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煤层条件下含煤层气系统流体能量分配及其地质控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211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8.煤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aking fluid energy distribution of late Permian epoch multi-coalbeds from reprsentative syncline in Bide-santang basin of Zhina coal field in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as the study object,adopting geological analysis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 methods,fluid energy distribution law and its intrinsic controlling factors are thorough analyzed.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ion of gas- bearing property, water-bearing property, permeability,and reservoir pressure on multi-coalbes sequence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Employing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the lowest porosity-permeability on which condition the coalbed methane(CBM)-beraring system of unified fluid pressure are analyzed,further CBM-bearing system type are divided on basis of this discriminant value,then further fluid energy state and property of these different system are analyzed.At last anatomizing representative syncline,vertical distribution mode of different CBM-bearing system having different fluid energy property on multi-coalbeds are explained,then which can guide choice of exploiting CBM methods,develop CBM reservoirring theory on multi-coalbeds,and provide theory evidence for establishing large CBM exploiting base of southwest in China.
以贵州省织纳煤田比德-三塘盆地典型向斜晚二叠世多煤层流体能量分配为研究对象,采取地质分析与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多煤层条件下流体能量分布规律及其内在控制因素。重点探讨煤储层含气性、含水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在多煤层序列上的垂向分配规律及相互关系。引入启动压力梯度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含煤层气系统形成具有统一流体压力含煤层气系统所需的最低孔渗性值,以此判别值划分含煤层气系统类型,进一步分析不同含煤层气系统类型的流体能量存在状态及属性。最后解剖典型向斜,阐释多煤层序列上具有不同流体能量特征的含煤层气系统的垂向叠置分配模式,进而指导后期煤层气开采方式的选择,推进适合于多煤层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理论向纵深发展,为构建我国西南煤层气大型开发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多煤层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具有其特殊性,含煤地层高频旋回普遍发育,深刻地影响到煤层气成藏效应,为此本项目以黔西织纳煤田比德-三塘盆地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典型向斜晚二叠世多煤层含煤层气系统流体能量分配及其地质控制机理。取得以下成果。.首先,基于单孔含煤地层柱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整个盆地典型钻孔的岩性分析和测井曲线,修正了研究区含煤地层三级层序格架,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认为层序结构为二元组合,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第二,综合运用相关测试手段,对黔西比德三塘盆地单井多煤层储层物性进行了分析。揭示和表征了煤层孔隙性、渗透性、吸附性、扩散性等在沉积序列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煤的孔径随层位降低而趋于减小,孔容波动性较小,孔比表面积随层位降低而趋于增大,暗示煤吸附能力随层位降低而有所增强,但储气能力变化不大;煤岩渗透率随层位变化呈现为3个突变式半旋回,高渗层位集中于最大海泛面附近及海侵体系域,与三级层序结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煤的吸附常数随层位降低具增高趋势,但兰氏压力在局部煤层出现异常;煤的扩散系数在层序Ⅲ中最高。研究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灰岩都是煤层的良好封盖层,扩散系数远远小于煤层,这是煤层之间地下流体贯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在参阅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含气系统类型的基本界限值。以煤储层原位渗透率0.1md作为划分具有统一压力含气系统(压力气系统)和无统一压力含气系统(应力气系统)的界限值。基于启动压力梯度实验测试结果得到,储层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具有幂指数关系,储层渗透率越低,启动压力梯度越高,存在无统一压力含气系统的概率越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煤层条件下层序地层结构对煤储层主要物性的控制特征和抽水试验数据分析,在研究区从形态上区分出多层叠置独立和多层统一两类含气系统,提出了层序地层结构控气模式,分析了比德-三塘盆地含煤地层中两类含气系统的空间配置关系。.第四,基于黔西大量注入压降试井数据统计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地应力条件下的多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的后期调整。分析显示在黔西六盘水一般发育应力气系统,在形态上主要为多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而在织纳地区,一般发育压力气系统,在形态上包括多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和多层统一含气系统。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多煤层条件下的煤层气开发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钻孔剖面多煤层物性X-CT响应及其地质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兆彪;秦勇;兰凤娟
  • 通讯作者:
    兰凤娟
地应力条件下的多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的调整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兆彪;秦勇
  • 通讯作者:
    秦勇
多煤层储层能量垂向分布特征及控制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兆彪;秦勇;陈世悦;刘长江
  • 通讯作者:
    刘长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海相煤系气成藏特征及其有利开发层段———以黔北威宁龙参1井下石炭统祥摆组为例
  • DOI:
    10.13225/j.cnki.jccs.cb21.079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兆彪;易同生;李庚;颜智华;耿殿英;高为;姜炳仁
  • 通讯作者:
    姜炳仁
滇东黔西典型区块煤系气共生组合规律及其地质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庚;杨兆彪;易同生;孙晗森
  • 通讯作者:
    孙晗森
黔西滇东区块储层物性制约下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
  • DOI:
    10.13199/j.cnki.cst.2018.08.02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洋阳;杨兆彪;孙晗森;张争光;吴丛丛
  • 通讯作者:
    吴丛丛
贵州西部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气地球化学特征
  • DOI:
    10.13225/j.cnki.jccs.2019.013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宗浩;杨兆彪;秦勇;金军;吴丛丛;邢蓝田;李庚;李洋阳
  • 通讯作者:
    李洋阳
沁水盆地中—南部煤系及其上覆地层游离天然气成藏的地质控制
  • DOI:
    10.13745/j.esf.2016.03.00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勇;韦重韬;张政;王存武;杨兆彪;梁建设;柳迎红
  • 通讯作者:
    柳迎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兆彪的其他基金

深部煤层气赋存态调整分配及释放产出机制
  • 批准号:
    4227219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煤层煤层气产层优化组合的地质控制
  • 批准号:
    41772155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