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自噬-溶酶体通路的vobasinyl-ibogan类型生物碱的发现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7312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02.天然药物化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ough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ticancer drugs is in the ascendant, most of the drugs are limited in clinic by severe side effects and drug resistance. In recent year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modulating the activity of autophagy could impact cancer processes, thus autophagy represents a new pharmacologic target for cancer therapy. However, there are large room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since the deficiencies in specificity of the inducer or inhibitor of autophag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with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AS), a vobasinyl-ibogan type bisindole alkaloid, which could in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autophagosome and regulate membrane fusion was found by using C. elegans and cultured cells as models. Moreover, the alkaloid showed significant activities against various human tumor cell lines indicating it may play a role by inhibiting the autophagy in cancer cells. Previous chemical investigations suggested the vobasinyl-ibogan type alkaloid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genus Ervatamia. Hence, it i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to find more active and specific alkaloids from the genus. Our project is focused on such alkaloids by directed isolation and synthesis, and their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autophagy-lysome pathway. This study has the potential for facilitating the finding of novel anticancer drug leads.
抗肿瘤药物研发多年来方兴未艾,但多数药物由于副作用大或易产生耐药性限制了其临床使用。细胞自噬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方向,但目前大多数自噬诱导剂或抑制剂因特异性和专一性差而使得该领域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前期我们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利用秀丽线虫为平台的筛选系统,从vobasinyl-ibogan类型吲哚生物碱中发现一类能诱导细胞自噬体的累积进而影响其与溶酶体膜融合过程的化合物。该类生物碱针对人肿瘤细胞株显著的细胞毒活性提示该类生物碱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自噬而起作用。前期研究还发现该类生物碱在狗牙花属植物中广泛存在。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从该属植物中寻找作用更强、更具专一性和特异性的该类生物碱。本项目将利用植物化学-化学合成手段定向获取该类生物碱,并研究其调控自噬-溶酶体通路的机制,有望为寻找新颖结构、作用机制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细胞自噬过程是一个受到严密调控的动态细胞生物学过程,其异常或失调与多种重大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密切相关。鉴于自噬对肿瘤细胞的生存极为重要,抑制肿瘤细胞的自噬作用并使之发生凋亡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型的重要策略。前期研究发现狗牙花属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vobasinly-ibogan类型生物碱可以特异影响溶酶体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中自噬体的降解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但作用机制不明确。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项目利用植物化学-化学合成手段对vobasinly-ibogan类型生物碱化合物库进行了构建,利用植物化学手段从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的狗牙花属植物中分离鉴定该类型生物碱40个,其中新结构24个,包括首次发现一例vobasinly单元中具有C-7/C-20相连的新奇笼状六元杂环结构片段的二聚单萜吲哚生物碱。此外,合成该类型衍生物15个。通过利用秀丽线虫为模式的溶酶体抑制剂筛选平台,发现部分新结构生物碱具备显著的影响溶酶体酸化功能,该类生物碱针对不同肿瘤细胞株亦具备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发现代表性化合物HEC-23通过特异激活STAT3促进溶酶体通透性增大、体积变大、导致溶酶体降解功能受损,进一步引起溶酶体介导的细胞死亡。进一步实验发现HEC-23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是坏死而非凋亡,并且和已知的化疗药cisplatin(顺铂)具有显著的增强协同作用。由于肿瘤细胞内凋亡机制的缺失,因此HEC-23促进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坏死新机制也为临床治疗肿瘤等溶酶体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靶点。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该类群生物碱,也为发现作用机制新颖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本项目在执行期间发表SCI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毕业1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Two new 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 from Tabernaemontana divaricata
Tabernaemontana divaricata 中的两种新单萜吲哚生物碱
  • DOI:
    10.1080/14786419.2018.1488707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Yuwen Huan-Sha;Yuan Yu-Xi;Hao Xiao-Jiang;He Hong-Ping;Zhang Yu
  • 通讯作者:
    Zhang Yu
New vobasinyl-ibogan type bisindole alkaloids from Tabernaemontana corymbosa
Tabernaemontana corymbosa 中新的 vobasinyl-ibogan 型双吲哚生物碱
  • DOI:
    10.1016/j.fitote.2014.11.016
  • 发表时间:
    2015-01-01
  • 期刊:
    FITOTERAPIA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Zhang, Yu;Guo, Lingli;Hao, Xiaojiang
  • 通讯作者:
    Hao, Xiaojiang
Two new 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 from Alstonia rostrata
红唇花中两种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
  • DOI:
    10.1080/14786419.2017.1360886
  • 发表时间:
    2018-04
  • 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Yuan Yu-Xi;Guo Feng;He Hong-Ping;Zhang Yu;Hao Xiao-Jiang
  • 通讯作者:
    Hao Xiao-Jiang
C. elegans-based screen identifies lysosome-damaging alkaloids that induce STAT3-dependent lysosomal cell death.
基于线虫的筛选鉴定出可诱导 STAT3 依赖性溶酶体细胞死亡的溶酶体损伤生物碱
  • DOI:
    10.1007/s13238-018-0520-0
  • 发表时间:
    2018-12
  • 期刊:
    Protein & cell
  • 影响因子:
    21.1
  • 作者:
    Li Y;Zhang Y;Gan Q;Xu M;Ding X;Tang G;Liang J;Liu K;Liu X;Wang X;Guo L;Gao Z;Hao X;Yang C
  • 通讯作者:
    Yang C
Melohenryines A and B, two new indole alkaloids from Melodinus henryi
Melohenryines A 和 B,两种来自 Melodinus henryi 的新吲哚生物碱
  • DOI:
    10.1016/j.phytol.2017.07.001
  • 发表时间:
    2017-09-01
  • 期刊:
    PHYTOCHEMISTRY LETTERS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Guo, Ling-Li;Yuan, Yu-Xi;Hao, Xiao-Jiang
  • 通讯作者:
    Hao, Xiao-J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红花石蒜生物碱成分研究
  • DOI:
    10.16333/j.1001-6880.2017.8.01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靳朋举;张于;郝小江;王清;李顺林
  • 通讯作者:
    李顺林
脉叶虎皮楠的生物碱成分研究(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红平;张于;邸迎彤;王跃虎;高锁;郝小江
  • 通讯作者:
    郝小江
基于可靠度的管道支架结构设计表达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成培江;张于;李迎涛;李英民
  • 通讯作者:
    李英民
Phenanthridine derivative as well as medicinal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菲啶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小江;陈铎之;尹俊林;彭宗根;何红平;蒋建东;邸迎彤;张于;李顺林
  • 通讯作者:
    李顺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于的其他基金

蕊木属植物中新颖CDK5抑制剂的发现及其抗阿尔兹海默病活性研究
  • 批准号:
    3237042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Aspidosperma-eburnea类生物碱促溶酶体生成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87429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三种植物中抗肿瘤二聚单萜吲哚生物碱活性成分研究
  • 批准号:
    3110025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