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域水华蓝藻磷利用策略的比较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308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1.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Cyanobacteria bloom has been one of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Phosphorus potentially limits th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a, which always accompanied by few ambient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 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 (DOP) mediated by phosphatase, which is capable of releasing phosphate through cleavage, could be important P sources in water bodies. Sediment can release DIP and DOP to water column. To generalize the strategies for assimilating phosphorus of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a, reservoirs of Zhujiang catchment and lakes of Yangtze catchment are selected as the studied water bodies. Together with traditional and new techniques(e.g. Enzyme Labelled Fluoresce technique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scavenging genes genomics technique),we will investigate sediment phosphorus release potential, 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of phytoplankton,determine nutrient level and distribution of extracellular phosphatase in parallel and distinguish the effect of sediment phosphorus release on expression of P-scavenging genes, tes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cyanobacterium may rely on phosphatase to efficiently exploit organic sources of phosphorus to form blooms. Closure experiment, mesocosm bioassay and lab experiment are chosed as validate measure and the hypothesis will be verified in situ. Finally,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mechanisms of Cyanobacteria bloom are expected to be illustrated. Namely, cyanobacteria bloom is a result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sediment phosphorus release pattern and the algal phosphorus acquisition strategy. The findings will enrich the biological adaptability theory in the evolution and community succession from the point of molecular biology view. A warn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cyanobacteria bloom based on the sediments status may be developed.
蓝藻水华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磷是蓝藻生产力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蓝藻水华的发生常伴随较低的无机磷浓度,由胞外磷酸酶催化的有机磷亦为重要的磷源,沉积物可向水柱补给不同形态磷营养。本项研究拟以珠江流域水库和长江流域湖泊为研究对象,以经典与新兴技术(如酶荧光标记技术和酶基因序列分析技术)为实验手段,调查沉积物营养释放潜力、测定伴随蓝藻水华消长的水体营养水平以及胞外磷酸酶的活性与分布,判别沉积物磷释放对蓝藻磷酸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有机磷在水华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用围隔实验、微宇宙生物检测和室内培养方法予以验证,并在原位条件下进行检验,揭示水华蓝藻磷利用策略因时因地因种变化的本质,从而最终阐明水华的发生机理,即沉积物磷释放模式与蓝藻磷利用策略相耦合的结果,从而丰富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适应性理论并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沉积物营养状态对蓝藻水华的预警作用。

结项摘要

对低磷的高适应性是蓝藻能在无机磷浓度较低的诸多水域广泛分布并形成水华的重要因素,其生物学机制包括对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种形态的适应。本项研究以珠江流域水库和长江流域湖泊为研究对象,以经典与新兴技术(如酶荧光标记技术和酶基因序列分析技术)为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区域水华蓝藻对营养的原位响应,并以分离自野外的水华蓝藻为培养对象,研究了其在不同氮磷浓度下的磷利用策略。首先,蓝藻的磷利用策略具种类特异性,如固氮蓝藻和非固氮蓝藻在有机磷利用、无机磷吸收转运和附着生物营养协作等利用磷策略方面均明显不同。固氮种水华鱼腥藻可能通过提高酶的反应速度以及增强酶与底物的亲和能力(即减小Km值)两种方式有效地利用有机磷。而微囊藻鲜以分泌磷酸酶的方式克服磷限制,微囊藻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种无phoA基因,但某些铜绿微囊藻藻株具phoX基因,值得注意的是,已鉴定为铜绿微囊藻磷酸酶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均位于细胞质内且不含有转运信号肽,这一发现进一步表明微囊藻可能不利用分泌磷酸酶的方式来克服磷限制,但其多聚磷酸体的形成则外界受磷浓度的调节。附着在微囊藻和鱼腥藻上的有机磷与无机磷细菌迥异,与水华鱼腥藻相比,铜绿微囊藻更加适应相对缺磷的环境或在低磷浓度下具有更强的吸收、贮存和利用磷营养的能力。其次,水华蓝藻的磷利用策略具区域特异性。如巢湖惠氏微囊藻多聚磷酸体形成的时间最早,比例最高,太湖铜绿微囊藻次之,惠州风田水库的微囊藻最低。不同区域的蓝藻蓄积多聚磷酸体的程度也存在差异,如惠州风田水库的微囊藻形成多聚磷酸体的比例也远低于巢湖和太湖的微囊藻。最后,水华蓝藻对磷的利用策略不仅受无机磷浓度调节,还受无机氮浓度调节。无机氮浓度的升高有助于鱼腥藻通过高效无机磷转运、形成多聚磷酸体和分泌磷酸酶等多种途径来克服磷的限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Variation in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nirS-type denitrifiers in sediment of basins with different trophic states within a shallow lake
浅湖不同营养状态流域沉积物中nirS型反硝化菌群落组成的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Siyang;Cao Xiuyun;Song Chunlei;Zhou Yiyong
  • 通讯作者:
    Zhou Yiyong
The phosphorus release pathways and their mechanisms driven by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in sediments of eutrophic shallow
富营养化浅层沉积物有机碳、氮驱动的磷释放途径及其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Li Hui;Song Chunlei;Cao Xiuyun;Zhou Yiyong
  • 通讯作者:
    Zhou Yiyong
Seasonal variations in microbial parameters and trophic states in a large Chinese shallow lake (Lake Taihu).
中国大型浅湖(太湖)微生物参数和营养状态的季节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abriella Caruso;Maurizio Azzaro;Luis Salvador Monticelli;Marcella Leonardi;Xiuyun Cao;Yiyong Zhou;Chunlei Song
  • 通讯作者:
    Chunlei S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小浪底水库与东平湖浮游植物分布的异质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玺;曹秀云;周易勇
  • 通讯作者:
    周易勇
太湖不同解有机磷菌株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对蓝藻碎屑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秀云;周纯;宋春雷;周易勇
  • 通讯作者:
    周易勇
有机质对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磷吸附特征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水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文娟;李慧;曹秀云;宋春雷;周易勇。
  • 通讯作者:
    周易勇。
硝酸根对有机磷光解释放磷酸根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广龙;朱端卫;周易勇;曹秀云;宋春雷;华玉妹;赵建伟
  • 通讯作者:
    赵建伟
巢湖沿岸带常见野生植物对磷缓冲能力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阳;周驰;曹秀云;周易勇;宋春雷.
  • 通讯作者:
    宋春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曹秀云的其他基金

固氮与非固氮蓝藻营养利用优势的交互作用驱动其水华演替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固氮与非固氮蓝藻营养利用优势的交互作用驱动其水华演替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217724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蓝藻以非磷脂类替代磷脂响应磷胁迫的生物化学机制研究
  • 批准号:
    9195111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7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清水草型与浊水藻型湖泊磷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
  • 批准号:
    4117308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胞外磷酸酶在甲藻水华过程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060008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