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尺度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系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227202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0812.实验固体力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Micro/nano scale materials possess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new structures and devices. However,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between the materials at micro/nano scale and their bulk counterparts, which causes great difficulties in the design and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micro/nano structures and devices.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systems can not adapt to such a small size tested materials. Thus, development of micro/nano scale measur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in bas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project will develop a measurement system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of tested objects is from several hundreds micrometers to several tens nanometers. The test system has the loading configurations of tension, compression, bend, vibration (fatigue), and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loading mode, operates at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stage, as well as the atomic force (AFM) and optical microscopy (OM) platforms. The test system’s parameters are load range from 500 mN to 100 pN with sensitivity of 10 pN, displacement range from 5 nm to 250 micrometers with resolution of 5 nm; and the maximum gauge length of 500 micrometer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developed system, the materials strength and their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nanowires, low-dimensional films, and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 at micro and nano scale will be investigated. Meanwh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s for matrix, inclusion and interface phases will b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system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inally, the study on the coup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st system and the sample will be examined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the test system in nanoscale mechanical measurements.
微纳尺度材料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地用于新结构和器件中,但其力学性能和体材料有巨大的差别,这对结构和器件的设计以及可靠性评估造成极大困难。传统的测量系统无法适应如此小尺寸的材料检测,因此研发微尺度下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系统成为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的迫切课题。项目将研制一套跨数百微米到数十纳米尺度的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系统,具有拉、压、弯曲、振动(疲劳)以及力电耦合等加载模式,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完成力学性能检测,并兼顾原子力和光学显微平台。检测系统载荷范围为500毫牛-100皮牛,灵敏度10皮牛;位移范围为5纳米-250微米,分辨5纳米;试件测试区最大长度500微米。在此基础上以纳米线、低维薄膜、石墨烯等复合材料为对象,研究微纳米尺度下材料强度及其变形机理;开展基体、夹杂及界面相等的跨尺度力学性能检测,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开展系统和试样耦合相互作用研究,探讨检测系统在纳尺度检测中的影响。

