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胚胎学和Hox基因的长翅目幼虫腹足同源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218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2.动物系统与分类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Mecoptera is one of the primitive orders in holometabolous insects because they bear a pair of prominent compound eyes in the larval stage, representing the intermediate link between Holometabola and Hemimetabola. The larvae of Mecoptera represented by Panorpidae and Bittacidae are of eruciform type and possess eight pairs of abdominal prolegs in addition to three pairs of thorcic legs. However, whether these prolegs are serially homologous with the thoracic legs and evolutionarily homologous with the prolegs of other eruciform larvae are long-standing controversial problems, which have not been satisfactorily resolved to date. This proposal investigates the serial homology of prolegs in Panorpidae larvae through comparative embryology and Hox genes, and explores the evolutionary homology of prolegs in different eruciform larvae (Lepidoptera and Hymenoptera). By the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Hox genes related with proleg development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s,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s of the abdominal prolegs in the embryogenesis are clarified to elucidate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abdominal prolegs of different eruciform larvae, and to reveal the homological relationships of abdominal prolegs. This research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phylo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studies of the holometabolous insects and make necessary modification for the current concept of eruciform larvae.
长翅目是原始的全变态类昆虫之一,幼虫具一对发达的复眼,是联系全变态类与半变态类昆虫的重要纽带。长翅目蝎蛉科和蚊蝎蛉科幼虫为蠋式,除3对胸足外,腹部还有8对腹足,但这些腹足与胸足之间是否存在系列同源关系,与其它蠋式幼虫的腹足之间是否存在进化同源关系,迄今仍存有较大争议。本项目拟采用比较胚胎学和Hox基因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长翅目幼虫腹足与胸足及其它蠋式幼虫(鳞翅目和膜翅目)腹足的同源性关系,确定腹足与胸足间是否存在系列同源关系,探讨与其它蠋式幼虫腹足之间的进化同源性关系;通过腹足发育相关Hox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阐明蠋式幼虫胚胎期腹足的发育机制,探讨不同昆虫类群中蠋式幼虫腹足的起源与演化,为全变态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提供更多证据,并对现有蠋式幼虫的概念进行必要的修订。

