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蛋白和Akt激酶双重抑制剂的分子构建、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筛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7335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01.合成药物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A series of new compounds containing thiocyanate or selenocyanate and indolone pharmacore were reported as dual tubulin polymerization/Akt inhibitors, which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resistance. Our group have done an intensive study of the derivatives of 2-amino-3-cyano-4-phenyl-6-imidazolopyridine derivatives in the inhibition 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 and recently we found that they also could selectively inhibit Akt, which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project, we make 4-phenyl-2-amino-3-cyanopyridine as a skeleton structure, and introduce three linkers (thiazole, imidazole and piperazindione) with the activity of inhibiting tubulin polymerization in the pyridine 6-position in order to combine the pyridine and indolone. besides, a alkyl chain with a thiocyanate or selenocyanate will also be attached to indolone 1-position.We estimate to synthesize three novel series of 400 substituted pyridine derivatives totally, and determine their activities of inhibiting Akt and tubulin polymerization by western blot and fluorescence analysis accordingly, besides, cytotoxic activity of the compounds will be evaluated in vitro against PC-3,Hela,SW620 and H522 by MTT assay, using MX-58151 as a positive control and the activity in vivo will be evaluated in mouse xenograft models. After those, the machanism will be elucidated and the 3D-QSAR model will be built, and the invention patent will also be applied. Finally, two or three compounds with outstanding activities will be studied in a deep-going way as a dual inhibitors 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 and Akt kinase.
一类含硫(硒)氰基团和吲哚酮双药效团的化合物被报道为微管蛋白和Akt激酶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可克服现有的微管蛋白抑制剂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课题组前期对4-苯基-6-咪唑-2-氨基-3-氰基吡啶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发现,该类化合物在抑制微管蛋白活性的同时,对Akt激酶也显示出突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为后续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指明了方向。本课题以4-苯基-2-氨基-3-氰基吡啶为骨架,通过3个对微管蛋白抑制活性突出的结构片段(噻唑、咪唑和哌嗪二酮)为linker,进一步引入硫(硒)氰基烷基吲哚酮结构,设计合成3类约400个多取代吡啶类衍生物。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对微管蛋白及Akt激酶的抑制活性;进一步进行体外及体内抗肿瘤活性筛选,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基于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筛选,建立3D-QSAR模型;申请发明专利;最终期望得到2~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药性好的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微管蛋白抑制剂Crolibulin和CA-4为先导化合物,以4-苯基-2-氨基-3-氰基吡啶为先导结构,对其进行骨架跃迁并进一步优化,设计合成了5,7-双芳基-8-氰基咪唑并[1,2-a]吡啶类及2,4,6-三芳基-3-氰基吡啶类化合物,共制备4类全新的化合物300余个,并确证其结构。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 MTT法,考察了所有目标化合物对HT29、H460、A549、MKN45以及SMMC-7721的体外细胞毒性,优选出8个化合物(如GC7、GC9、GC10、GC11等)对多个肿瘤细胞株IC50达到nM级。对候选化合物GC9进行了深入的作用机制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GC9在0.2-1.0 μM浓度下对细胞周期有明显的阻滞作用,且发生在G2/M期;进一步的免疫荧光试验及秋水仙碱竞争结合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可与微管蛋白的秋水仙碱位点结合,这一研究也被分子对接模型得以证实,初步阐明了该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为潜在的靶向作用于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聚合抑制剂;激酶活性筛选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Akt激酶无抑制活性。该研究为抗微管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类有潜力的分子探针,具有重大的后期研究价值。本项目通过总结以上4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建立了3D-QSAR 模型,可指导后续新化合物的设计;前期研究已发表SCI论文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5.228);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5,7-Diphenylimidazo[1,2-a]pyridine Derivatives
新型5,7-二苯基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学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Chem. Res. Chinese Universit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Tan;Xiaodan Chen;Rui You;Ping Gong
  • 通讯作者:
    Ping Gong
Discovery of Novel Tricyclic 5H-Pyridazino[4,5-b]indoles as Potent Antitumor Agents: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新型三环 5H-哒嗪并[4,5-b]吲哚作为有效抗肿瘤剂的发现: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Chem. Res. Chinese Universit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n Zhai;Limei Wang;Jiyue Shi;Ping Gong
  • 通讯作者:
    Ping G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7-羟基喹啉-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08
  • 期刊: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根;王昌华;宫平;迟雪梅;刘亚婧
  • 通讯作者:
    刘亚婧
Aβ-Cu复合物与Aβ纤丝对小胶质细胞激活作用比较研究
  • DOI:
    10.13241/j.cnki.pmb.2016.23.00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馨敏;施晴;于丰祥;宫平;冯雪梅;祁红;李娟
  • 通讯作者:
    李娟
Saa3缺失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Tau蛋白病理进展
  • DOI:
    10.11665/j.issn.1000-5048.2021051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岩青;宫平;刘震;张岩;于洋
  • 通讯作者:
    于洋
硝化抑制剂和秸秆对潮棕壤碳氮转化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短期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土壤与肥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立杰;张丽莉;李东坡;宫平;薛妍;于春晓;王成柱;武志杰
  • 通讯作者:
    武志杰
应用气-质联机和同位素双标记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吸收有机氮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立杰;张丽莉;陈伟;宫平;武志杰;薛妍;房娜娜;王玲莉
  • 通讯作者:
    王玲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宫平的其他基金

基于骨架修饰的新型c-Met、Flt3多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57329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5-羟基-1H-吲哚-3-羧酸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 批准号:
    30672519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N-取代-5-羟基-1H-吲哚-3-羧酸酯类新化合物抗流感病毒构效关系研究
  • 批准号:
    20372047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