结项摘要

微纳米尺度材料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但其和体材料有巨大的差别,这对器件的设计以及可靠性评估造成极大困难。传统力学测量系统无法适小尺寸的材料检测,因此研制微尺度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系统成为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的迫切课题。项目研制一套跨百微米到数十纳米的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系统,具有拉、压、弯曲、以及振动等加载模式,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完成力学性能检测。检测系统载荷范围为500 毫牛-100 皮牛,位移为250微米-5纳米,试件测试区最大长度500微米。在此基础上以纳米线、石墨烯等低维材料为对象,研究其其变形机理;开展对基底、异质材料及界面等的跨尺度力学性能检测,微纳米对象的夹持、加载与操纵等,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完成了项目任务书的内容,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了如下:1)研制了一套微纳米力学测量系统m-MTS,它既具有传统小尺度材料力学实验机的功能,又兼具MEMS和微纳米探针特点,是一台多尺度、跨观察平台(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拉曼光谱)的微纳米力学测量系统。它将微纳米力学检测中涉及的测量范围宽(力:N-nN、位移:100 微米-1nm,试件特征尺寸:mm-10nm) 与精细测量(系统模块设计,粗细分级、MEMS片上模块,以及高精度位移场漂移和畸变修正等)融于同一实验装置中。2)m-MTS模式化设计使其有多种组合方式,可结合其它微纳米平台、传感器、操纵单元实现多功能力学测量和操纵。3)m-MTS集成了由精密机械加工、MEMS制造、压电陶瓷控制的小尺度、精密、弱信号光机电系统和装置;开发了多种微力传感器,加载单元,控制、放大与噪声拟制电子模块等。4)在应用研究方面,涉及微纳米材料和器件的力学性能测量和微纳米对象的夹持、操纵和定位。前者完成了多尺度细菌单丝/束、超长碳纳米管、低维石墨烯界面与半导体异质材料的动静态力学性能测量,发现了细菌单丝的长度效应和湿度在45%时的脆韧转换现象,石墨烯与基底在界面变形传递过程中存在尺寸效应;建立了单晶硅体系任意晶面的拉曼-力学模型,提出了各晶向拉曼测量所对应的拉曼-应力关系。后者,首次测量了石墨层间解离能以及超长碳管束中管间界面相互作用力;建立了基于LDV和压电敏感的剪切机制表面相互作用测量系统,实现了介观距离相互作用的直接测量;发现了压入载荷和接触电阻曲线上的平台区域,提出了平台区两线法接触电阻的简化检测方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6)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8)
专利数量(0)
Interferometric dynam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based on high-speed imaging or a single photodetector.
干涉动态测量:基于高速成像或单个光电探测器的技术
  • DOI:
    10.1155/2014/232906
  • 发表时间:
    2014-01-01
  • 期刊:
    TheScientificWorld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Fu, Yu;Pedrini, Giancarlo;Li, Xide
  • 通讯作者:
    Li, Xide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 in Si-based Multilayer Structure b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显微拉曼光谱测量硅基多层结构的残余应力
  • DOI:
    10.11648/j.optics.s.2015040301.18
  • 发表时间:
    2015-11
  • 期刊:
    Opt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ei Qiu;Cui-Li Cheng;Yu-Cheng Zhao;Qiu Li.
  • 通讯作者:
    Qiu Li.
Dynamic behavior of tuning fork shear-force structures in a SNOM system
SNOM 系统中音叉剪切力结构的动态行为
  • DOI:
    10.1016/j.ultramic.2014.03.011
  • 发表时间:
    2014-07-01
  • 期刊:
    ULTRAMICROSCOPY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Gao, Fengli;Li, Xide;Fu, Yu
  • 通讯作者:
    Fu, Yu
Measurement of the cleavage energy of graphite.
石墨裂解能的测量
  • DOI:
    10.1038/ncomms8853
  • 发表时间:
    2015-08-28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Wang W;Dai S;Li X;Yang J;Srolovitz DJ;Zheng Q
  • 通讯作者:
    Zheng Q
The use of a carbon nanotube sensor for measuring strain b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使用碳纳米管传感器通过显微拉曼光谱测量应变
  • DOI:
    10.1016/j.carbon.2012.10.043
  • 发表时间:
    2013-03-01
  • 期刊:
    CARBON
  • 影响因子:
    10.9
  • 作者:
    Qiu, Wei;Li, Qiu;Kang, Yi-Lan
  • 通讯作者:
    Kang, Yi-L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低速冲击下蜂窝铝板的表面变形检测及其吸能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刚;李喜德
  • 通讯作者:
    李喜德
Ni-Cr- Cu三元合金电极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喜德;曹德华;冯新东;张绰;邹浩然;李彬;李菊英;熊烈强;郑晓;杨军胜
  • 通讯作者:
    杨军胜
音叉探针的动态传感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喜德;高峰利
  • 通讯作者:
    高峰利
散斑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v 40, n 5, p245-251, 200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喜德
  • 通讯作者:
    李喜德
Cr含量对NiCrMoCu多孔材料的影响及其造孔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喜德;刘羽祚;李彬;李菊英;熊烈强;郑晓;杨军胜
  • 通讯作者:
    杨军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喜德的其他基金

微纳米尺度材料变形与断裂性能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12172190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纳米尺度材料变形与断裂性能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长碳纳米管及其复合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1187203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扫描显微环境下高温变形原位测量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批准号:
    11632010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3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微米至亚微米尺度动态力学性能检测技术及系统研究
  • 批准号:
    11472151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6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探针集成纳米力学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
  • 批准号:
    1097211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晶粒尺度的多晶材料变形实验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
  • 批准号:
    10572071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纳米散斑技术研究及其在MEMS器件和微电子封装中热失效问题的应用
  • 批准号:
    10372049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尺度物体动静态力学特性的显微相移电子散斑计量研究
  • 批准号:
    10072031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