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项目通过对沉积记录的研究来了解珠江口陆源有机碳百年演变特征,反演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对珠江口及邻近海域未来环境演变趋势作出科学预测。项目将通过对珠江口系列柱状沉积物进行高碳数正构烷烃、木质素和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 (GDGTs) 的定性定量研究,结合对珠江流域 (东江、西江、北江) 河流表层沉积物、两岸典型土壤及植被的上述分子标志化合物的定量研究,定量计算珠江口各类陆源有机碳的相对输入贡献,重建珠江流域的大气平均温度, 通过高碳数正构烷烃的δD值重建气候干/湿。在此基础之上探讨珠江口近百年来陆源有机碳的演变特征及与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可能关系,为典型河口地区碳循环研究提供机制上的参考

结项摘要

近百年来珠江流域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急剧变化,陆源物质输入的增加对珠江口海域的自然生态过程包括C循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项目首先通过对珠江主要支流两岸优势植被、堤岸土壤、河流表层沉积物和珠江河口表层沉积物的TOC及其δ13C的研究和对分子标志化合物(高碳数正构烷烃、木质素、地质藿类和GDGTs)的定性定量研究,获取珠江口海域各类陆源有机质输入的特征。项目重点对珠江口海域柱状沉积物进行了与陆源有机碳输入相关的特征分子标志化合物的定性定量研究,对沉积记录的百年陆源有机碳进行了源解析,评估了各类陆源有机碳的相对贡献。对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叶蜡的正构烷烃的δ13C和δ2H进行测试,并利用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代用指标对珠江口近百年来的气候/环境进行定量化重建。结果现实:自1710年以来,珠江口海域的陆源有机碳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1710 ̶ 1800年陆源有机碳的比例低,1800 ̶ 1900年陆源有机碳的比例减少,1900 ̶ 1980年陆源有机碳的比例上升,1980 ̶ 2019年陆源有机碳比例快速增加。利用分子标志物指标重建的珠江口地区年均和冬季海表温度在上述4个阶段呈现出升高-降低-升高-升高的变化趋势。相对应,南海 ENSO依次处于厄尔尼诺、拉尼娜、厄尔尼诺和厄尔尼诺相位。这两个温度的差值相应地呈现出低-高-低-低的变化趋势,这主要是由冬季温度的快速升高导致的。人类活动加剧引起的气溶胶导致的暖冬效应与ENSO耦合作用导致了珠江口海域季节性温差的减小。高碳数正构烷烃的δ13C和δ2H的反相位变化揭示出该海域高碳数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大气颗粒的输入,而且它们反相位变化反映了南海ENSO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相位的变化。人类活动加剧的全球暖化叠加于厄尔尼诺的增强,使得东亚冬季风减弱。减弱的冬季风使得更多的陆源有机质被输送到远离河口的海域埋藏,对全球增温具有一定的负反馈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南海北部东沙海区11.3 ka BP 以来甲烷渗漏的沉积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地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正波;梁前勇;廖伟森;胡建芳
  • 通讯作者:
    胡建芳
Hydroclimate variation during the Mystery Interval i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rea
东亚夏季风区神秘区间水文气候变化
  • DOI:
    10.1016/j.quascirev.2021.10707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Zhao Bingyan;Huang Xianyu;Hu Jianfang;Shu Junwu;Wang Weiming;Peng Ping'an
  • 通讯作者:
    Peng Ping'an
Climatic and huma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sight from the tetraether lipid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in the Beibu Gulf, China
气候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北部湾四醚脂温度重建的见解
  • DOI:
    10.1016/j.quaint.2019.12.004
  • 发表时间:
    2020-01
  • 期刊: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Weisen Liao;Jianfang Hu;Haoda Zhou;Ping'an Peng
  • 通讯作者:
    Ping'an Peng
长江下游南漪湖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炳炎;胡建芳;刘丰豪;陈炜;王伟铭
  • 通讯作者:
    王伟铭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贵屿某电子垃圾拆解点附近大气颗粒物中氯代/溴代二英、四溴双酚A污染水平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潇;陈德翼;梅俊;胡建芳;彭平安
  • 通讯作者:
    彭平安
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 期以来沉积 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李永祥
  • 通讯作者:
    李永祥
梨NAC结构域蛋白基因克隆与mRNA嫁接传递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宫磊;李天忠;张文娜;胡建芳;徐海燕;杨玉艳
  • 通讯作者:
    杨玉艳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艳;胡建芳;向荣;付少英;李永祥;曹怀仁
  • 通讯作者:
    曹怀仁
CCS52A基因与核内复制在新疆野生樱桃李巨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 DOI:
    10.11841/j.issn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伟阳;乔峰;马凯;王继勋;胡建芳
  • 通讯作者:
    胡建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建芳的其他基金

南海东沙海域晚更新世以来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规模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及环境效应
  • 批准号:
    41576053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典型露头剖面四醚类脂物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参数的适用性研究
  • 批准号:
    4137211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湖光岩Maar湖长链烷基二醇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来源及古环境意义研究
  • 批准号:
    4087306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不同温度、盐度及二氧化碳分压条件下硅藻分子标志物的组成及单体碳同位素比值变化研究
  • 批准号:
    40573059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从百年沉积记录研究珠江口水华(或赤潮)发生的机制
  • 批准号:
    40203012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