结项摘要

长翅目蝎蛉科和蚊蝎蛉科幼虫为蠋式,有3对胸足和8对腹足,但这些腹足与胸足之间是否存在系列同源关系,与其它蠋式幼虫的腹足之间是否存在进化同源关系,迄今仍存有较大争议。本项目采用比较胚胎学、组织学和发育生物学方法,研究长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昆虫胚胎期腹足的发育情况,探索腹足与胸足之间是否存在系列同源关系,并通过与其它蠋式幼虫腹足胚胎发育过程比较,揭示蠋式幼虫腹足的起源与演化,探讨其进化同源关系。通过腹足发育相关Hox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阐明蠋式幼虫胚胎期腹足的发育机制。. 研究发现,长翅目幼虫腹足是胚胎期腹足原基基节的外长物,与胸足之间不存在系列同源关系;胚胎原位杂交发现,Dll基因表达在胸足端部以及整个腹足。认为蝎蛉腹足并非真正的附肢,腹足与胸足并非系列同源。. 膜翅目昆虫胚胎发育中,叶蜂胚胎腹部的突起与胸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比胸足更靠近腹中线;胚胎发育期间,胸足原基分化成6节,而腹足原基不分节,最后发育成锥形的腹足。表明叶蜂幼虫的腹足起源于腹部附肢基节的内叶,与胸足不是系列同源结构。. 鳞翅目昆虫胚胎发育中,腹足与胸足位置与发育方式类似,1–10腹节的腹足原基与胸足在同一条直线上,随后3–6节和10节的腹足原基发育成腹足,其他体节的附肢原基退化,说明粘虫腹足为真正的附肢结构,与胸足系列同源。. 综上所述,长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幼虫之间,腹足是独立演化的,其中长翅目和膜翅目幼虫腹足来源于附肢原基基节的内叶,而鳞翅目幼虫腹足来源于附肢,因此这三个目的蠋式幼虫腹足之间,并不存在进化同源关系。. 本项目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2篇,昆虫学报4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Ultrastructure of the larval Malpighian tubules in Terrobittacus implicatus (Mecoptera: Bittacidae)
Terrobittacus implicatus(长翅目:Bittacidae)幼虫马氏小管的超微结构
  • DOI:
    10.1007/s00709-018-1221-5
  • 发表时间:
    2018-07-01
  • 期刊:
    PROTOPLASMA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u, Lu;Hua, Bao-Zhen
  • 通讯作者:
    Hua, Bao-Zhen
Larval morphology of the hanging-fly Bittacus trapezoideus Huang & Hua (Insecta: Mecoptera: Bittacidae)
悬蝇Bittacus trapezoideus Huang幼虫形态
  • DOI:
    10.11646/zootaxa.3957.3.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Zootaxa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Jiang Lu;Gao Qiong-Hua;Hua Bao-Zhen
  • 通讯作者:
    Hua Bao-Zhen
同源异形盒基因及其在昆虫幼虫腹足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DOI:
    10.16380/j.kcxb.2017.05.01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果;花保祯
  • 通讯作者:
    花保祯
Sexual dimorphism of adult labial palps of the peach fruit moth 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Lepidoptera: Carposinidae) with notes on their sensilla
桃果蛾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鳞翅目:Carposinidae)成虫唇须的性别二态性及其感器的注释
  • DOI:
    10.1111/azo.12103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ACTA ZOOLOGICA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Chen, Jing;Hua, Baozhen
  • 通讯作者:
    Hua, Baozhen
Larval morphology of Panorpodes kuandianensis (Insecta, Mecoptera, Panorpodidae) and its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宽甸斑足虫(昆虫纲、长翅目、斑足科)幼虫形态及其进化意义
  • DOI:
    10.3897/zookeys.398.6675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ZooKeys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Jiang L;Yue C;Hua B
  • 通讯作者:
    Hua B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华蚊蝎蛉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晶;马继文;刘歆然;李美美;花保祯
  • 通讯作者:
    花保祯
昆虫对气味信息素的感受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召;花保祯
  • 通讯作者:
    花保祯
麦红吸浆虫的灾害与成灾规律研究II. 灾害出现的影响因子与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锋;花保祯;仵均祥;贺虹;祝传书.
  • 通讯作者:
    祝传书.
刘氏蝎蛉的精子发生和精子超微结构
  • DOI:
    10.16380/j.kcxb.2017.04.0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贝贝;谢莎;花保祯
  • 通讯作者:
    花保祯
中国大巴山蝎蛉属一新种(长翅目:蝎蛉科)(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昆虫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俊霞;花保祯
  • 通讯作者:
    花保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花保祯的其他基金

中国蚊蝎蛉复合体物种界定和物种分化机制
  • 批准号:
    32370497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翅目幼虫视觉器官构造及其在幼虫进化起源中的意义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蝎蛉科幼虫比较形态学及其系统学意义
  • 批准号:
    3187227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特有属双角蝎蛉属物种界定和谱系地理学研究
  • 批准号:
    31672341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世界蝎蛉科昆虫属级单元订正与分类体系构建
  • 批准号:
    3117212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世界蚊蝎蛉科昆虫属级单元订正与系统发育研究
  • 批准号:
    3097038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蝎蛉科昆虫属级分类单元的重新划分与系统发育研究
  • 批准号:
    30670255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蚊蝎蛉科昆虫分类与行为生物学研究
  • 批准号:
    30370179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蝎蛉科虫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
  • 批准号:
    30070101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桃蛀果蛾复合体滞育的进化与物种形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9570095
  • 批准年份:
    1995
  • 资助金额:
    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