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迁移率二维层状磷化硼的制备及光电特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7420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4.凝聚态物质电子结构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It is a fascinating goal for materials scientists to pursue 2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with higher mobility and excellent optoelectronic response. A few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shows that single-layer or few-layer 2H-BP are of intrinsic direct bandgap (0.31.34 eV) and their carriers mobilities could theoretically reach as high as 10^6 cm2 V-1 S-1 (the mobility is about 600 times larger than the predicted value in phosphorene) thereby being an ideal material for new types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infrared biological imaging. However, the synthesis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2H-BP have not been reported so far and the relativ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have not been explored too. In this project, we would use CVD methods to synthesize 2H-BP crystal with similar graphene structure. Cooperated with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we will deeply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hysical factors such as layer numbers, distortion, substrate, size, anisotropy etc. on 2H-BP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carrier mobilities and reveal their manipulation by light, electric field, force, temperature and so on. We hope to seek effective ways to manipulate 2H-BP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by microstructural design and provide good basis for physics and materials in order to fabricate new types of 2H-BP optoelectronic devices with unique properties.
追求具有更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优异光电响应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一直是物理和材料学家不断努力的目标。少数理论报道显示,六方相单层或少层磷化硼(2H-BP)具有本征直接带隙(0.3-1.34 eV),其载流子迁移率可高达10^6 cm2 V-1 S-1 (约是磷烯理论迁移率的600倍),是新型光电子器件和近红外生物成像的理想材料,但该材料合成及实验研究一直未见报道,相关光电特性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项目拟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合成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2H-BP单晶,结合理论模拟,深入研究层数、形变、衬底、尺寸、各向异性等物理因素对2H-BP电子结构及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揭示光场、电场、力场、温度等物理因素对其电子结构和载流子迁移率的调控作用,寻求通过微结构设计达到人工调控2H-BP光电特性的有效途径,为制备具有更优异性能的新型2H-BP光电子器件作好物理和材料上的准备。

