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骨髓干细胞转化肝癌干细胞研究"髓失生肝"的病因病机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351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02.病因病机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Based on the Sheng-ji theory, we develop the liver viscera-state theory of "liver-governing-growth" and suggest that the "marrow-not-form-liver" is the key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liver cancer.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liminary work,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hypotheses of "marrow-form-liver/marrow-not-form-liver dynamic unbalance" and mainly discu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 to liver cancer stem cell in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ver cancer . We mainly use the combination protocols of clinical sample (blood serum of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 animal model and cell model and apply the techniques for system biology, including sorting and identifying the liver SP cancer cell, liver cancer histopathology detection,small animals living imaging real-time dynamic observation and quantitive proteomics, to clarify the biological basis for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marrow-not-form-liver" in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ver cancer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 to liver cancer stem cell. Meanwhile, we also discuss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for the regulation of "nourishing-kidney-to-produce-marrow-and-form-liver" to "marrow-form-liver/marrow-not-form-liver dynamic unbalance" in the preven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 to liver cancer stem cell. This project will reveal the biological basis for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marrow-not-form-liv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cancer from the aspects of prevention and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realize the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髓失生肝"是我们继承中医"生机学说",创新"肝主生发"肝藏象理论而提出的肝癌(HCC)发生发展新的病因病机认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围绕慢性肝病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基于骨髓干细胞转化肝癌干细胞的"髓生肝/髓失生肝"失衡机制的科学假说,采用动物与细胞模型结合临床研究(运用肝硬化、肝癌患者及含药血清)的两个实验方案,从组织、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层次,主要运用骨髓来源肝癌SP细胞的分离、鉴定 、肝癌组织病理学检测 、小动物活体成像实时动态观察、定量蛋白质组学为主的系统生物学等技术,拟从骨髓干细胞转化肝癌干细胞角度揭示HCC发生发展过程中"髓失生肝"病因病机的生物学基础,同时进一步探讨"补肾生髓成肝"通过调控"髓生肝/髓失生肝"失衡而防止肝干细胞转化为肝癌干细胞的作用及机制,从中医药的防治效应揭示HCC发生发展过程中"髓失生肝"病因病机的生物学基础,提高临床疗效,推动中医药理论突破与创新。

结项摘要

干预肝癌微环境防治肝癌是肝癌三级预防的新进展,我们提出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新认识和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发生发展的新策略。地五养肝胶囊能改善MSG-大鼠-肝再生模型紊乱的肝再生过程(“髓失生肝”),调控EMT /MET失衡,抑制肝纤维化组织中Hh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地五养肝胶囊能提高2-AAF/PH模型大鼠存活率的同时,抑制肝癌前病变,恢复肝脏组织结构和功能,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过度激活可能是其抑制卵圆细胞过度增殖、异常分化的分子机制,调控2-AAF/PH大鼠模型多个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GRO/KC、VEGF、IFN-γ)的表达,使之更加趋向于正常组,从而通过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 地五养肝胶囊能抑制Solt-Farbe二步法肝癌大鼠模型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与索拉菲尼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骨髓干细胞转化肝癌干细胞,促进肝脏细胞再生修复,抑制卵圆细胞过度增殖,调控EMT/MET失衡(抑制EMT、促进MET),影响JAK/STAT、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肝再生微环境而抑制肝癌发生发展。采用甲基化芯片技术检测及分析,发现地五养肝胶囊可通过改变其相关甲基化水平防治肝癌的发生发展。采用Arraystar大鼠长链非编码RNA芯片技术检测及分析,发现地五养肝胶囊可能通过影响关键lncRNA的表达水平,调节肝再生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相关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表达,实现调控肝再生、防治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效应。采用骨髓干细胞与肝癌细胞共培养体系,初步揭示地五养肝胶囊对该培养体系中肝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以上实验研究揭示的地五养肝胶囊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构建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肝癌三级预防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2)
专著数量(5)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7)
专利数量(3)
Microcirculation of liver cancer, microenvironment of liver regeneration, and the strategy of Chinese medicine
肝癌微循环、肝再生微环境与中医策略
  • DOI:
    10.1007/s11655-016-2460-y
  • 发表时间:
    2016-03-01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 Han-min
  • 通讯作者:
    Li Han-min
从调控肝再生探讨肝纤维化的防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Liver Regeneration in Liver Cancer
肝癌肝脏再生的微环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髓本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彬;马利;龙远雄;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HBV基因突变点的分布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上皮-间质转型/间质-上皮转型失衡与髓失生肝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论“肝主生发”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肝主疏泄与慢性肝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左归丸“补肾生髓成肝”的疗效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翔;叶之华;戴玲;李瀚旻
  • 通讯作者:
    李瀚旻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瀚旻的其他基金

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 批准号:
    90709041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补肾生髓成肝"关键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672590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肾生骨髓,髓生肝”的分子基础研究
  • 批准号:
    30271562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