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talin泛素化修饰异常在氧化应激导致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140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12.神经退行性变及相关疾病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Oxidative stres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arkinson's disease (PD). Mitochondria is the place where the major products of oxidative stres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is generated and cleared. Mortalin can translocate into mitochondria to reduce the ROS level when cells are attacked by oxidative stress. The early studies have shown the linkage between mortalin deficiency and imparied anti-oxidative ability of cells. The mutations of mortalin gene were also identified in PD patients. It indicated that abnormal mortalin function ma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D. Our previou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ubiquitination of mortalin is involved in the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ion of mortalin instead of its degradation. We proposed that the mortalin abnormalities may affect its ubiquitination and the following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ion, thus affect cellular anti-oxidative stress function, leading to the neuronal degener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screen the specific E3 ligase of mortalin, and observe whether the abnornal ubiquitination of mortalin or the abnormal interaction of mortalin-E3 liagase would affect the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ion of mortalin, anti-oxidative stress function of cells and survival of cells. This study will help to further illustrate the pathogenesis of PD.
氧化应激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是氧化应激主要产物活性氧(ROS)的主要产生场所和清除场所。Mortalin可在抗氧化应激过程中转位入线粒体,降低ROS的生成。前期的研究证明mortalin功能缺失会导致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受损;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也发现了mortalin基因的突变,提示mortalin的异常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的实验表明,mortalin的泛素化修饰不影响蛋白的降解途径,而参与其线粒体的转位。由此我们设想mortalin的异常可能影响其泛素化修饰及线粒体转位,影响其抗氧化应激功能,最终导致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本研究拟通过体内外实验筛选修饰mortalin泛素化的E3连接酶,观察泛素化修饰以及mortalin与特异性连接酶E3间相互作用对mortalin线粒体转位、细胞抗氧化应激功能及细胞存活的影响,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PD的发病机制。

结项摘要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作为PD的致病基因之一,UCHL1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D。另外,在散发性PD中也发现UCHL1蛋白水平的下降。目前UCHL1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为了进一步研究UCHL1的功能,我们通过小干扰RNA技术对UCHL1蛋白进行下调表达,实验发现细胞对神经毒物MPP+的刺激更为敏感,表现为细胞活力下降、凋亡蛋白产生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而UCHL1过表达可以挽救上述过程。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UCHL1与Mortalin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并且UCHL1可以对Mortalin发挥泛素连接酶作用,介导Mortalin的线粒体定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 DOI:
    10.1186/s12877-017-0666-2
  • 发表时间:
    2017-11-22
  • 期刊:
    BMC geriatrics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Cui SS;Du JJ;Fu R;Lin YQ;Huang P;He YC;Gao C;Wang HL;Chen SD
  • 通讯作者:
    Chen SD
Effect of a 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 Variant on Motor and Non-motor Symptoms in Chinese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 2 变体对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 DOI:
    10.14336/ad.2015.1026
  • 发表时间:
    2016-05
  • 期刊:
    Aging and disease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Sun Q;Wang T;Jiang TF;Huang P;Li DH;Wang Y;Xiao Q;Liu J;Chen SD
  • 通讯作者:
    Chen SD
Small peptide inhibitor of JNK3 protects dopaminergic neurons from MPTP induced injury via inhibiting the ASK1-JNK3 signaling pathway.
JNK3 小肽抑制剂通过抑制 ASK1-JNK3 信号通路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 MPTP 诱导的损伤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1920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Pan J;Li H;Zhang B;Xiong R;Zhang Y;Kang WY;Chen W;Zhao ZB;Chen SD
  • 通讯作者:
    Chen SD
Methylation status of DJ-1 in leukocyte DNA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帕金森病患者白细胞 DNA DJ-1 甲基化状态
  • DOI:
    10.1186/s40035-016-0052-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Tan Y;Wu L;Li D;Liu X;Ding J;Chen S
  • 通讯作者:
    Chen 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were Differ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A Community-Based Study
城乡人口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基于社区的研究
  • DOI:
    10.3233/jad-150748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Tang, Hui-Dong;Zhou, Yi;Chen, Sheng-Di
  • 通讯作者:
    Chen, Sheng-D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功能显像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振国;陈生弟;方平等
  • 通讯作者:
    方平等
P2Y受体与神经变性病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华临床神经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楼跃;张辉;肖勤;陈生弟
  • 通讯作者:
    陈生弟
帕金森病猴模型纹状体多巴胺转蛋白和多巴胺D2受体显像的比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生弟;刘振国;翁中芳等
  • 通讯作者:
    翁中芳等
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的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振国;陈生弟;方平等
  • 通讯作者:
    方平等
帕金森病疲劳的相关因素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老年医学与保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勤;楼跃;陈生弟
  • 通讯作者:
    陈生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生弟的其他基金

肠道移植狄氏副拟杆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肠道移植狄氏副拟杆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
  • 批准号:
    8217140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内质网-线粒体联络区内DJ-1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DJ-1抑制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的机制
  • 批准号:
    8177137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散发性帕金森病中DJ-1表达异常的机制及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批准号:
    8143002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3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环境因素对海马神经环路更新的影响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
    9133210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DJ-1基因调控SOD1表达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97103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汉族人群中特有的LRRK2基因G2385R突变致帕金森病的分子机理
  • 批准号:
    30872729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Lmx1b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生后成熟和存活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0570637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帕金森病致病基因Parkin的功能
  • 批准号:
    30471918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