结项摘要

项目首先从理论上探究了层状2H相磷化硼(2H-BP)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发现声子谱中没有虚频的存在,表明理论上是可实现的,随后进一步通过对不同层厚载流子(电子 e 和空穴 h)的有效质量(mx)、形变常数(E)、弹性模量(C)和迁移率(μ)等重要的性能参数的计算,发现了其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6.5×106 cm2 V-1 S-1,约是磷烯理论迁移率的 600 倍)和与厚度相关的本征直接带隙(0.31.34 eV),因此有近/远红外的光响应。实验上我们制备了层厚在几个微米、平面尺寸在微米以上的2H-BP单晶薄片,发现大尺寸的单晶常常因为刚玉管中氧分子的扩散使薄膜呈现有较多的氧元素成分,这使得在小尺寸2H-BP上通过机械剥离获得单层或少层结构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对2H-BP层状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样品的生长和性能的理论预测上,实验上得到了近100 cm2 V-1 S-1的载流子迁移率,因此尚需要更多的实验探索。针对大尺寸2H-BP较难合成的情况,我们顺其道而行之,运用经典的Slack理论,预测了层状h-BO材料的存在,计算发现其室温导热系数可达1400 W/mK,在500 K时仍有~1000 W/mK。为得到实验验证,我们用CVD法制备了h-BO层状材料,并用拉曼法测量了其导热系数可达300 W/mK以上,属较高的导热材料。在层状BP和BO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扩展了对磷族单晶的探索,成功合成了层状紫磷单晶片,并研究了其量子限制效应引起的强近紫外的光发射,作为生物友好的材料,获得的发光特性可望在发光器件及在生物荧光标签上获得应用。此外,我们在原来指定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研究内容,把研究思想和成果用在相关或类似的材料和物理体系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用CVD法制备了球形自组装的ZnO微米球、铑铁(RhFe)双金属烯等其它的金属化合物材料,还用水热法制备了Cu-MOF锚定Cu2O双异质结、超薄FeS纳米片、双金属MoReS3 “Janus”纳米片等,对它们的光电特性和光电化学催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研究效果,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2篇,分别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4件和2件,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余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6)
Strong quantum-confined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from violet phosphorus quantum dots
紫磷量子点的强量子限制激发和发射
  • DOI:
    10.1063/5.0089468
  • 发表时间:
    2022-04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Y. W. Zhan;K. Yan;J. H. Wu;H. G. Zhu;J. Chen;S. L. Tang;Z. Y. Zhang;X. L. Wu
  • 通讯作者:
    X. L. Wu
Dual-metal-driven Selective Pathway of Nitrogen Reduction in Orderly Atomic-hybridized Re2MnS6 Ultrathin Nanosheets
双金属驱动的有序原子杂化Re2MnS6超薄纳米片中氮还原的选择性途径
  • DOI:
    10.1021/acs.nanolett.0c01037
  • 发表时间:
    2020-07-08
  • 期刊:
    NANO LETTERS
  • 影响因子:
    10.8
  • 作者:
    Fu, Yao;Li, Tinghui;Wu, Xinglong
  • 通讯作者:
    Wu, Xinglong
Strong Out-of-Plane Vibrations and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Dopamine-like Neurotransmitters
强平面外振动和多巴胺样神经递质的超灵敏检测
  • DOI:
    10.1021/acs.jpclett.2c00737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ogang Zhu;Zhiqiang Chu;Yixian Wang;Jian Chen;Zhiyong Zhang;Xinglong Wu
  • 通讯作者:
    Xinglong Wu
Electric Strain in Dual Metal Janus Nanosheets Induces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双金属 Janus 纳米片中的电应变诱导结构相变以有效析氢
  • DOI:
    10.1016/j.joule.2019.09.006
  • 发表时间:
    2019-12-18
  • 期刊:
    JOULE
  • 影响因子:
    39.8
  • 作者:
    Fu, Yao;Shan, Yun;Wu, Xinglong
  • 通讯作者:
    Wu, Xinglong
Strong histamine torsion Raman spectrum enables direct, rapid, and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allergic diseases.
强组胺扭转拉曼光谱可直接、快速、超灵敏地检测过敏性疾病
  • DOI:
    10.1016/j.isci.2021.103384
  • 发表时间:
    2021-11-19
  • 期刊:
    iScience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Zhu H;Liu S;Guo Z;Yan K;Shen J;Zhang Z;Chen J;Guo Y;Liu L;Wu X
  • 通讯作者:
    Wu X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硅基纳米(-SiC量子点列阵的制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过程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兴龙;顾沂;鲍希茂
  • 通讯作者:
    鲍希茂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兴龙;赵虎;张鹏;李相运
  • 通讯作者:
    李相运
含多个不对称光伏并网系统的配电网三相随机潮流计算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明;吴兴龙;陆巍;张征凯;DING Ming1,WU Xinglong1,LU Wei2,ZHANG Zhengkai2(1.;2.Anhu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Hefei 23
  • 通讯作者:
    2.Anhu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Hefei 23
Optical emission from SiOx .x?
SiOx.x 的光发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丹*;吴兴龙
  • 通讯作者:
    吴兴龙
ROCK选择性抑制剂Y-27632提高小鼠胚胎干细胞传代效率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虎;李相运;吴兴龙;张鹏
  • 通讯作者:
    张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兴龙的其他基金

磁电耦合Ni(N2O4)八面体的极化调控及用于超氧离子的可控释放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磁电耦合Ni(N2O4)八面体的极化调控及用于超氧离子的可控释放研究
  • 批准号:
    1227421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β-FeSi2/石墨烯复合体系光磁调控及癌细胞光磁检测
  • 批准号:
    11674163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半导体纳米结构表面水的裂解效应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
  • 批准号:
    1137414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β-FeSi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量子限制的发光特性研究
  • 批准号:
    6097606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3C-SiC纳米复合结构的构建及其电子态和发光特性研究
  • 批准号:
    60876058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硅化铁复合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 批准号:
    60576061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硅纳米结构中蓝光发射特性与机制研究
  • 批准号:
    60476038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铌酸锂/二氧化硅/硅结构的发光特性研究
  • 批准号:
    60178036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硅基有序排列纳米SiC晶粒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 批准号:
    60076007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