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区域不同类型站点大气氨特征及其对PM2.5形成的影响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7716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2.环境分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High time resolution observation of ammonia will be conducted for one year at the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measurment sites in North China, including a Beijing urban site, the Shangdianzi regional background station and the Gucheng integrated ecological-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In addition, continuous measurements of PM2.5 will be made at the stations, and the real-time measurements of acidic gases and water-soluble ions in PM2.5 will be implemented at the urban site. Air mass backward trajectories will b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o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impact of transport on ammonia and water-soluble ions in PM2.5 at the urban, rural and regional background areas in North China.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ISORROPIA will be used to study the gas-particle conversion mechanisms for ammonium, sulfate and nitrate aerosols in the region.The variations of NH3 will be characterized and their impacts on PM2.5 format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in North China. This study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ambient ammonia in North China and making policy on how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本项目拟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观测仪器,在我国华北区域3个不同类型的站点(北京城区站、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和河北固城农业生态站)开展为期一年大气氨浓度水平强化观测,取得超大城市、区域背景地区和乡村地区大气氨的浓度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在城区站对酸性气体和PM2.5离子成分进行连续观测,获得高时间分辨率数据,在背景和乡村观测站连续采集气溶胶PM2.5样品,获得PM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浓度;借助气团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研究华北区域乡村-城市-背景地区NH3和细粒子大气输送特征;利用热力学平衡模式ISORROPIA研究气-粒转化机理。本项目对华北区域大气氨的浓度水平、变化规律及其对PM2.5的形成影响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益于进一步揭示我国华北区域大气氨的形成机制,对该区域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观测仪器,于2013-2016在我国华北区域三个不同类型的站点(北京城区站、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和华北乡村固城站)分别开展了为期一年以上的大气氨浓度水平强化观测。华北区域北京城市、乡村和区域背景站点大气氨浓度水平的空间变化明显。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北京城区站NH3小时平均浓度为32.4±16.5 ppb。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华北区域乡村固城站NH3小时平均浓度为29.5±18.8 ppb。北京城区和固城站NH3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上甸子区域本底站NH3小时平均浓度为8.6±7.1 ppb。. 2014年至2016年在三个观测站分别采集了为期一年以上的气溶胶PM2.5样品,分析了PM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浓度,并在河北固城和北京城区站对PM2.5离子成分进行了在线观测。膜采样结果发现,河北固城、北京城区和上甸子本底站PM2.5日均浓度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分别占53%,60%和81%。北京城区、河北固城和上甸子站二次无机离子(SO42-、NO3-和NH4+)在PM2.5中的占比分别为46%,40%和38%。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观测站点的NH3和NH4+浓度水平受到了华北区域和长距离输送的影响。. 华北农村固城站夏季硫氧化率(SOR)、氮氧化率(NOR)和氨转化率(NHR)平均值分别为0.64,0.24和0.30。NHR在18:00出现峰值,与此刻高浓度NH4+和SO42-及高RH相对应。夜间SOR值较高,二氧化硫溶解性强,夜间高RH下气溶胶粒子中较为充足的含水量增强了SO2的吸附和液相转化速率,促进了非均相氧化反应过程。NOR最高值出现在10:00,与高O3浓度和高jNO2水平的光化学反应相关。利用热力学平衡模式ISORROPIA II模拟计算,显示华北农村站点SO42-, NO3-和NH3的模拟值和观测值有很好的相关关系,SO42-和NO3-的模拟值和观测值基本相等。有机酸如草酸和其他二元酸等的存在可能是导致气态NH3被高估而NH4+被低估的原因。模拟结果发现细颗粒在夏季呈现中等酸性,平均pH值为3.5。在中等酸性条件和高NH3浓度条件下,有机酸易与氨反应形成铵盐。研究表明NH3对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华北区域NH3排放控制政策的制定。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2013-2016北京朝阳站PM2.5浓度变化及受地面风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小芳;颜鹏;董璠;张晓春;李杨;郭伟
  • 通讯作者:
    郭伟
2013年夏季华北乡村站点固城大气氨变化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昭阳;谢育林;贾诗卉;张蕊;林伟立;徐晓斌;杨文
  • 通讯作者:
    杨文
Role of ambient ammonia in particulate ammonium formation at a rural sit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华北平原农村地区环境氨对颗粒铵形成的作用
  • DOI:
    10.5194/acp-18-167-2018
  • 发表时间:
    2018-01-08
  • 期刊: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影响因子:
    6.3
  • 作者:
    Meng, Zhaoyang;Xu, Xiaobin;Zhao, Huarong
  • 通讯作者:
    Zhao, Huar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华北农村夏季大气甲醛浓度变化特征
  •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6.08.0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伟;王瑛;高先池;贾诗卉;徐晓斌;程红兵;孟昭阳
  • 通讯作者:
    孟昭阳
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大气细粒子理化特性及来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昭阳
  • 通讯作者:
    孟昭阳
2016年11~12月北京及周边重污染过程PM2.5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小芳;颜鹏;孟昭阳
  • 通讯作者:
    孟昭阳
基于“气化理论”探讨细胞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媛;杨生;韩烁;杨培友;孟昭阳;刘骅漫
  • 通讯作者:
    刘骅漫
临安近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赛花;樊曙先;汤洁;孟昭阳;杨关盈
  • 通讯作者:
    杨关盈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孟昭阳的其他基金

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氨变化特征研究
  • 批准号:
    21777191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区域本底大气氨变化特征及输送转化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97508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