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抑芽抗菌剂香芹酮/环糊精超分子缓释体系的构建机制及缓释行为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6047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2007.食品贮藏与保鲜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Sprouting and decay are major problems during potato storage. Carvone, a monoterpene extracted from the essential oil of caraway seeds, acts as sprouting inhibitor and antibacterial agent for potato tubers in storage. However, carvone is oxidable, extremely volatile, low utilization and persistence. Therefore, cyclodextrins and their derivatives (CDs) will be used for complexation with carvone. Owning to having a hollow truncated cone with “a hydrophobic cavity and a hydrophilic wall”, CDs should be able to improve carvone’s stablity, slow-release and drug persistence.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carvone/cyclodextrins will be confirmed by UV, NMR, FT-IR, TGA-DSC methods. While, the 3D configuration of carvone/ cyclodextrins complexes can be established by ROESY and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at the first time. Then the possibility for improvement of carvone’s stability and slow-release by complexation with CDs should be verified. Accordingly, the release behavior of carvone from supramolecular systems will b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can realize green and safety preservation of potatoes, providing the theoretic basis and practice for high efficient usage of carvone as a new potato sprout inhibitor & antibacterial agent.
马铃薯发芽和腐烂是贮藏期间的主要问题,植物提取物香芹酮是一种绿色安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抑芽抗菌剂,但因其在空气中易氧化、挥发速率快、药剂利用率低、药效不持续等问题制约了它在马铃薯贮藏方面的应用。基于此,本项目应用环糊精“外亲水、内疏水”的空腔效应与香芹酮包合形成超分子缓释体系,通过采用紫外、核磁、红外、热分析等方法对缓释体系进行表征,探明香芹酮/环糊精超分子缓释体系的构建机制;采用ROESY光谱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首次建立香芹酮/环糊精缓释体系的三维构型,从而从微观分子的角度解释环糊精对香芹酮的增稳、缓释作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香芹酮从超分子体系中的释放行为,为其在马铃薯贮藏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项目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价值,符合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于实现马铃薯绿色安全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探索天然绿色、具有抑芽活性的植物提取物来解决马铃薯休眠后的发芽是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香芹酮在马铃薯采后方面具有抑芽抗菌的保鲜作用,但其易挥发氧化、不稳定,在生产中需要重复施用,增加了应用成本,限制了它在马铃薯贮藏保鲜领域的应用前景。因此,应用环糊精“外亲水、内疏水”的空腔效应改善香芹酮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展对香芹酮稳定、缓释机理研究非常必要。采用共蒸发—冷冻干燥法制备香芹酮/环糊精缓释剂,并采用相溶解度、紫外、核磁、红外、热重-差热分析、热力学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等方法对缓释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2种香芹酮/环糊精缓释剂产率均在90%以上;香芹酮与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的缓释体系稳定常数分别为117.04和409.39L/mol,溶解类型分别为A-BS和AL型;从微观分子的角度探明了环糊精对香芹酮分子识别、稳定和缓释机理为:香芹酮分子以自发的方式进入到主体环糊精空腔内,为焓驱动和熵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客体分子间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和范德华力;得到微观分子3D图推测出香芹酮与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模式分别为香芹酮分子的烯酮环或异丙烯基首先进入了环糊精的空腔,因此香芹酮的溶解度、稳定性均得到了改善;通过考察缓释体系的释放行为,表明香芹酮与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缓释体系分别属于抑制释放型和控制释放型,可调控温湿度来调控香芹酮/羟丙基-β-缓释体系中香芹酮的释放,通过Avrami’s方程得到了其释放速率常数为1.0858×10-6s-1,且释放过程属于扩散限制反应。上述结果均表明香芹酮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的缓释体系在改善香芹酮溶解度、稳定性、控制释放性等方面最佳,且对马铃薯抗菌抑芽作用也非常显著。项目得到的研究数据具有理论和实用的双重价值,对于实现马铃薯绿色安全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植物源香芹酮对青薯9号原种的贮藏效果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保鲜与加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霞;李守强;田甲春;李梅;程建新;田世龙
  • 通讯作者:
    田世龙
香芹酮处理对马铃薯微型薯发芽调控及田间种植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马铃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霞;田世龙;田甲春;李梅;李守强;程建新
  • 通讯作者:
    程建新
3种抑芽剂对马铃薯贮藏效果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甘肃农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霞;任娜;黄铮;田世龙
  • 通讯作者:
    田世龙
Complexation of capsaici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and its analytical application
辣椒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络合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 DOI:
    10.1016/j.saa.2019.117278
  • 发表时间:
    2019-12-05
  • 期刊: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Huang, Zheng;Xu, Rui;Cheng, Jianxin
  • 通讯作者:
    Cheng, Jianxin
羟丙基-β-环糊精对辣椒素的荧光增敏及其分析应用
  • DO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18.011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分析试验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铮;马永钧;葛霞
  • 通讯作者:
    葛霞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氯苯胺灵在土壤和水中的残留及降解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农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守强;田世龙;安丽丽;葛霞;程建新
  • 通讯作者:
    程建新
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霞;傅凌韵;叶振南;王文君
  • 通讯作者:
    王文君
低氧高二氧化碳贮藏环境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食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甲春;田世龙;李守强;葛霞;李梅;程建新;张辉元
  • 通讯作者:
    张辉元
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5种(系)马铃薯的营养品质
  •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0.06.04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守强;田世龙;李梅;葛霞;田甲春;程建新
  • 通讯作者:
    程建新
CIPC对贮藏期间马铃薯不同部位酶活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欣;张丙云;田世龙;李梅;程建新;李守强;葛霞
  • 通讯作者:
    葛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葛霞的其他基金

基于生理响应和差异代谢-转录组学联合解析3-癸稀-2-酮对马铃薯的抑芽作用机制
  • 批准号:
    3236061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2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