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阴三阳的经方药对语法系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7356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7.中药药性理论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本研究针对药对组成规律发现、整合和应用问题,以《伤寒论》三阴三阳系统为主线,结合治法和药味间关系对经方药对进行分类,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发现各类药对在药性、功效、用量方面的配伍特征和组成模式,发现各类药对所对应的方剂类型与证候环境。利用实体语法系统作为框架,建立药对"加"、"减"、"乘"、"除"运算结构,有机整合数据挖掘所得到的结果,建立药对组成语法系统,为药对组成规律的应用提供平台。在所建立的基于三阴三阳系统的藏象思维模型和面向中药作用机理解析的系统生物学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复杂系统定性推理技术,从中医理论和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揭示各类药对配伍特征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不但为药对组成规律的发现与应用提供了平台,而且为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但为发展和完善配伍理论提供了基础,而且为配伍理论的整合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中药的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经方药对为研究载体,以语法的暗喻(中药为字,药对为词,方剂为句,方剂的临床应用为文章,药性与功效所表达的规律为中药语法)为指导思想,利用实体语法系统的形式化方法,构建药对配伍中客观存在的中药语法系统,并从分子层次研究配伍规律的机制,从而为揭示中药配伍的宏观和微观机制提供基础和工具。..主要成果:..1.“反药”同方应用特征研究.“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有众多本草书籍、药典及教材注明其不能同用。然而,历史上却不乏“反药”同方应用的例子。本项目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部分反药药对存在归经相同而性味相反的药性组合,反药同方存在以下特点,首先,方剂用反药,主用反药之一与病证需求相符的功效,在药性组合上表现为归经与病位一致,性味作用与治疗需求相同。其次,方剂巧用反药的相反功效以抵消主用药对其他脏腑的影响,在药性组合上表现出的特征为:归经相同,性味相反,且归经与主要病位不同。..2.经方药对语法系统的建立.为了系统揭示中药配伍规律,本项目从药性、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关系的角度对经方药对的药性配伍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得到经方药对中的药性组合配伍规律,并按照实体语法系统的框架,以单一药性为基本单元,以“寒—苦—归心经”形式的药性组合为基本结构,以药性组合配伍与功效的关系为语法规则,构建了经方药对的语法系统。本系统可实现如下功能:(1)对于给定的药对或方剂,基于其药性组合的配伍模式自动判断方剂的主要功效方向以及在中药配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原单味药均不具备的新的功能。(2)实现对经典方、大品种中药产品药性组合模式的抽提,发现经典方、大品种的药性组合配伍特征,发现经典方的独特精妙配伍。(3)以药性组合模式为模板,实现对药材、食物的重新配伍,目前可对具有药性的所有材料进行中药理论的配伍合产品设计。(4)实现对禁用药材的有效替换和评估。.经方药对语法系统的建立,为从系统科学涌现性的角度揭示了中药的配伍规律,并建立了基于药性理论的中药设计方法。..3.药性组合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为了进一步从微观层面上揭示中药药对配伍规律和特征,本项目在项目组上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建立的中药作用机理解析辅助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整合技术进一步建立了药性组合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可以方便地输出各药性组合作用的生物网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基于样本熵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癫痫发作预测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莉;杜一鸣;黄光;王耘
  • 通讯作者:
    王耘
dTGS: Method for Effective Components Identification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and Mechanism Analysis.
dTGS: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鉴定方法及作用机制分析
  • DOI:
    10.1155/2013/840427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eCA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uo J;Ren Y;Gu H;Wu Y;Wang Y
  • 通讯作者:
    Wang Y
中药功效概念网络构建及其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过红玲;顾浩;王耘;乔延江
  • 通讯作者:
    乔延江
基于系统药理学的天珠散抗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彦文;张燕玲;李志勇;王耘
  • 通讯作者:
    王耘
基于Bootstrap区间估计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阈值确定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颜素容;詹雪艳;王耘
  • 通讯作者:
    王耘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欧;张百霞;张燕玲;王耘;乔延江
  • 通讯作者:
    乔延江
基于饮片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中药辨识模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欧;林兆洲;张宪宝;王耘;乔延江
  • 通讯作者:
    乔延江
中药功效-药性组合关联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顾浩;王耘;肖斌;乔延江
  • 通讯作者:
    乔延江
基于药性组合的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顾浩;王耘;肖斌;郭维佳;尤章林;李萌
  • 通讯作者:
    李萌
三阴三阳系统与药性理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2):77-82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耘;张燕玲;郭亦然;刘颖
  • 通讯作者:
    刘颖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耘的其他基金

基于吸引子的中药有效成分群辨识与作用机理解析方法研究
  • 批准号:
    81973495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朝向中药作用机理解析的细胞耦合地图及其应用
  • 批准号:
    8167369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药性组合三联密码子的作用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 批准号:
    81373985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6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三阴三阳系统的药性组合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097394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三阴三阳系统的抽象数学模型及其在癫痫预测中的应用
  • 批准号:
    30500643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