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关联及其对我国春夏季持续性降水异常的协同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537103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Anomalously persistent rainfall (APR) is one of dominan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causing destructive economic losses, and its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depend on the atmospheric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ISOs). Such an intraseasonal weather forecast becomes a great difficulty to realize the “seamless” dynamical prediction, but it is indeed the national indispensable demand for preventing and minimiz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s a planetary-scale eastward-propagating wave-like coupled circulation-convection system with evident poleward propagations especially during boreal summer, the tropical ISO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over China as well as all over the world. Thus, it is a major source of predictability globally for forecasting anomalously persistent weather.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n area where the extratropical ISO is more active and/or generated, thus the ISOs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another major source of predictability for forecasting anomalously persistent weather over China. Therefore, this project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al processes fo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xtratropical ISO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the tropical I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etics,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will be examined for both extratropical and tropical ISOs influencing cooperatively the APR over eastern China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The derived mechanisms for the cooperative impacts will be further validated via the CMIP5 simulation results. Finally, the precursor signals associated with ISOs in tropics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extracted to develop the extended medium-range weather statistical forecasting model to predict the APR over eastern China.
持续性降水异常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大气季节内振荡。这种季节内尺度预报是实现“无缝隙”动力预报的难点,却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国家重大需求。热带大气低频振荡作为海气耦合系统中一种行星尺度的向东传播的对流-环流耦合的波动,强烈地影响着我国及全球天气和气候,是持续性天气异常可预报性的主要来源。青藏高原是热带外大气低频振荡的活跃区和重要源地,因而青藏高原大气季节内振荡是我国持续性天气异常的另一可预报性来源。本项目拟通过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研究青藏高原大气季节内振荡形成和演变规律及其与热带洋面大气低频振荡的相互作用,从能量学角度揭示它们对我国东部地区春、夏季持续性降水异常“协同”影响的物理机理;利用CMIP5模拟试验结果验证其协同影响机制。提取青藏高原和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前兆信号,发展和建立持续性降水异常的中期延伸统计预报模型。

结项摘要

持续性降水异常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热带和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协同作用。这种季节内尺度气象预报是我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大需求,但又是动力数值预报的难点。本项目基于1979~2015年我国台站和TRMM卫星观测的逐日降水量、NCEP2和JRA55等大气再分析资料,利用小波谱、功率谱和经验正交分解等方法揭示出中国东部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和华南)持续性降水异常的时空变率与亚洲季风区夏季30~60天大气ISO和10~30天大气准双周振荡(QBWO)以及与中纬度低频波列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典型个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强降水的30~60天ISO、2002夏季和2006年春季华南地区降水的QBWO,重点揭示了热带和中高纬大气30~60天ISO和10~30天QBWO在青藏高原附近的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及其对春、夏季中国东部持续性降水异常发生发展的协同影响。南亚和东亚30~60天ISO主要通过高层辐散环流发生相互作用,南海‒西北太平洋的异常抑制(活跃)对流伴随着显著的斜压散度,从而激发出一个连接南海和长江中下游的经向垂直环流圈,该环流圈又与青藏高原上空的纬向低频波列相耦合,使得长江中下游高空维持辐散(辐合)环境,造成持续性强降水(少雨)。对于QBWO,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结构是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SMLY)为核心的单极型降水异常分布。单极型降水正(负)异常除了依赖中纬度高层涡度平流引起SMLY地区异常上升(下沉)运动以外,还依赖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导致的非绝热的水平梯度在孟加拉湾北部制造异常反气旋(气旋)。少数CMIP5模式(如CNRM-CAM5)能够验证热带和中高纬大气ISO协同影响我国降水异常的机理。将青藏高原上空经向风、热带ISO相关的赤道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和赤道纬向风等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应用于贝叶斯小波频段统计预报方案,对中国东部夏季季节内降水开展了时效为15天的中期预报试验,表明该预报方案在未来的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xperimental 15-day-lead statistical forecast of intraseasonal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over Eastern China
中国东部夏季季风降水15天前统计预报实验
  • DOI:
    10.1080/16742834.2015.1126152
  • 发表时间:
    2016-01
  • 期刊: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Li Jianying;Mao Jiangyu
  • 通讯作者:
    Mao Jiangyu
Cloud-radiation-precipitation associations over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an observational analysis
亚洲季风区云-辐射-降水关联:观测分析
  • DOI:
    10.1007/s00382-016-3509-5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Climate Dynamic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 Ji;ong;Wang Wei-Chyung;Dong Xiquan;Mao Jiangyu
  • 通讯作者:
    Mao Jiangyu
2002 年夏季中高纬大气准双周振荡对华南降水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孔晓宇;毛江玉;吴国雄
  • 通讯作者:
    吴国雄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30–60-day 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ver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
亚洲夏季风区30~60天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的控制因素
  • DOI:
    10.1007/s00382-018-4216-1
  • 发表时间:
    2019-02
  • 期刊:
    Climate Dynamic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 Jianying;Mao Jiangyu
  • 通讯作者:
    Mao Jiangyu
Coordinated influences of the tropical and extra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on the 10–30-day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southeastern China
热带和温带季节内振荡对我国东南部夏季降水10~30天变化的协调影响
  • DOI:
    10.1007/s00382-018-4574-8
  • 发表时间:
    2018-12
  • 期刊:
    Climate Dynamic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 Jianying;Mao Jiangyu
  • 通讯作者:
    Mao Jiang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当前重大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春夏气候的影响
  •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2.01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屹岷;刘伯奇;任荣彩;段安民;毛江玉
  • 通讯作者:
    毛江玉
青藏高原热状况和海温异常对亚洲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49(5). 1279-1289,200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毛江玉;吴国雄
  • 通讯作者:
    吴国雄
青藏高原低涡形成、发展和东移影响下游暴雨天气个例的位涡分析
  •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04.1827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婷;刘屹岷;吴国雄;毛江玉;张冠舜
  • 通讯作者:
    张冠舜
南海海气相互作用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个例诊断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赛;毛江玉;吴国雄
  • 通讯作者:
    吴国雄
1991年江淮梅雨与副热带高压的低频振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毛江玉;吴国雄
  • 通讯作者:
    吴国雄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毛江玉的其他基金

华南山脉和高空的位涡强迫对前汛期暴雨的影响
  • 批准号:
    4217507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夏季北印度洋-西太平洋表层和深层海温的季节内变率及其对大气低频振荡的响应
  • 批准号:
    41876020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起源于印度洋的必要条件和生成机制
  • 批准号:
    4137508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影响江淮流域持续性极端降水的数值模拟及预报应用
  • 批准号:
    4117505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TRMM资料揭示的亚洲季风区降水日变化及其在气候模式评估中的应用
  • 批准号:
    40975052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影响和季风爆发预测
  • 批准号:
    40375022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